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21 22:14:32| 人氣1,8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學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 臺南首映

   

   由黃亞歷導演,以1930年代臺南地區「風車詩社」四位詩人楊熾昌、林永修、張良典、李張瑞為主題的實驗紀錄長片《日曜日式散步者》,今(21)日下午在全美戲院舉行首映會,現場不少國內知名的文學家及作家蒞臨,「風車詩社」四位詩人的多位後代家屬也一同共襄盛舉。

    「風車詩社」是日治時期臺南文人自發組織的詩人社團,更是臺灣第一個超現實主義詩社,在臺灣文學史上具有極為獨特的歷史意義,然而過去超過半個世紀,詩社在本土文學脈絡中的重要性卻長期遭到埋沒,近20年才為後人所挖掘。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內容聚焦於193040年代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文壇,從臺灣第一個超現實主義詩社「風車詩社」,回探西方現代主義的亞洲移殖,重新凝視殖民時期臺日文學青年的交流,並省思當代的臺灣與日本。藉著本紀錄片的完成,也為臺灣文學史留下一段革新之篇章,提供各方瞭解臺灣文學史上遺漏的環節,讓臺灣文學史綻放出更多元包容的一面。

    執導影片拍攝的黃亞歷與劇組,歷經諸多溝通,才得以讓這些家屬願意分享這些深處的秘密。黃導演表示,今年適逢二戰結束70週年,首映會十分重視這項歷史意義;風車詩社所反映的這段文學史,正跨越了二戰前後,並且訴說著這些「跨語詩人」生命中的困境。風車詩社當中,兩位詩人遭受二二八事件的傷害,另一位詩人則是在1950年代初期因白色恐怖含冤而亡,這段記憶是家屬心中永遠的傷痛,至今這些傷痛都存在第二代的整個生命,甚至不允許任何人去觸碰。對臺灣文學史有所鑽研、本身也是文史工作者黃亞歷說:「我們心疼這些家屬,也心疼這段臺灣歷史,唯有真正去正視,我們才可能從歷史中學習。」

    今日的首映會恰於颱風來襲前夕,雖然市長和葉局長因出席防災整備會議不克親自出席,文化局副局長周雅菁仍代表市府全程參與,葉局長會後也赴映演現場觀賞後半內容,表達市府對劇組最深刻的支持。周副局長表示,《日曜日式散步者》為本市「103年度臺南市政府影視業者拍片取景」補助的影片,雖然臺南市每年補助影視的經費並不像其他縣市這麼高額,每一筆補助卻都非常謹慎。他今天特別代表市長和局長,非常感謝臺灣社會中還有這樣一群人默默耕耘、紀錄下臺灣的歷史。他說,臺南作為文化古都,特別具有文化資產保存及弘揚本土藝術文學的使命,未來市府將會繼續支持這類影片作品。

    葉局長也代表市長表達對本片首映的高度重視,他指出,《日曜日式散步者》全片引用了大量文學作品,圖片,影像,音樂及史料,並訪問許多家屬,是一部非常用心製作的紀錄片。導演及劇組的用心值得肯定,除了未來在發行上市府會予以協助,也非常期待這部片能進行圖文出版,讓更多的國人認識到這段歷史。葉局長說,黃導演雖然年輕,但他的文史造詣,以及對劇情的安排,拍攝的用心,都讓人驚異,希望他繼續努力,拍出更多讓國人更認識臺灣、更瞭解自己的作品。

    本片以四位主人公的視角,使用日文發音,講述風車詩社以及主角們在超現實主義詩學以及文學上的想法,透過當時思潮及日常生活的介紹貫穿,讓觀眾走入過去,也看到當時臺灣菁英及文壇在認同上的選擇和困境。市府指出,最近外界提到「臺灣人在1945年以前是日本人」的說法,從這部影片就知道,這是不證自明的歷史事實,任何人即便來自他鄉,有不同的歷史記憶,也應該尊重包容,畢竟這就是許多臺灣人的祖父母輩所生長的時空。

台長: 古 秀 美
人氣(1,8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