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29 04:38:07| 人氣2,03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糖尿病用藥指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糖尿病用藥指導
糖尿病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家族遺傳、肥胖體型、懷孕、上年紀的中老年人、情緒壓力、
營養失調、飲酒過量、藥物、病毒感染等皆可能引發糖尿病發生因素。糖尿病俗稱『消渴症』、『三多病』,
最典型的症狀便是三多,即吃的多、尿的多、喝的多,不過並非所有病患都會發生這些症狀。
糖尿病治療正確觀念
糖尿病治療正確觀念:
1. 自我飲食控制、適度運動及維持理想體重是必要且最基本的再配合藥物的幫助(口服降血糖藥或施
打胰島素)遵從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並定時監測血糖、血壓、血脂肪。
2. 藥物對高血糖的降低是直接的,如果無法順從指示服藥,那麼長期控制不佳將引發眼睛視神經、心
臟血管、神經、腎臟病之一連串可怕的病變。
使用降血糖藥物之注意事項
∎ 何時服藥?隨藥物作用機轉和藥效作用時間不同,服藥時間而有所區別
磺胺尿素類(Sulfonylurea):此類為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減少肝臟肝糖釋出,有效降
低空腹血糖及增加周邊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例如:Amaryl(瑪爾胰)、Daonil(德爾胰)、Diamicron(岱蜜克隆)、Glidiab(祕樂得)。
於飯前 30 分鐘使用;除了瑪爾胰為長效型,一天一次於早餐第一個主餐服用,其它則依醫
師調整指示,早晚兩次或早中晚三次服用。
雙胍類(Biguanides):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身體周邊組織對葡萄糖敏感度。例如:
Glucophage(庫魯化錠)。一般於早晚飯後或三餐飯後使用可避免腸胃道不適副作用。
胰島素增敏劑(Thiazolidinedione):增進胰島素感受性,改善控制血糖。例如:Avandia
(梵帝雅膜衣錠)。一般每天一次(早上)或兩次(早上及晚上),飯前或飯後藥效不受影
響。明顯降血糖效果出現需持續使用 2~3 個月。
◎ 美格替耐(Meglitinide):能快速刺激胰島素分泌而降低血糖。例如:NovoNorm(諾
合隆)。飯前 15~30 分鐘吃藥(藥效快,作用時間約 4 小時)若未用餐則一般不須使用。
阿爾發葡萄糖酵素抑制劑
阿爾發葡萄糖酵素抑制劑(α-glucosidase inhibitor):抑制飲食中澱粉和多糖分解成葡
萄糖,延緩在腸胃道吸收,降低飯後血糖。例如:Glucobay(醣祿錠)。餐前或用餐時與食
物一起服用。
∎ 同時併服多種藥品交互作用
同時併服多種藥品交互作用:當合併多種疾病同時併用藥品種類愈多,其可能產生不良藥品交
互作用,例如:類固醇、利尿劑、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等,看病時主動告知醫師正在服用藥
物外,可多請教醫師或藥師相關藥品交互作用資訊。

台長: 1232123
人氣(2,03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1232123
以《悲情城市》榮獲第2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勇伯」──陳松勇先生,近年來因罹患糖尿病,合併嚴重眼睛併發症,甚至雙眼面臨失明的危險...;另外,50歲黃太太患有口渴、多尿症狀時,幾年前被診斷為糖尿病,且服用口服糖尿病藥多時,但血糖一直控制不佳,醫師建議她考慮注射胰島素...,這樣的狀況令她相當擔憂,深怕再不久後,將步上洗腎那條不歸路!

自2009年3月1日起,健保開放給付一種糖尿病新藥,可提供糖尿病患另一種選擇,而這種新藥到底是什麼呢?與傳統的糖尿病藥物有什麼不一樣呢?

口服使用 增進胰島素分泌

這一個嶄新的糖尿病藥物學名為:Sitagliptin(商品名:Januvia、中文名:佳糖維),在2006年10月17日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就已經核准上市,成為目前糖尿病口服藥物的第6大類。

Sitagliptin作用機轉別於其他口服糖尿病藥物,其結構是種非胺基酸的結構,不會被腸道分解,因此可以口服使用。其主要抑制DDP-4(dipeptidyl peptidase-4)這種酵素,一旦DDP-4這種酵素失去了作用,就可以延長一種腸道荷爾蒙(增泌素、incretin)的壽命及作用時間,如此一來就可以加強刺激胰臟內的貝他細胞,產生較大量的胰島素,幫助調節血糖控制糖尿病。

新舊藥合併使用 增加療效

此糖尿病新藥為部分即將需要胰島素注射的病患帶來一線曙光,由於機轉不同於過往之口服糖尿病藥物,所以可搭配合併使用其他口服糖尿病藥物,以增加治療效果。

此藥目前建議作為第一線用藥,也可和其他糖尿病藥物合併使用,若單獨使用引起低血糖的機率很低,但若合併使用則需小心發生低血糖的副作用。另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痛、鼻咽炎及泌尿道感染等,且腎功能受損時需調整使用劑量。由於此新藥是讓DDP-4 酵素失去作用,間接可能影響受DDP-4 酵素調控的免疫反應或是體內荷爾蒙的濃度,是否因此會造成異常的免疫反應,未來還需要更多臨床研究來證實。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抗戰與控制,才不易產生眼睛、腎臟或末稍神經等病變。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需要有耐心、長期好好地與醫師配合治療、加強飲食及運動控制,才能活的長壽、活的健康!
2014-05-29 05:00: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