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13 10:54:30| 人氣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柏拉圖式的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現在一般對「柏拉圖式愛情」(Platonic Love)的用法,指的是精神式的戀愛,雖然相愛,卻沒有肉體關係。換句話說,沒有性行為的愛情,是「柏拉圖式愛情」最簡單最通俗的定義。
 不過可不要因此誤會了,以為柏拉圖這位希臘時代的大哲學家,一生以精神戀愛,不談情說愛不上床著稱。這種概念行為之所以被冠以柏拉圖之名,有更複雜更長遠的經過。
 雖然我們現在將蘇格拉底尊奉為西方哲學之父,不過蘇格拉底最重要的哲學主張,卻記錄在柏拉圖的《對話錄》裡。蘇格拉底每天在思考,思考起來可以一天一夜站著動都不動,每天都在市場街頭朋友家的宴會上和別人爭辯;思考和爭辯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把他的思考與爭辯寫下來?
 雖然也有別的希臘作家,像喜劇家亞里斯多芬妮也寫過蘇格拉底其人其事,不過我們到今天還能深刻了解蘇格拉底,其廣義的還是柏拉圖。就連最是膾炙人口、流傳久遠的蘇格拉底的審判,我們都是讀了柏拉圖《對話錄》裡的〈答辯狀〉(Apologia)中清晰的紀錄呈現才能得到宛如目睹親歷的感受。
 所以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其實不完全分得開。柏拉圖《對話錄》裡還記錄了許多與蘇格拉底、柏拉圖同時代希臘人的意見,所以柏拉圖從另一個角度上看,又代表了那個黃金年代的希臘思想主流活力。
 談到愛情,在《對話錄》中有一篇最重要的作品叫〈盛宴〉(Symposium)。〈盛宴〉整篇談的都是愛情。對話發生的背景是在Agathon家裡的一場晚宴上。參加晚宴的眾賓客,因為許多都在前一晚已經酩酊爛醉過一次了,所以大家決定暫時不拿酒當作宴客活動的中心。那麼除了飲酒狂歡之外,宴會上還能幹什麼呢?於是就有人建議大家輪流發表一篇對於愛與愛神的禮讚,來作為餘興。
 在眾賓客玩博學又雄辯的演說詞中,我們可以特別注意Pausanias 和蘇格拉底所說的話。Pausanias 特別明確地指出了愛的重要美德應該在於「恆久持續」,因此愛的對象應該是內在的靈魂而不是外在的肉體。肉體是會隨時間而變遷、敗壞的,只有靈魂、人格是統一、不變的。
 蘇格拉底的講法就更複雜了,他先以他慣用的辯證法否定了愛本身是美的、好的,愛是對美、好的追求,必須追求,就表示自己有所匱乏。那麼愛的追求究竟是什麼呢?蘇格拉底一層一層升高他的論證。愛追求美的、好的對象,不是為了那特定對象本身,而是美與好的原則。不單是追求美與好的原則,而是渴望美與好的原則帶來的不朽、永恆效果。
 在蘇格拉底的排行榜上,肉體之美比不上靈魂之美,個體精神的可愛處比不上抽象的律法與制度。對律法與制度的愛又不如對更抽象的普遍知識之美的愛。最終至高如上的愛是讓我們和永恆的整體合而為一的愛。
 值得一提的是,〈盛宴〉整篇內容中,完全沒有出現柏拉圖。不只是柏拉圖沒有參加這場盛宴,盛宴的內容是由Apollodorus轉述的,而且聽Apollodorus說故事的人,也沒明講就是柏拉圖。
 然而這樣的形式,卻無害於〈盛宴〉成為整部《對話錄》中,和〈共和國〉齊名的重要作品。〈共和國〉是希臘古典時代最了不起的政治論文;〈盛宴〉則是希臘古典時代最了不起的愛情詮釋。
 古典時代結束後,基督教籠罩的中古時期,上帝成了人生活裡逃躲不掉的唯一重心。在教會控制的神學知識裡,人與人之間的愛是不重要的,甚至是有問題的,真正重要的只有上帝對人的愛,以及人對上帝的信仰崇拜,人與人間的互愛,尤其是男女之間的愛,亞當與夏娃的肉體結合,是人類的原罪,是人類之所以被逐出伊甸園的主因。
 換句話說,長達幾百年的時間中,西方世界不可能再產生任何詮釋、歌頌人間愛情、尤其男女愛情的文獻,一直到文藝復興時代,教會的控制快速鬆解,新的人文視野浮現,古典希臘羅馬歷史重新被挖掘、賞析、一切都不同了。
 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們,熱情地閱讀、甚至擁抱〈盛宴〉,一方面因為〈盛宴〉中對愛情多角度多層次的討論考掘,對才從中古世紀走出來的人而言,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特技表演。原本被教會鄙視的人間之愛,可以這麼豐富如此複雜,更重要的,可以這麼高貴。
 另一方面,〈盛宴〉中對肉體慾念的不屑態度,對於人間精神靈魂的刻意講求,又符合了才從教會禁忌中初步解放的人的基本態度。他們發現了人的重要,可是他們畢竟還沒準備好要接受肉體的人生就是一切,除此之外別無昇華的超越原則。
 經歷這些轉折,才出現了「柏拉圖式愛情」的用語。愛情應該超越肉體,在肉體之上追求更高更恆永的喜悅與尊嚴,這種立場一方面呼應〈盛宴〉中蘇格拉底的主張,另一方面也轉型繼承了中古時代的「騎士精神」。降至後世,「柏拉圖式愛情」才再被簡化拿來形容只有精神交流卻完全沒有肉體接觸的愛情。
 到這裡,我們終於可以回到《柏拉圖式性愛》來。飯島愛的這個書名,其實是充滿了弔詭的意義張力,也充滿了潛力的。這個書名最大的張力與潛力,就在於提出一個疑問:在時代與社會地層大挪移後,在我們對於人性與慾望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理解後,有沒有可能會找到一條路,穿過性與慾望的密林,我們反而才能到達恆久的、超越的整體?會不會愛的原則不再必然上升到蘇格拉底所揭示的境界,也許性的原則才更接近永恆?

台長: 我咩~!
人氣(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男女話題(愛情、男女、交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