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08 15:41:39| 人氣2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古蹟怪手又出現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4.10.07  中國時報
古蹟怪手又出現了
黃如輝


我觀察好幾天的報紙消息,除了政治新聞之外,台灣人好像對於「台灣歷史記憶財產」十分冷漠。我是一個古蹟的愛好者,認為在台灣每一處的古蹟或歷史紀錄都屬於台灣全民所有。台北市中正區齊東街五十三巷九號的日式宿舍,遭到僑果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於古蹟宣布日之前的夜晚拆除,心中未能一窺廬山真面目,它就這樣的消失在我的「台灣歷史記憶財產」中。

古蹟的宣布是政府為人民把關「文化財產」的最後一道防線,可是政府與民間對於「古蹟」,卻如同前考試院長戴季陶所說:「共信不生;互信不生 互信不生;團結不固 」,呈現一種諜對諜的狀態互不信任。


台北市身為首善之區,不管在古蹟的數量與維護上,筆者相當的給予肯定與支持。但是卻接二連三發生古蹟宣布日之前遭到破壞,從北投農會倉庫、大稻埕教會到今天的齊東街事件。筆者有的時候真是想不懂,到底是政府或是台灣整個社會出現問題呢?每當筆者向學生講解古蹟欣賞之時,最害怕學生問我:老師!既然宣布成為古蹟,為何他們會事先拆掉呢?

台灣的古蹟認定,都是經過專家學者審慎的認定,但是民間擁有古蹟者面對未來生活造成的不便、未來修護問題及龐大的維護經費,經常讓古蹟擁有者裹足不前。筆者居住的環境中,條件狀況好的古蹟,如:北港朝天宮等還可以自行籌款不成問題。但是條件狀況差一點的朴子配天宮(台灣少有的對場廟宇)目前的籌款仍然有相當的距離。

另外,民間保存古蹟者熱心參予並且經濟條件許可者如:後壁黃家等,但卻只是少數的個案。一些風中殘燭的古蹟如:後壁墨林村阮家(最近已經開始進行修復工作)、柳營劉家等,能被偷兒光顧的全搬走了,只剩下一個空蕩蕩的房子等待修補與守著老房子的老人家,一起艱苦的奮鬥著。這些筆者生活環境四周的古廟、古宅等,日復一日的等著政府的伸出援手而望穿秋水。

這些古蹟、古宅所希望得到的照顧,無非只希望政府關愛的眼神,能夠照落在它們的身上,但是政府的相關法令的限制與財政的分配下,它們能夠得到的照顧更是「杯水車薪」,既然政府把關人民最後的文化財產,那就更應該成為民間古蹟擁有著的後盾。而不是在出現了「古蹟怪手」時,才一聲聲的譴責文化暴力。

古蹟能夠與現代商業合作的也不在少數,如:台北故事館、台北電影館、葉金塗古宅立面兼顧商業價值等,都是一種合作下的良好證明。筆者要給予齊東街居民鼓勵,給予漠視「人民歷史財產」的財團高度的抗議,也希望政府要成為古蹟的後盾,更要成為台灣全體人民的「歷史記憶財產」的守門員。 (作者為嘉義啟智學校輔導人員)

台長: 長老
人氣(2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