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25 01:11:51| 人氣3,9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搖滾啟示錄》誰都不是、也都是巴布.迪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電影就像是聽導演說故事,故事說得巧不巧妙、動不動人,全憑功力。大部分的觀眾習慣有著清楚、合乎邏輯的敘事線的電影,好萊塢的主流商業片,通常符合這個法則,而且故事越簡單越好,畢竟許多觀眾會進戲院只為了娛樂---電影是繁忙工作之餘的紓解,沒必要複雜、用腦。太過複雜的(同時多條敘事線的交錯進行)或意識流的敘事(不按時間編年、在時間隧道暢行無阻的自由聯想)若拿捏不好,很可能遭致咒罵連連,甚至淪於整部電影服務少數幾隻小貓(稀落觀眾)的窘境。

          在看電影之前,問問自己是哪一種人?喜歡聽人說故事還是自己說故事?喜歡「順著」導演的觀點和敘事走,還是更喜歡自己詮釋故事?喜歡用左腦分析還是用右腦感受?因為搞清楚自己是哪一類型的人,或許能「預知」你是否會喜歡《搖滾啟示錄》這部電影。

           第一次看陶德.海恩斯的電影是在九零年代初期的金馬影展---《毒藥》,至今殘留的印象是顏色---黑白,性暗示---男人汗水淋漓、飽滿隆起的上臂,主題---同志。之後,我並未追蹤他的作品,再來就是近期的《搖滾啟示錄》了。我必須承認我很喜歡,但我也能想像---走出戲院或半途離席---觀眾困惑的臉。

         《搖滾啟示錄》不是一部好消化的電影,與其說是一部描述關於民謠歌手巴布.迪倫生平的電影,還不如說這部電影呈現的是導演陶德.海恩斯認知裡(眼中)的巴布.迪倫。或者,這樣描述好了:如果陶德.海恩斯是個畫家,他所畫出的巴布.迪倫不是一幅寫實畫,而是像畢卡索的抽象畫,或者,它是一幅巴布.迪倫的拼貼畫,既寫實、又抽象。它不是原料咖啡豆,而是蒸餾後的冰滴咖啡,而且還加了糖和奶精。

                  無論是凱特布蘭琪所飾演---被民謠粉絲、激進份子噓下台,被媒體窮追猛打的Jude,克里斯汀貝爾所飾演---在頒獎典禮上酒醉失言、爾後虔誠歸化宗教的Jack和Pastor John,希斯萊傑所飾演---陷入感情風暴、以離婚收場的Robbie,李察吉爾所飾演---遁世歸隱的比利小子,童星Marcus Carl Franklin飾演---熱愛彈唱藍調、探索音樂的Woody,都是拼貼出巴布.迪倫全貌「必要」的一角,他們「都不是」、「也都是」巴布.迪倫,當然也是陶德.海恩斯對於這個生命的解讀和體會。凱特布蘭琪代表成名後頗富盛名、被媒體逼到梁山的巴布.迪倫;貝爾代表成名前和轉向宗教的巴布.迪倫;希斯萊傑象徵巴布.迪倫的愛情觀;李察吉爾是摔車後刻意遠離媒體和人群八年的巴布.迪倫;Woody則是初對音樂懷有純真熱情、愛藍調和崇拜Woody Guthrie至極的巴布.迪倫。陶德.海恩斯的觀點以幾近天馬行空的方式,讓不同切面的巴布.迪倫交錯呈現在無阻的時間隧道裡,而在觀眾的心裡,巴布.迪倫的樣貌也慢慢地具象化,一點一滴成形。其中凱特布蘭琪黑白片的部份,還有向馬丁史科西斯所執導的Bob Dylan紀錄片《No Direction Home》致敬的意味。電影裡隱喻之多,恐怕不是對巴布.迪倫一知半解的(而是要有超過基本認識的)觀眾所能理解的。

           看了《搖滾啟示錄》後,我第一次感到分析電影是不必要的。或許看了此片的一百個觀眾內心裡對巴布.迪倫是沒有「共鳴」或共識的,甚至連導演想要表達什麼都不能體會。但這未必是件壞事,對於已經習慣找重點、化繁為簡、看簡單故事的觀眾們,偶而跳脫框架、體驗「作者已死、讀者(觀眾)再生」的樂趣,也是一種不錯的經驗(驚豔!)。如果你期待看到奧利佛史東《門》、《為你鍾情》或《雷之心靈傳奇》之類的電影,恐怕會有強烈的失落感。若能轉念,或許你也可以畫出一幅有別於海恩斯的巴布.迪倫畫像,且樂在其中。

台長: splashing
人氣(3,9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切片 |
此分類下一篇:《絕命尬車》為了「生」而戰
此分類上一篇:《黑暗之光首部曲微光城市》黑暗過後,曙光乍現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