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21 09:44:23| 人氣258|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鄉關何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父親是高雄人,我的母親則住台北,父親隻身北上台北工作,他們因而相識結婚。母親是回高雄待產的,所以我在高雄出生,但自幼兒有記憶起我便是在台北長大的,只有逢年過節才回高雄省親。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認為我的故鄉是高雄,我是高雄人,不是台北人。即使我生活、就學、交遊圈都在台北,即使母親的親族都在台北,我從不認同我是台北人!為什麼呢?是因為我的出生地是高雄?還是因為父親的親族都在高雄、且基於父權社會下對父族的認同較濃厚呢?

長大後,情形更加複雜!大學時我到了嘉義求學,深深愛上鄉間生活,那時不管是從嘉義回台北的家或回高雄爺爺家,或是從台北/高雄回嘉義,我用的都是「回」去,我其實也感到錯亂,「回」來「回」去的,弄不清楚我歸屬何方,情感上也因不同力量的牽引而分裂著。

畢業後不久,我到了宜蘭工作,也很快地對宜蘭著迷,此刻,在高雄、台北、嘉義之外,我似乎又多了宜蘭這個故鄉!除了台北之外,這些地方都會引發我的鄉愁!我仍是不懂成長於斯的我為什麼不自認為台北人?或許因為我從未真心喜歡過台北,所以我可以「選擇」不認同台北是故鄉嗎?

然而,我好奇的是:對故鄉的認同是血緣地緣、還是生活經驗導致的呢?想要尋求認同、歸屬的團體大抵是人的天性,從我個人小小的地方經驗出發,來推想1949年後遷移到台灣的新住民他們的認同、歸屬的情感和複雜的取向,似乎稍微可以體會到為什麼有很大的歧異性:在台灣生活數十年後,有人能在台灣落地生根,有人死也要回中國的故鄉。

無論認同哪個團體或哪個故鄉,似乎都無法避免成為「想像的」共同體、「想像的」人與人的情感、「想像的」人與地的關係,這種想像如此真實的存在我們的情感與理智之中,也禁錮了人的真正自由!(「想像的」或者可代入「認同的」)

台長: tree
人氣(258)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認識你自己 |
此分類下一篇:如何真正放下?

Another tree in Much
第一次拜訪你的台
讀了幾篇
很真誠的作者
有意思
謝謝你分享
加油囉
2007-08-10 14:02:19
tree
Another tree in Much:
謝謝你的鼓勵
有閒再來坐喔 ^^
2007-08-10 16:28:3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