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9-19 16:37:15| 人氣6,3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二組報告~郁永河介紹與台灣遊記相關資料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郁永河】

台灣遊記文學的開創者
<一>生平介紹

郁永河,字滄浪,清浙江仁和人,會考取秀才。生卒年月不詳。自稱 :「余
性耽遠遊,不避險阻」的嗜遊者,來台灣之前,已六度遊歷八閩, 可說已「八閩遊遍矣」。同時,他也是極富冒險精神的旅行家,對旅行「 海外」世界,極為嚮往,他說:「探奇攬勝者,毋畏惡趣;遊不險不奇, 趣不惡不快。」以偶然的機會,自告奮勇來台灣採硫,寫下了他的渡海、採硫、旅行經歷,題名《裨海記遊》,傳抄版本甚多,亦有直接寫做《採硫日記》的,允稱清國文人寫下的現存最早也是內容最豐富的一本台灣遊記。後來,黃淑璥寫的《台海使槎錄》、池志微的《全台遊記》、吳德功 撰《觀光日記》、施景琛寫的《鯤瀛日記》、張遵旭著《台灣遊記》,雖係後出,但文筆、見識都不如郁永河。郁永河後來還寫了〈番境補遺〉、〈海上紀略〉、〈宇內形勢〉,都提到台灣。公元一六九六年(清康熙三十五年)的冬天,褔建「榕城」的火藥庫爆炸,燬掉五十餘萬斤的硫磺,典守者被責求償還。郁永河得知可以藉此機會旅遊台灣,乃自告奮勇接受 這項任務。第二年的元月底,自褔建出發,經金門、廈門、澎湖,於二月 二十五日抵台南府城。

<二>記遊--內容大綱

「記遊」除記載航海心得及海路傳聞外,亦分別就 史料、傳聞,列述有關澎湖及台灣之地理、產物、民情、風俗、氣候、歷 史見聞。其中固不乏是大陸人 ── 長期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的新鮮見聞, 如親見庖人剖鯊魚,始信其為胎生,及「海上不得順風,寸尺為艱」等航 海經驗。但對鄭氏王朝歷史,懷有滿清人偏見,對民情、風俗,乃至產物 ,亦不乏道聽途說,原住民、平埔族不分,所言常見隔岸觀察,不切事實 者。 但停留府城的兩個月間,備辦採硫、煉硫用具,於品名、用途、費用 ,都有詳細記載,實為前所未有的文獻。「榕城」火藥庫原儲火藥材料來 自何處?極有可能亦去自台灣,卻不見文獻記載。郁氏堅持受人之託忠人 之事,不顧瘴癘險阻重重的忠告,堅持率隊走陸路北上,自然是不忘此行 探覽台灣山水之目的,卻也創下了大陸人第一個渡海來台、親身旅行記下 的台灣遊記。四月初七出發,過大洲溪,經新港社、嘉溜灣社、麻豆社, 渡茅港尾溪、鐵線橋溪到倒略國社。又夜渡急水、八掌溪抵諸羅山。渡牛 跳溪,過打貓社、山疊溪、他里務社至柴里社。再渡虎尾溪、西螺溪、東 螺溪至大武郡社。次至半線社,過啞東社至大肚社,再過沙轆社至牛罵社 ,又歷大甲、吞霄、新港仔、後 、中港、竹塹、南嵌、八里分社,乘莽 葛至淡水,時為四月二十七日。一路雖行色匆匆,所記十分簡略,不過卻 留下了十七世紀末,台灣南北通道的路線圖。
五月初,郁永河率領的五十五名從役,匯合王雲森從海路帶來的人馬 和遇風折損剩下的器具,在「甘答門」(今關渡)開始展開煉硫。先是召 集各社土官,發布以布易土辦法,「凡布七尺,易土一筐」,至於煉硫方 法、原料、火候、竅門、收穫量等皆有詳實記載,可謂僅見之文獻。硫土 的取得已有妥善辦法,郁永河仍對硫土產地充滿好奇心,請番人操楫,深 入產硫之溪谷源頭,也因此留下了一段台灣文學史上空前絕後的描寫「硫 穴」及其周邊的生動文學。滄桑遞變,後人要想寫同樣的景觀,只能憑想 像、虛構了。郁永河的煉硫過程並不順利,他自己後來歸結說:「在在危機、刻刻 死亡」、「久處危亡之地」來形容在這裡的生活。剛到的夜晚,夜半發現 枕頭一共被射了二十八箭,後來,隨行人員幾乎全部病死、病倒。又遇到 颱風,屋舍被風吹倒,煉硫爐具也受損壞。替補從役也發生到任即病倒的 現象,直到秋涼天氣,煉硫才比較順利進行。難怪郁永河能平安達成任務 ,全身而退,自己深覺僥倖。十月初,如數煉成五十萬斤硫,於初七日, 乘風歸去。這就是整個《裨海記遊》的大概內容。

<三>記遊--貢獻

《裨海記遊》作為郁永河來台採硫的日記和遊記之外,最大的貢獻就 是留下了十七世紀末台灣的地理景觀、人文歷史的文獻,它對於文學的貢 獻也許不是直接的,卻是彌足珍貴,很多都是時過境遷不再重視的景觀、 現象,因為郁永河,我們得以真實的感受到三百年前的台灣。郁永河的記 載因為不是站在台灣生活的人的觀點,固然不免是作客心情,也有遊記作 者好奇炫險的心態,觀察表達有不盡真實,並非親眼見聞的描寫敘述,但 它卻是台灣住民 ── 原住民、平埔族、少數的漢裔土官,還沒有以文字 記錄自己的能力時代,多數清國官吏只想躲在府城辦公,視基隆、淡水為 有去無回的瘴癘之地,非不得已絕不踏出府城的年代,郁永河的遊記成了 唯一的珍貴文獻。
「遊記」中,郁永河還作了多首的「台灣竹枝詞」和「土番竹枝詞」 ,概詠他在台灣的見聞及民情風俗的感想。前者大概還能保持客觀的,單 純的景觀、見聞的描寫、記錄,稀有的草木、果實,吸引了他的好奇心。 至於後者,寫到台灣的原住民、平埔族人,便充滿了「天朝子民」的優越 感和看待人、事的偏見,除了對「番俗」,特別是平埔人的母系社會,多 有嘲訕之外,也對他們的赤身裸體、紋身、衣飾等異俗,流露鄙視。這固 然是旅遊文學所不免,卻大大減損了這部遊記被接納的信度。

<四>台灣相關遊記文章導讀

《台海使槎錄》黃淑璥
社子島最早的主人,即是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在盆地中的社子島,剛由康
熙台北湖中浮出,自然也是一個漁獵為主,農作為輔的初步農業社會,據清朝
御史黃叔璥於《台海使槎錄》卷六<番俗六考>之北路諸羅番十中記載: 「番多不事耕作,米粟甚少。日三飧俱薯芋;餘則捕魚蝦鹿麂。採紫菜、通草、水藤交易為日用,且輸餉。亦用黍未嚼碎為酒,如他社。志謂:澹水各社不藝圃,無蔥韭生菜之屬。雞最繁,客至殺以代蔬。俗尚冬瓜,官長至,抱瓜以獻,左以粉餐;雞則以犒從者。鳥獸之肉傳諸火,帶血而食。麋鹿,刺其喉,吮生血至盡,乃剝割;腹草將化者綠如苔,置鹽少許,即食之。」從上述的描述,可以觀察其經濟生活。顯然,他們以塊莖作物的薯芋作為其主要的糧食。由於生產工具主要是鋤,農作技術簡單,米粟甚少。除農作之外,亦從事漁獵,捕魚與狩獵皆取自大自然,而無畜養之跡。文中提及「雞最繁,似乎也是野生的,非畜養的。此外,也沒有種植蔬菜的習慣。這種部落式的經濟生活,除透過土地的利用,從事於粗耕的生產之外,其餘生活資源皆取自於自然。
n


參考書目資料來源
<<裨海記遊>>郁永河
<<台灣遊記>>張遵旭
<<鯤瀛日記>>施景
<<台海使槎錄>>黃淑璥
【台灣文學步道】

◎◎◎◎◎◎◎◎◎◎◎◎◎◎◎◎◎

腰下人人插短刀
朝朝磨礪可吹毛
殺人屠狗般般用
纔罷樵薪又索綯 ─ 郁永河

出 處:書名∕裨海紀遊
章節∕不明
擇選人:葉石濤
郁永河 ─ 台灣遊記文學的開創者

郁永河,字滄浪,清浙江仁和人,會考取秀才。生卒年月不詳。自稱
:「余性耽遠遊,不避險阻」的嗜遊者,來台灣之前,已六度遊歷八閩,
可說已「八閩遊遍矣」。同時,他也是極富冒險精神的旅行家,對旅行「
海外」世界,極為嚮往,他說:「探奇攬勝者,毋畏惡趣;遊不險不奇,
趣不惡不快。」以偶然的機會,自告奮勇來台灣採硫,寫下了他的渡海、
採硫、旅行經歷,題名《裨海記遊》,傳抄版本甚多,亦有直接寫做《採
硫日記》的,允稱清國文人寫下的現存最早也是內容最豐富的一本台灣遊
記。後來,黃淑璥寫的《台海使槎錄》、池志微的《全台遊記》、吳德功
撰《觀光日記》、施景琛寫的《鯤瀛日記》、張遵旭著《台灣遊記》,雖
係後出,但文筆、見識都不如郁永河。郁永河後來還寫了〈番境補遺〉、
〈海上紀略〉、〈宇內形勢〉,都提到台灣。公元一六九六年(清康熙三
十五年)的冬天,褔建「榕城」的火藥庫爆炸,燬掉五十餘萬斤的硫磺,
典守者被責求償還。郁永河得知可以藉此機會旅遊台灣,乃自告奮勇接受
這項任務。第二年的元月底,自褔建出發,經金門、廈門、澎湖,於二月
二十五日抵台南府城。「記遊」除記載航海心得及海路傳聞外,亦分別就
史料、傳聞,列述有關澎湖及台灣之地理、產物、民情、風俗、氣候、歷
史見聞。其中固不乏是大陸人 ── 長期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的新鮮見聞,
如親見庖人剖鯊魚,始信其為胎生,及「海上不得順風,寸尺為艱」等航
海經驗。但對鄭氏王朝歷史,懷有滿清人偏見,對民情、風俗,乃至產物
,亦不乏道聽途說,原住民、平埔族不分,所言常見隔岸觀察,不切事實
者。

但停留府城的兩個月間,備辦採硫、煉硫用具,於品名、用途、費用
,都有詳細記載,實為前所未有的文獻。「榕城」火藥庫原儲火藥材料來
自何處?極有可能亦去自台灣,卻不見文獻記載。郁氏堅持受人之託忠人
之事,不顧瘴癘險阻重重的忠告,堅持率隊走陸路北上,自然是不忘此行
探覽台灣山水之目的,卻也創下了大陸人第一個渡海來台、親身旅行記下
的台灣遊記。四月初七出發,過大洲溪,經新港社、嘉溜灣社、麻豆社,
渡茅港尾溪、鐵線橋溪到倒略國社。又夜渡急水、八掌溪抵諸羅山。渡牛
跳溪,過打貓社、山疊溪、他里務社至柴里社。再渡虎尾溪、西螺溪、東
螺溪至大武郡社。次至半線社,過啞東社至大肚社,再過沙轆社至牛罵社
,又歷大甲、吞霄、新港仔、後 、中港、竹塹、南嵌、八里分社,乘莽
葛至淡水,時為四月二十七日。一路雖行色匆匆,所記十分簡略,不過卻
留下了十七世紀末,台灣南北通道的路線圖。

五月初,郁永河率領的五十五名從役,匯合王雲森從海路帶來的人馬
和遇風折損剩下的器具,在「甘答門」(今關渡)開始展開煉硫。先是召
集各社土官,發布以布易土辦法,「凡布七尺,易土一筐」,至於煉硫方
法、原料、火候、竅門、收穫量等皆有詳實記載,可謂僅見之文獻。硫土
的取得已有妥善辦法,郁永河仍對硫土產地充滿好奇心,請番人操楫,深
入產硫之溪谷源頭,也因此留下了一段台灣文學史上空前絕後的描寫「硫
穴」及其周邊的生動文學。滄桑遞變,後人要想寫同樣的景觀,只能憑想
像、虛構了。

郁永河的煉硫過程並不順利,他自己後來歸結說:「在在危機、刻刻
死亡」、「久處危亡之地」來形容在這裡的生活。剛到的夜晚,夜半發現
枕頭一共被射了二十八箭,後來,隨行人員幾乎全部病死、病倒。又遇到
颱風,屋舍被風吹倒,煉硫爐具也受損壞。替補從役也發生到任即病倒的
現象,直到秋涼天氣,煉硫才比較順利進行。難怪郁永河能平安達成任務
,全身而退,自己深覺僥倖。十月初,如數煉成五十萬斤硫,於初七日,
乘風歸去。這就是整個《裨海記遊》的大概內容。

《裨海記遊》作為郁永河來台採硫的日記和遊記之外,最大的貢獻就
是留下了十七世紀末台灣的地理景觀、人文歷史的文獻,它對於文學的貢
獻也許不是直接的,卻是彌足珍貴,很多都是時過境遷不再重視的景觀、
現象,因為郁永河,我們得以真實的感受到三百年前的台灣。郁永河的記
載因為不是站在台灣生活的人的觀點,固然不免是作客心情,也有遊記作
者好奇炫險的心態,觀察表達有不盡真實,並非親眼見聞的描寫敘述,但
它卻是台灣住民 ── 原住民、平埔族、少數的漢裔土官,還沒有以文字
記錄自己的能力時代,多數清國官吏只想躲在府城辦公,視基隆、淡水為
有去無回的瘴癘之地,非不得已絕不踏出府城的年代,郁永河的遊記成了
唯一的珍貴文獻。

「遊記」中,郁永河還作了多首的「台灣竹枝詞」和「土番竹枝詞」
,概詠他在台灣的見聞及民情風俗的感想。前者大概還能保持客觀的,單
純的景觀、見聞的描寫、記錄,稀有的草木、果實,吸引了他的好奇心。
至於後者,寫到台灣的原住民、平埔族人,便充滿了「天朝子民」的優越
感和看待人、事的偏見,除了對「番俗」,特別是平埔人的母系社會,多
有嘲訕之外,也對他們的赤身裸體、紋身、衣飾等異俗,流露鄙視。這固
然是旅遊文學所不免,卻大大減損了這部遊記被接納的信度。
  五月二十六日(1697 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灣腹地旅行的第一本書是明末釋華佑的《台灣遊記》,可惜已失傳,因此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又名《採硫日記》),是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第一本台灣遊記。1697 年今日(康熙 36 年 4 月 7 日),郁永河「以牛車就道,御以番兒,隨行給役者 55人」,從現在的台南為起點北上,他在第一天的日記寫著:「是日過大洲溪(今鹽水溪),歷新港(今新市)、嘉溜灣社(今善化)、麻豆社、雖皆番居,然佳木陰森。」郁永河,字滄浪,浙江仁和人。來台的目的是採取硫磺;1696 年(康熙 35 年)冬,榕城火藥庫發生災變,損失硝磺 50 餘萬斤,有旨責償,典守者聞台灣之淡水(北投地方),盛產硝磺,乃派郁永河採取以償。浙江仁和籍的郁永河於康熙 36 年正月 24 日,從榕城出發,在澎湖登岸,後入鹿耳門,2月 25 日到達台邑(台南),住了一個多月後,就道北上,27 日至八里分社,5 月 2 日,由甘答門(今關渡)到達現在北投地方,展開艱難採礦工作:「永河集諸番飲,計到麻少翁等二十三社土官,約以布七尺,易磺土一筐,諸番欣然有喜色。磺產內北投山中,其處,地熱如炙,水流若靛,赤山濯濯,惟白煙縷縷搖曳層嶂間,故瘴癘肆虐,居人染病多殆。既開工,從隸十且病九。永河日與番兒課匠役,往來亂篁叢莽中,不少休。夜宿草廬,不避風雨,蝮蛇鳴枕畔,山中生番,時出肆擾,而永河不為之動。嘗比子卿絕塞。」這位「採礦工程師」在台七個多月,除留有《裨海紀遊》外,還有《偽鄭逸事》、《海上紀略》、《番境補遺》等著作,連雅堂說:「志台灣者,足取資焉。」郁永河另有「台灣竹枝詞」等作,是「後來許多吟詠台灣風物諸作之先河」;錄八首之一: 台灣西向俯汪洋,東望層巒千里長; 一片平沙皆沃土,誰為長慮教耕桑?  

◎【《台海使槎錄》黃淑璥】
社子島最早的主人,即是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在盆地中的社子島,剛由康
熙台北湖中浮出,自然也是一個漁獵為主,農作為輔的初步農業社會,據清朝
御史黃叔璥於《台海使槎錄》卷六<番俗六考>之北路諸羅番十中記載:
「番多不事耕作,米粟甚少。日三飧俱薯芋;餘則捕魚蝦鹿麂。採紫菜、通草
、水藤交易為日用,且輸餉。亦用黍未嚼碎為酒,如他社。志謂:澹水各社不藝圃,無蔥韭生菜之屬。雞最繁,客至殺以代蔬。俗尚冬瓜,官長至,抱瓜以獻,左以粉餐;雞則以犒從者。鳥獸之肉傳諸火,帶血而食。麋鹿,刺其喉,吮生血至盡,乃剝割;腹草將化者綠如苔,置鹽少許,即食之。」
從上述的描述,可以觀察其經濟生活。顯然,他們以塊莖作物的薯芋作為其主要的糧食。由於生產工具主要是鋤,農作技術簡單,米粟甚少。除農作之外,亦從事漁獵,捕魚與狩獵皆取自大自然,而無畜養之跡。文中提及「雞最繁,似乎也是野生的,非畜養的。此外,也沒有種植蔬菜的習慣。這種部落式的經濟生活,除透過土地的利用,從事於粗耕的生產之外,其餘生活資源皆取自於自然。

台長: 國文老師’
人氣(6,317)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