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01 08:53:22| 人氣3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93上第二次段考第五組報告~李魁賢介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詩人簡介

台灣詩人、文學評論家。曾用筆名楓堤。男。台灣台北縣人。1958年畢業於台北工業專科學校,主修化學工程。1964年畢業於台灣「歐洲語文中心」,主修德語。1985年獲美國Marquis Griseppe Sciceuna國際大學基金會頒授的榮譽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台肥公司南港廠化學工程師,現任名流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1953年開始發表詩作。1964年參加笠詩社。1972年參加瑞士的里爾克學會。1976年參加英國劍橋的國際詩人學會,並為創會會員,後改組為世界文學學會。1980年參加新創立的台灣筆會,當選為副會長。後擔任第五屆會長。還擔任過吳濁流新詩獎、巫永福評論獎等一系列文學獎的評選委員,是台灣頗負盛名的詩人和詩評家。

主要詩集有《靈骨塔及其他》(1963)、《枇杷樹》(1964)、《南港詩抄》(1966)、《赤裸的薔薇》(1977)、《李魁賢詩選》(1985)、《水晶的形成》(1986)、《輸血》(1986),《祈禱》(1993)、《黃昏的意象》(1993)、《秋與死之億《(1993)、《愛是我的信仰》(1997),另有日文詩集《楓葉》,散文集《歐洲之旅》(1971)、《淡水是風景的故鄉》(1983),評論集《心靈的側影》1972)、《德國文學散論》(1973)、《弄斧集》(1976)、《台灣詩人作品論》(1986)、《飛禽詩篇》1987
)、《走獸詩篇》(1988)、《浮名與務實》(1992)、《詩的反抗》(1992)、《台灣文化秋千》(1994)、《詩的見證》(1994)、《詩的挑戰》(1997)等。

作者補充
 ●臺灣作家國際揚名

  二○○一年,臺灣詩人李魁賢獲得行政院文化獎,象徵國家對他終身成就的肯定。巧的是,印度的「國際詩人學會」也在同時頒給他「千禧年詩人獎」,這個國際性機構同時提名他角逐「諾貝爾文學獎」。此學會設在印度,屬於國際組織。印度雖是貧窮國家,卻是詩的大國,而亞洲第一位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正是印度詩人泰戈爾。
  作為臺灣第一位獲得國際詩會推荐的本土作家,李魁賢的確是把一生心血放在寫詩、評詩與譯詩上。他從初三時發表第一首新詩到現在,這精神事業整整經營了五十年。他不但認真寫詩,也腳踏實地關懷社會底層的民眾,總不忘把目光投射在臺灣人民和這塊土地上。

  ●出生於淡水的工程師
  李魁賢的出身背景,不像其他作家大半是文學系出身──他念的是工科。淡水初中畢業以後,進入臺北工專化工科,因此,他的職業是在臺肥公司當了七年化學工程師。後來又成立企業,替人申請專利,自己也有發明,本身是公司總經理。另外,他外語能力很強,翻譯介紹許多外文新詩,最著名的是翻譯德國詩人里爾克的詩作及書信,導致他本身的寫作風格多少受到影響,被評論家稱作「臺灣的里爾克」。
  ●樸實詩人的智慧表徵
  他早在一九六四年便加入臺灣詩人成立的「笠詩社」,並且擔任重要成員。舉凡可以和「笠」的名字一起聯想的詩風格,如樸實的語言,關心社會現實,重知性,對土地故鄉不變的愛等特性,差不多也都能在李魁賢的詩中找到。小說家鄭清文說得好:「李魁賢的詩是實在的。他不使用花言巧語。他用平實的語言,歌頌臺灣人民和土地。」理性的詩風,正是他成熟和智慧的表徵。
  ●愛看各類叢書
 有人好奇,不明白李魁賢怎麼由一個讀工科的人走上寫詩的道路。他給的回答是:讀閒書。「我的文學體驗是從讀閒書起家的,如今還是一直保持讀閒書的心情。」他告訴年輕朋友,唯有浸潤在文學天地裡,才能優閒的面對著廣泛無限的宇宙。
  一九五三年他在《野風》雜誌發表第一首詩〈櫻花〉,那時他還在讀初中三年級。進工專讀的是硬邦邦的化工,和浪漫感性的詩完全不同。他表示:「那時候課業很重,每天八堂課,但喜愛文學就像吃鴉片一樣會上癮,我總抽時間看自己喜歡的書。當時工專的圖書館裡有很多中國三○年代作家的作品,像魯迅、老舍、沈從文等,都是在那時候看的。」或許李魁賢後來詩風的批判性與鄉土情懷,與此有些關係

作者小百科
台灣本土詩人李魁賢受印度詩人推薦,將角逐諾貝爾文學獎,雖然每年受推薦者近百名,且和得獎猶有一段距離,但能受印度詩人賞識、推崇,仍然值得肯定。記者特地走訪詩人李魁賢,談一談他與印度詩人交流的狀況,以了解印度詩人為何對他特具好評。
曾為台灣立報「多元論壇」擔任主筆,撰寫文學、文化論述的李魁賢說,早在1973年,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辦第2屆世界詩人會議,即初次結識施里尼華斯。2年後,2人又在美國巴鐵摩爾召開的第3屆大會中會晤,此後相互通信開始交誼。
至於另1名印度詩人德瓦拉卡納斯‧卡巴迪博士的交流,則係於1982年,2人合作編譯《印度現代詩選》計16人、28首,在台灣的「笠」詩社110期刊出,後來另印成小冊,回流到印度。
當李魁賢於1995年擔任台灣筆會會長之際,參與籌辦在日月潭舉行的第5屆亞洲詩人會議時,邀請多位印度詩人參加,其中他屬意之一的普拉薩德博士因故不能來。事後,普拉薩德來函向他邀稿,這段機緣,促成李魁賢1系列詩作在印度知名詩刊連載,寄去的第1首詩《留鳥》刊出後,又被推薦給「國際詩人」月刊主編穆罕默德‧法赫魯定,選入「西元2000年的詩」選集內。
1996年9月起,應法赫魯定的邀稿,李魁賢的自譯詩經常在「國際詩人」月刊發表,引起國際桂冠詩人協會榮譽副會長柯連提亞諾(希臘人)的注意,轉譯希臘文,在希臘的雜誌刊載。
法赫魯定於1997年底通知李魁賢,將頒給他該年度最佳詩人獎。李魁賢未能親赴印度領獎,寫了1篇「印度與我」作為代言。法赫魯定在事後則準備寫1本專著,來討論李魁賢的詩作品,表示出書後要推舉李魁賢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還會聯絡其他文學團體和世界知名詩人連署,如今法赫魯定果然已完成專著,且已將李魁賢推薦到瑞典。

詩風
詩人早期詩作抒情傾向很濃,表達的是青年詩人的青春感悟。《南港詩抄》後,李魁賢開始把目光轉向現實生活,在《赤裸的薔薇》後記中詩人寫道:「由於生活的糾葛和對決,引起了若干嘲弄的詩思」。郭成儀對此時創作評論說:「顯然已從少年的懦弱和唯情主義,轉位為成年的世故的批判異質的能力,盡管抒情本質並未脫光,但由於諷刺性的增強,以及語言思考力的擴張,產生了頗為理智的詩的世界」。詩人的創作也變得更加深沉和成熟。

李魁賢的詩評常常提出頗為精闢的見解,如他對台灣新詩所做的歸類和分析:「一是基於『純粹經驗論的藝術功用導向』作品,一是『以現實經驗論的藝術功用導向』作品等二種類別,而從最近發展的,我們又看到一種基於現實經驗論的社會功用導向的作品。前者較偏向藝術上的追求,而後者則偏向於講求社會功用的效果;至於現實經驗論的藝術導向作品,可說企圖在兩方面做一個融合。」

李魁賢還翻譯了許多外國文學作品。曾獲得台灣優秀詩人獎、吳濁流新詩獎、中共文藝詩歌獎、巫永福評論獎、笠詩刊評論獎、笠詩刊創作獎、榮後台灣詩獎、英國國際詩人學會傑出詩人獎等十餘種。作品還被譯為多國文字在外國詩刊和雜誌上發表。


其詩的欣賞
(一)
<聲音>
是什麼樣的一種聲音
無法辨識
無法聽清楚的聲音
不該給予輕視

被輕視的聲音
常會在交談中出現
隱隱約約
好像在什麼地方插進來的
一種細細的魔音
在看不見的地方
被輕視的那種聲音
使全身震顫
是空中的電話線
因強風而擺盪嗎
有時像是在窄巷裡
無風無月的夜裡
一陣碎細的腳步聲
緊跟在身後
附魔一樣地粘在背上
到底是什麼樣的聲音
會迷幻一般的
常在電話中出現
注入虛弱的心房裡
搖搖晃晃

有一天會不會像迷宗一樣
帶領到何處去
大概是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
那時候,朋友們再見吧
那是不許回頭的地方
這首詩所寫的聲音,是一種很恐怖的聲音。在白色恐怖時期
,電話被監聽是很常見的事,不只是從事政治或社會運動的人士
會被監聽,很多並沒有從事什麼活動的人,也會無緣無故地受到
監聽。文學家,從事寫作的,雖然所寫的作品並沒有很強烈的抗
爭性,還是經常被監聽。

那種聲音,有時候似有若無,有時會聽到「喀」的一聲,有時模糊,有時清晰,好像電話線接觸不良一樣。我在詩裡所要表達的是,我們不知道那聲音從何而來,好像在空中飛,隨時在身邊旋繞。所以,寫詩時經常是虛實交錯的。

  一九八三年寫這首詩時,是在一九八七年解嚴之前,政治
上已經有些突破,但,是在天亮之前最黑暗的時期,監聽的情形
很嚴重、很普遍,有時候不一定只是聽說而已,自已也會碰到,
這是很難忘記的經驗。作者本身並不是參與政治、社會運動很深的
人,但是長期寫作,自然會關心社會的一些問題,所寫的作品難
免有些批判性,也會涉及對弱勢者的同情。在那個時期,有時和
朋友在電話裡談話時,會有不知名的第三個聲音出現。當時,作者
沒有介入政治運動太深,所以並不太驚惶,只是聽到那種聲音,
心裡感覺很不好,覺得自已是站在亮處,而那個不知名的第三者
站在暗處。作者完全不知道自已會遭遇到什麼事,那是很特殊的經驗。這首詩就是在描寫那種心情。

台長: 國文老師
人氣(3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