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殊攝影~
最近正在閱讀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是一本用小說形態探討心理學及靈修的書,在閱讀的過程中,隨著故事的引導及探討,剛好也幫自己的生活及心念做了一次檢視,洗滌和調整。
喜歡在深夜裡,家人都入睡後,獨坐客廳,在柔黃的燈光下,寧靜地閱讀書籍,然後再唸一會兒的佛號當作功課,享受著當下心靈的沉靜祥柔,感覺好放空,好輕鬆。這正是自己想過的生活,但是,在這個家庭裡,卻是必須偷偷地,獨自地享有,好像許多想法和生活模式都跟他們不同,而顯然格格不入,不知是誰遺棄誰,是誰跟誰背道而馳.....
好像,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事境的歷練,原本就多思維的自己,有時想法放空,有時想法飄渺, 行動中獨行的面積擴大,喜歡一個人看書,拍照,逛逛走走,喜歡一個人想事情,做事情, 跟自己交談,感受著自己的起心動念,也體會感觸著週遭人的起心動念,對許多事情的發生,是用一種必然的想法去接受。
世事不就是如此,因著人的心念,貪瞋癡慢疑、愛恨別離,有著必要的經歷,必要的起承轉合,和必然的情緒及動作。當將這些種種視為理所當然時,心就因接受這些種種而柔軟放鬆,不會隨之起舞,不會有太大的起伏。而且,同時地,當看到週遭人受苦受困,那種因為自己也曾經經歷過,因貪瞋癡而起的苦,或一時無法解套的困境,心裡也有著一份深刻的痛及憐憫。
人的思緒是不定的,於我亦然。時而振作,時而飄渺放空,什麼都不想去想,什麼都不想去理,只想隨境而走,或許,一切老天爺都有所安排。在這有情世間裡,不論是情緒或事境,不總是來來去去,都是未來、當下和過去,總是該來時就來,該走時就會走,總會有一個定論或結局出來。雖然,我還達不到超然的境界,但至少在情緒飛舞或低潮時,還可以提醒自己要耐住性子等待,給自己信心及力量,讓自己比較有走下去的勇氣。
許多內心深處的想法及感觸,或許對身旁的人來說,是過多、過細,多餘而不切實的,也不是他們所能了解體會,甚至於認同的,也就,沒有多言的必要,就這樣,在內心裡,獨自一人走著,心靈上,難免有時孤獨,有著高處不勝寒的欷吁。
雖然,因為這些種種想法及感受力,內心會過得比別人更辛苦,走起來會更顯得孤獨,但是,內心還是感恩滿滿的,至少,因為它們,讓自己能更深刻地體會著別人的心情和事境,多了一份包容和同體大悲的感受力,也讓自己的生命和心靈更豐厚碩滿,擁有更多美好的善緣及善知識,至少,在生活及心靈層面,我還能夠掙來這樣的空間,不似有些人還困鬥於健康或生活家計之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