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14 07:47:43| 人氣5,0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孔子傳讀後心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孔 子 傳
明道管理學院 學系:中國文學系 課程:經學通論
學號:0328305 姓名:林 世 明
壹、 摘要
(一) 記述至聖先師孔子的誕生與童年生活。
(二) 說明孔子至周國首都雒邑學習禮制的經過。
(三) 說明孔子為普及教育廣設私塾。
(四) 提倡「學而優則仕」理念。
(五) 週遊列國展示抱負及傳播理念。
(六) 說明孔子以「有教無類」精神教育門生。
貳、 札記
孔子生於西元前五五一年正是中國春秋時代末期,父叔梁紇,母顏氏徵在,叔梁紇由於愛子是秉受尼山靈氣所生,因此替他取名為丘,字仲尼。【據考證,孔子為商湯之後裔,因商紂暴虐無道,周武王興兵討伐滅商紂,後封殷紂之兄微子啟為成湯的後裔,以奉湯祀,國號宋。】
當時政治混亂,戰事連年,致人民生活艱苦,孔子於三歲時父親因病去世,由母親顏氏扶養長大。童年時期的孔子目睹鄰人祭祀儀式,於是他專心觀看,牢牢地將祭祀程序記在心裏,並依所看儀式之程序,自行推演,母親見孔子富有學習精神,於是開始教他識字,並送他到外公顏老先生處學習「禮、樂、書、數」,不出幾年,浩繁的卷帙,他已讀了不少,關於教民安樂、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已頗有心得。孔子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向學做一個教育家。
孔子在好友南宮敬叔的推荐下,受孟懿子的重用派任為成邑的委吏,負責田賦糧食之管理,孔子初入仕途,並不因官卑職小而馬虎從事,反而大刀闊斧予以改革,把過去不合事宜的事物予以刪除改善。另孔子為方便人口之增家與管理,建議孟懿子必須薄賦稅、輕勞役、慎刑戮、定婚嫁及應該行節儉,如能確實執行此五點,那麼鄰近的百姓都會聞風前來,還愁人口不增。
孔子二十四歲時母親竟一病不起,與世長辭,令孔子哀痛不已,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孔子於服喪期間仍不斷地鑽研學問,並向郯子學官制,又曾習射於矍相,而慕名前來向他請教的弟子也越來越多。
峽谷會盟後不久,齊景公接受黎鉏建議送八十位能歌善舞的美女及一百二十匹良駿予魯定公,促使魯定公沈迷於聲色之中,而疏於朝政,促使孔子及門生對魯定公失望,而離開魯國週遊列國施展抱負。
總之,孔子懷抱著改革天下的宏願,他的政治理想是以道德為本,他曾說過「為政以德」。不過要想達到德治的目的;必須是居上位者以身作則,先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做起,進而推展為修身、齊身、治國、平天下之大道。終極的目標,則為大同之治。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最受景仰,具有崇高人格的聖人,所謂「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觀賞了孔子傳後,使我們深深瞭解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和優美,從而發覺個人存在的價值,以及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

台長: 中文小僂儸
人氣(5,0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