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13 21:21:10| 人氣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蝴蝶在飛  --再寫《梁祝》及其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篇的<夢蝴蝶飛>貼出後,陸續收到網友的一些迴響,因此我想把手頭上關於《梁祝》此曲一些資料性的東西分享出來,再寫成此文以為狗尾之續。

現在人一提到《梁祝》的作者陳鋼和何占豪,言必稱大音樂家,但當初他們在寫作這支曲子的時候,還只是廿五啷噹左右歲數的在學青年,《梁祝》是他們創作用為十週年國慶的獻曲。基本上,這支曲目的技巧難度相當於韋瓦第的《四季》,是音樂科系學生的入門演奏曲目。但卻有它「簡單中的困難」,難在於它細膩的情感詮釋。全曲的九拐十八彎裏,每一處都要調度的穩準得宜。畢竟梁祝在中國已有一千七百年的歷史,那雙蝴蝶在歲月時空裏由遠翩近,中國人已經太熟悉它的枝微細節了。梁祝的故事情感已經深植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於是幾乎任誰都有權力置喙它,也多少具有為它每一細處音樂情感的收放力度做評的能力。

所以說這是一支外國人難以征服的曲目,原因即在於他們欠缺這樣的情感背景。少了那支民族情感的琴弓,「琴魔」夏漢(Gil Shaham)也只能栽跟頭,落得技巧、音色有餘,但韻味不足的批評。可西崎崇子也是一介日本婆娘啊!何以一提到《梁祝》言必稱她?個中原因除了樂評家所說的「天時」因素[註1]之外,我個人又私以為,肇於東西方民族文化倫理環境的差異,情感的基調便有不同。東方民族之於情感的那種謹約、內斂,不是一般西方人可以會悟的。《梁祝》裏每一個音符裏的呼吸,吐納的都是東方調的愛情氣味,這種氣息,豈是西方人的陡高鼻子可以輕易呼呈出來的?

梁祝這故事,西方人管它叫做“The Butterfly Lovers”,蝴蝶戀侶。都說自殺也是一種生靈殘害,甚至在佛教的金剛乘裏,自殺是最大的禁忌,與殺佛同罪。自殺人必淪入地道,受永不得超生之苦。但愛情似乎總是可以顛覆自殺的道德倫理,理直氣壯的,任何事理到了它跟前都必須俯首。於是,梁祝不但可以化蝶,而且還可以生生世世,翩飛不墜。

據陳鋼說:「在梁山伯墳上盤旋飛舞的並不是彩蝶,而是黑蝴蝶。」他的初戀「就像一對掠過夜空的黑蝴蝶,是一支黑色的浪漫曲。」這支黑色浪漫曲,總是使我連想起到電影配樂大師 John Barry為電影《似曾相識》所做的配樂。那部電影演的也是愛情穿時越空的緣起和情滅,所不同的,男主角的殉情沒來祝英台縱身投墳的那場驚天震地,他是木躺在床上枯槁而死的。這電影音樂裏的情致纏綿,悠然魂傷,當年著實賺了我不少的淒酸淚。淚裏又欣慰著那在人世落了空的愛情,終究在天上得了相守。人間的悲劇,上了天便團圓成喜劇。死亡,好似成為成全愛情美好的終極手段了?!

黑蝶也好,彩蝶也罷!茱麗葉在得知羅密歐竟是出自世仇家時說過:「姓名算的了什麼?我們所謂的玫瑰,換個名字,還是一樣的香。」[註2]蝴蝶換個了翅膀的顏色,也於故事絲亳無礙。倒是那玫瑰的名字,狠狠的分扯了一雙戀人,愛情玫瑰的落瓣,於是只能無奈地,一片一片地飄墜在這對戀人僵冷的屍身上。

《羅密歐與茱麗葉》是莎士比亞的杜撰之作,梁祝卻是史考有據的真實故事。各地的梁州遺跡多達十餘處,讀書處三個,合葬墓七座,梁山伯廟一間。中國方面不但將以梁祝文化,向聯合國教文組織申請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斥資千萬人民幣著手整修梁祝當年同窗共讀的杭州書院。按史實所記,重新修建明道堂(講堂)、學齋(學生宿舍)、大成殿(祭祀孔子處)、梁祝書房,以及毓秀閣(接待四方雲游學士處)。如此這般,「人們可以經歷以西湖『三大情橋』之一的西泠橋出發,到梁祝書院,身歷其境地想當年梁山伯與祝英台在西泠橋上『草橋相會』,在梁祝書院同窗三年,結下深厚情誼,最後再到『十八相送』這一完整的浪漫愛情史詩的全過程。」


[註1] 參見 http://www.allmusic-mag.net/mel/article/review/011223_lim&lu.htm
[註2] 原句為“What's in a name?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Romeo and Juliet, II. ii. 43-44)
[註3] 附圖擷自陳鴻燕吹奏之竹笛版《梁祝》唱片封面

<2003.2.13>

台長: 波娃
人氣(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