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23 23:10:11| 人氣4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五課社會的變遷與發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五課 社會的變遷與發展
班級: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號:____

壹、社會變遷與發展的基本概念
一、社會變遷:
(一)定義:指(社會結構)的重要改變,包括社會規範、價值觀念、家庭生活、經濟
生活、宗教生活、政治制度、教育體制等的改變。
(二)主要影響因素:
1.人口因素:人口增減會影響到公共設施的需求。Ex.市場、學校。
2.(經濟因素):經濟制度會影響社會結構和人民的生活方式。Ex.工廠制度
3.(科技發展):諸如汽車、電腦、人造衛星等擴大了生活領域。
4.外來文化:外來文化接觸或交流之後,常會改變既有的文化與生活ex.麥當勞。
※另外像自然環境、心理、地理、政治、社會結構、社會運動、競爭與衝突等因素,
也都與社會變遷有關。
二、社會發展:
定義:指社會的(決策者)有(計畫)地規劃社會未來要變遷的方向,用科學的方法控制
變遷所需要的人力和(資源),訂定各種方案和法規,使社會朝向這個藍圖。
(是社會變遷的一部份)ex.經濟計畫: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
(一)定義:社會結構由(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一般就稱為「現代化」。
(二)現代社會結構的重要特質:
1.(結構複雜功能分殊):社會上各種職業分的愈來愈細,每種職業都走向專業化。
2.(互動頻繁相互依賴):社會分工愈來愈細,以致於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各方
面都得仰賴別人提供,增加了人與人的互動機會。
3.(自由開發價值多元):單一的標準去衡量所有的事物也是不夠,現代社會更加強
多元的思考。
Ex.傳統五倫觀念已經不夠,更須加強群己關係、環境保護、資訊倫理。
4.強調平等、民主、理性。
三、後工業社會
(一)定義:主要倡導者為貝爾(Daniel Bell),蘇格蘭裔的美國科學家,認為已
開發國家正由工業社會(進化)到另一個新的狀態,這種新的狀態稱為「後工業
社會」。與工業社會的不同之處:
(二)後工業社會與工業社會不同之處:
1.工業社會-( 工業 );後工業社會( 服務業)
2.工業社會-( 機器時代 );後工業社會 (資訊時代)
3.後工業社會比工業社會更多元開放和( 理性化 ),更重視知識和技術、婦女權
益、環境保護、反省思考、生活素質、休閒活動等。
4.後工業社會的政府部門會愈來愈成長而走向 (中央集權)。
ex.國民經濟中的公共部門(政府所有或控制的部分),因為電腦自動化不需要
太多人力。
參、台灣地區的社會變遷與發展
一、台灣地區的社會變遷情形
(一)社會結構方面:可從人口數量、人口結構、家庭狀況、生活素質、教育發展、
職業結構、勞動力情形等來分析。
(二) (政治層面):民國36年制訂憲法,而後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至民國
76年解嚴,80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後,憲政體制回歸常態,同時
配合時情修憲多次。
(三)(經濟層面):國民所得逐年提高,外匯存底更居全世界前幾名。
(四)(國民心理與行為):近年來,國民行為逐漸由社會取向走向個人取向,個體主
義亦逐漸增強,強調民主;價值觀逐漸從傳統的權威轉為平權;本土意識提高
等。
二、台灣地區社會發展的趨向:
(一)台灣地區正朝向( 後工業社會 )轉型之中。
(二)逐漸成為受尊重的( 地球村)成員
(三)深思若干失調現象ex.群眾運動頻繁、金錢暴力介入政治、公德心低落,待社
會大眾努力調整與解決。

台長: sofia
人氣(4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高二公民 |
此分類下一篇:第六課我國當前的社會問題及因應之道
此分類上一篇:95學年度第1學期高二公民課程進度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