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19 12:18:01| 人氣17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the sea inside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故事簡介:


「我們要積極地生存,亦要死得有尊嚴。」
為自己深愛的人達成心願,看似天公地義;
然而,愛人的願望是安樂死的話,您又是否理解,甚至是協助他完成心願?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情流心海》,是西班牙導演艾美尼巴( Alejandro Amenabar )看完了四肢癱瘓病人Ramon Sampedro的自傳《Letters From Hell》之後,被內裡對生存意義的探討深深打動,決心要讓更多人正視安樂死的問題,遂完成電影《情流心海》。英文原名《The Sea Inside》其實來自Ramon的其中一首詩,意義是指他的內心世界有一片海洋,它浩瀚、神秘、深不可測,就像死亡一樣,人類在它面前是那麼無助,亦暗示著作者本人對死亡的渴望。


電影的主人翁Ramon因為游泳遇上意外,成為終日躺在床上的植物人,每天只能透過小小的天窗看世界。將近三十年來,他一直都希望向政府爭取安樂死合法化,捍衛自己死亡的權利,並從而認識了兩個背景迴異的女子﹕ 爭取安樂死合法化的律師Julia,以及反對安樂死的失婚婦人Rosa。面對四肢癱瘓, Ramon雖然求死心切,但對生命依舊積極樂觀,深深打動著Julia及Rosa,三人漸漸發展出微妙的關係,令他們不禁反思生命的價值,亦要開始為生存而作出抉擇。


就在這個時候,法庭推翻了安樂死的合法性質;不過Ramon沒有放在心上,因為他深信,只有愛他的人才會支持他走完人生最後的一程。


 
 
 

死,不可怕

半生不死那樣子才可怕

拖拉的節奏不但苦了肉身也害了親人

站在那呼喚的路口

違背的理論把人纏得更緊

 

 

看書前其實恰巧看了這電影

近似的遭遇

卻有著極端的對策

影像與文字同樣釋放了我的

只是文字稍稍推翻了對影像徹底的認同

也讓自己看得見絕望以外的缺口

 

 

男主角 (Javier Bardem) 對海洋的情意

那遺失的承諾

寄來的新書

他無奈的眼神一一抓住了我的心

 

 

希望有時,失望有時

沒有希望,或許我們撐不到今天

沒有失望,或許我們學不會珍惜今天

 

 

 

 

 

 

 

 

 

台長: 野孩子
人氣(174)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電影院 |
此分類下一篇:十七杯咖啡
此分類上一篇:你好嗎﹖我很好。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