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10 16:17:50| 人氣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產品製造要在“有真正喜歡做的人”的地方進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產品製造要在“有真正喜歡做的人”的地方進行

2005/11/10



  【日經BP社報道】本文譯自作者於9月16日撰寫的日文專題“モノは「喜んで作ってくれる」所で作る”,特此備註。更多報道參見“中國點滴”專題。

  最近,在日本有關“中國風險論”的話題頗為盛行。能源不足、環境問題、人民幣升值,以及歷史認識問題等等,舉不勝舉。其中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也成為話題之一。對於人力成本過高的日本企業來說,“為了節省這一項開支而進軍海外市場”,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戰略。但其中也有抱著不同的想法的經營者。他們的想法是“產品應當在有人願意做的地方製造”。

▼手套的產地,來自四國的想法

  日本四國的香川縣以生產手套而聞名。過去那裏的手套業界曾有一條不成文的經驗法則:“高中入學率超過50%,人員錄用就會變得困難”。 生產製造手套是一項需要不斷重復枯燥作業的體力活,而且工資水準也不高。因此如果某個地區的平均學歷一旦提高,願意從事手套行業的人就會相應減少。

  這並不僅僅是日本所面臨的問題,台灣和南韓也是如此。其實更早的時候,日本的手套業也是因為從歐美各國搶得了生產製造的機會而發展起來。

  伴隨學歷的提高、生活水準的上升,願意從事勞動強度大、收入相對低的工作的人越來越少。這對製造業的經營者來說固然不利,但光發牢騷也無濟於事。一位手套廠家的經營者曾這麼對我講:

  “雇不到人確實是令人頭疼的事。但年輕人升學率提高的話,知識就會增加,人生能選擇的道路也越多,這無疑是件好事。如果能找到附加價值更高的工作,當然希望他去從事。不過,對我來說,做手套是我的祖傳家業,我也喜歡這項工作,並希望能一直做下去。因此不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只要有真正愛好做手套這一行業的人,我都會願意到那裏發展。”

  同樣是面對勞動力成本上升這一點也是有不同看法的。有的人會認為這是一種“風險”而開始戒備,也有的人會認為“對社會來說,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其實是件好事”。這兩種不同的思考方式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為追求廉價勞動力而轉向海外市場”;另一個是“到有真正喜歡做這種工作的人的地方去。”

▼工資水準上升帶來的“好處”

  仔細一想,人力成本的提高對雇傭方來講也並非一無是處。由於工資水準是按市場規律變化的,因此低薪員工和高薪員工的素質以及水準肯定是不一樣的。

  直到現在在中國內地,即便工資標準低於法定最低工資也會有很多人願意。然而,300元、600元以及1000元的人員,其實存在明顯的差別。學歷固然不用說,在工作中應該有的行為舉止,衛生觀念、守法意識、對於設計的感覺、以及時間觀念等方面,高工資的人都會顯示出相對成熟的一面。

  在工資水準高的地方,要確保只有在這種地方才能招到的人才,才能進行商品開發和初步設計等業務。在工資水準次之的地方,可以進行高檔產品的生產。對於不得不依賴廉價勞動力的低價位產品,就應該選擇在“喜歡從事這種工作的人聚集的地方”生產。“即便是非常簡單、附加價值很低的工作,全世界範圍內仍會有很多這樣的地方。所以我們所到之處都非常受歡迎”。這位經營者說。

  另外,隨著生活水準的整體提高,原來需要從日本進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也開始改由當地供應,這也具有降低整體成本的效果。

  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對企業的經營者無疑是一種“風險”,然而,對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普通人來說,卻是非常令人高興的事情。把當地員工高興的事情視為“風險”,這樣的經營體制能長久維持下去嗎?創造一個共同追求社會富裕的經營體制,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經營戰略嗎?看著“中國風險論”的報道,我不由得想起了上述經營者曾經說過的話。(特約記者: 田中 信彥)


台長: marco
人氣(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