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19 13:49:48| 人氣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扼殺湖山生態 造個短命水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扼殺湖山生態 造個短命水庫
林倖妃/調查採訪


環保署六月初通過湖山水庫《生態保育措施》,全案拍板定案;但水庫預定地不僅是稀有的八色鳥棲息地,含水豐富的沙質土壤更孕育出台灣特有植物,水庫引水來源清水溪歷經賀伯颱風和九二一大地震,成為高含沙量的「濁水溪」,地質加上溪流質變,恐讓湖山水庫成為短命水庫。

湖山水庫座落在雲林縣斗六市和古坑鄉,海拔分布約從一百八十五到三百廿公尺,在水系上屬北港溪支流梅林溪上游,因本身水源有限,工程單位規畫在濁水溪支流清水溪蓋「桶頭攔河堰」引水挹注,根據水庫工程計畫將在民國一百年完工啟用,預計壽命有五十年。


水庫預定地 罕見生態圈

沿著梅林溪溯溪而上,進入曾被列為雲林八景之一的「幽情谷」,雲林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清圳指著清澈的溪水說,梅林溪和周邊溪流最大的不同就是四季有水,不會受到豐枯期的影響,雖然水量不豐,但因沿岸土壤的特性,孕育出特有的生態圈。

梅林溪兩邊岩壁有迥然不同的景致,一邊為麻竹林及灌木、蕨類,另一邊卻出現細緻小巧的「岩生秋海棠」,陳清圳說,後者為台灣特有種植物,每到秋天就會將整片岩壁都染紅,是台灣特有種的「圓葉布勒德藤」。

水庫完工後 難活五十年

雲林縣環保聯盟總幹事廖冠貿說,圓葉布勒德藤在埔里、嘉義和雲林都可見,但以梅林溪上游為最大棲地,主要原因在於梅林溪岩壁土壤含水量豐富;他示範以手一剝,看似岩石般堅硬的土即層層掉落成為沙狀,每逢大雨來就崩塌,提供更新演替的條件,陽光終年照射不到的岩壁成為圓葉布勒德藤生長的場所。

但因此也暴露出湖山水庫未來可能面臨的危機;陳清圳解釋,不論是岩生秋海棠和圓葉布勒藤都在潮濕的中海拔地區出現,梅林溪沿岸地質並非適合興建水庫的材質,而是遇水即易崩落的類似沙質土壤,水庫完成後本身所有的泥沙淤積量即非常高,絕對遠低於工程單位預估五十年壽命。

九二一 清水溪變濁水溪

湖山水庫預定地除是中低海拔植物的「寶庫」外,最令環保團體擔憂的,是引水到湖山水庫的清水溪早已今非昔比;綠色和平組織召集人林聖崇說,湖山水庫在八十九年完成環境影響評估,但環評報告書上卻看不到衝擊當地河川最嚴重的賀伯颱風,以及九二一地震對地形地貌的改變。

一輩子在清水溪畔成長的南投竹山鎮清水溪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林信國說,經過八十五年的賀伯颱風,清水溪的水量就有減少趨勢,到八十八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清水溪沿岸土地涵養水源能力盡失,他和當地居民就再也沒看到清水溪,取而代之的卻是有高含沙量的「濁水溪」。

來到桶頭攔河堰預定地,應是豐水期的六月中旬,卻看不出豐沛水量。清水溪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劉浚揮說,現在的清水溪不僅含沙量高,一旦下雨濁度更是驚人,以往即使豪大雨,水流約第三天就會恢復原貌、清澈見底,如今卻至少水濁廿天。

陳清圳憂心地說,湖山水庫不論是蓄水區或引水區,砂石都是致命傷,尤其以淹沒區的地質易崩塌,屆時庫底幾乎都是泥沙淤積,耗費將近兩百億元興建的水庫,絕對不如工程單位預期的五十年壽命。



台長: marco
人氣(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