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30 15:25:12| 人氣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兩岸政治對話 首重累積互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兩岸政治對話 首重累積互信

2012-12-30 15:07:01

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2012年12月30日電

2012年大陸涉台官員與主要智庫學者,在論及兩岸互動關係時開始頻繁主張「經中有政」及政治對話、談判;但對台灣方面來說,兩岸正式的政治對話時機似乎仍未成熟。

中共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提出未來對台政策綱領,其中包括「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等政治議題,這應是大陸涉台學界對兩岸未來走向討論方興未艾的主要因素。

台灣學界多數認為,政治對話、政治談判應有所區別。政治對話時時在兩岸間進行,藉此累積兩岸包括政治等方面的互信、增進了解、避免誤判,不能也不需要迴避。

但政治談判則未到時候,不能操之過急。台灣多數學者認為,兩岸間政治議題也應「先易後難」,貿然進行政治定位等高階政治議題談判,可能反使兩岸關係倒退,使談判破裂或形成僵局。

對大陸方面來說,兩岸和平發展已現進展,在和平統一為最終目標的前提下,儘管也表示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但同時強調要為「破解政治難題創造條件」。

分析人士指出,中共18大之後,所有北京涉台官員與大陸主要智庫學者,在論及兩岸互動關係時不再提「先經後政」,反而多提「經中有政、政經合一」;也多談兩岸政治對話、政治議題談判,甚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研判未來10年大陸對台政策規劃重點擺在開啟兩岸「政治談判」,以便解決「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這一重大政治議題。

另有評論認為,在總統馬英九第二任期,大陸已開始擔憂「先經後政」最終走向「只經不政」,可能因而對台灣展開壓力。

相較兩岸學者間的討論,掌管大陸事務的政府部門就顯得謹慎許多。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德勳就說,現階段兩岸不會討論政治問題。

他認為,當前兩岸重在累積互信,透過現在各種交流、互動,在制度化協商、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增進雙方瞭解,「像堆積木一樣,互信不嫌多,愈紮實愈好」。

至於兩岸已簽署的18項協議,也是在「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原則上進行。劉德勳指出,在商談過程中要完全不碰觸牽涉到政治的問題不太可能,但對政府來說,就算碰觸到,也都只屬於協議範疇,不會超越協議內容。

展望2013年兩岸關係,除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續商談何時取得進展外,政治對話將有何發展變化,同樣受到矚目。

新聞來源:中央商情

台長: 陳小花
人氣(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