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20 21:40:19| 人氣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立報犇報聯播:群島繁花--為什麼不要建核電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立報犇報聯播:群島繁花--為什麼不要建核電廠?

2012-12-21 05:25:23

立報犇報聯播

文/霍媚
去年三月,日本發生8.9級大地震及海嘯事件震撼了世界,更讓人們感到擔憂的是福島縣第一核電廠機組因為海嘯而自動停止運行後,發生的輻射泄漏事件。當時日本政府緊急撤離附近地區的數十萬名居民,但此事不但人類,還衍生長遠的食物鏈安全問題。

這並不是史上第一次發生核災事故,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電站發生反應爐熔毀以致輻射外洩,政府疏散了周圍地區的大批居民;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威脅數百萬人的生命和財產,更不幸波及烏克蘭、俄羅斯、歐洲等地,民間估計至少9萬人因此患癌。

日本311核災事件後,國際社會又出現要求關閉核電廠的聲音。各國對此反應不一,蘇格蘭表示不再建核電廠,而是增加風力、海浪和潮夕的發電量;瑞士政府則決定分階段關閉5座反應爐;德國宣佈該國將分階段關閉境內核電廠,希望在2022年成為「非核國家」。

德國是世界舉重輕重的工業國家,核能占了該國四分之一的發電量,該國政府決定結束核能發電,轉向提高風力、水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比例。德國果敢的決定給國際社會一個「震撼」的宣示,也讓各國在反思:我們到底要不要建核電廠?發展核電是唯一廉價和有效的能源嗎?

雖然美國、日本等曾發生嚴重核災事件,但隨著全球能源吃緊,各國都在尋找更可靠和廉價的能源管道,一些國家或地區依然沒有放棄核電政策,包括台灣和馬來西亞。大馬首相納吉在2010年宣佈要興建兩座高達200億令吉以上的核電廠,計畫在2021年与2022年分別完工,以平衡國內的能源需求。

雖然日本福島發生核災後,納吉政府表示不急於落實核電廠計畫,但大馬反核聯盟(MyCan)在今年7月揭露,大馬核能機構(MNPC)已經初步鑑定西馬半島七個核電廠興建地點,但政府沒有公布這些消息,打算隱瞞地區民眾在暗地裡建設核電廠。這個消息曝光後,引起大馬民眾的恐慌。

為什麼大馬或其他國家「一意孤行」推動核電計畫?沒有核電計畫,我們的社會發展是否就要倒退30年?國際能源機構(IEA) 曾經警告說,再生能源是無法百分之百取代核電,如果放棄核電的話,不但能源發展會開倒車,也加劇消耗石油或天然氣。擔心能源耗盡是發展核電最常使用的理由,就像馬來西亞工藝大學石油及再生能源工程學院院長阿里芬認為大馬應該發展核電,因為石油能源日益減少、價格越來越高,因此成本小又是「零排放」的核電,是未來最理想的石油替代能源。

雖然核電是「乾淨」又「便宜」的能源,但我堅持反對核電計畫,因為就像阿里芬自己承認:「建立核電廠的問題不大,爭議在於核電廠的安全性而已」。沒錯!核電千般好,萬般妙又如何?它最大的問題在於人類無法掌控其「安全性」──天災或人禍,及承擔它所帶來的災難。

10月3日韓國兩座核電廠分別發生故障,需緊急關閉機組,讓人擔憂幅射外泄。此外,還傳出核電廠消防人員在辦公室吸食冰毒、核電廠機組人員偷走零件販賣給外面核電廠消息。台灣台電核四廠在10月也傳出採購弊案,原應有輻射防護功能的電氣導線管竟傳出不符規格,可能導致導線管受輻射影響而失靈,影響核電廠的正常操作。核一廠一號機也在10月7日也發生跳機事件,台電對此在白天解釋說是「機件老化」,晚上又改說「人為疏失」。

從納吉政府打算靜悄悄推行核電計畫,到台電對核電廠出現問題時朝令夕改的說詞,讓我們警覺到我們無法避開天災,對人禍更是防不勝防。我們一朝無法確保所有的核電廠都是「良心運作」、無法保證所有的管理層都誠信十足、無法擔保工作人員都不貪污腐敗,我們根本不應該/沒有能力推行核電計畫,因為我們無法承受天災人禍給核電帶來的風險和代價,包括數以百萬計人們和下一代的身體健康及環境安全。
========================

你喜歡這期犇報的內容嗎?

犇報是一份以提供兩岸就學、就業、民間交流,以及關注兩岸最新發展動向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報,目前全省發行量達2萬2千份,期待你將這份用心與好讀的報紙推薦給你的朋友們,也歡迎富有兩岸交流經驗的朋友投稿。
兩岸犇報電子信箱:chaiwanbenpost@gmail.com
兩岸犇報部落格:chaiwanbenpost.blogspot.com/
FACEBOOK犇報粉絲團:facebook.com/chaiwanben

新聞來源:台灣立報

台長: 陳小花
人氣(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