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06 00:46:04| 人氣36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多元化的討論教學」課程-筆記(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課程主題:

一、討論在教學上的功能
二、討論在語文科的兩種應用
三、協助學生獨立討論
四、討論在科學科的兩種應用
五、綜合討論


參考書目:
共和國     聯經出版社
鮮活的討論   心理出版
怎麼聽,如何說 張老師出版
討論手冊    毛毛蟲出版
教室言談    心理出版
說來聽聽    小魯
教育質性研究歷程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  心理出版
與小孩對談   毛毛蟲出版

《第一天》

一走進毛毛蟲總部,說實在沒有太多的興奮,純粹抱著取經的心情而來;尤其是看到帶領的老師是陳先生,心裡有點犯嘀咕(啊,不會又來那一句吧?),加上旁邊全是陌生的臉孔(那是當然的呀),真的沒什麼好期待。

學員大約是二十幾位,只有二位是故事媽媽,其他都是國小老師,不然就是與教育相關(例如教育學的研究生、幼稚園所長、老師和安親班老闆等等)的人。一早來,只有二位男生,都是老師;一位來自三重的重陽國小,一位則是汐止彰樹國小的老師。

陳老師要我們在課後幾分鐘內寫出今天乍到的心情和現在上了一整天後的想法與心得,有何不同。坦白講,還是沒有很確定的知道自己到底經由這堂課得到什麼啟發或是開啟了什麼任督二脈.........但有幾點很重要的重點(我認為啦)和一些我認為值得學習的技巧及記錄的過程,在下面與大家分享。希望可以藉由整理再一次釐清和整理正在冒出頭亂竄的想法。


NO. 1

討論素材:艾兒飛
進行程序:輪讀、提問、討論
字體顏色說明:黑色為程序進行的體悟說明、紅色為本人的想法或答案、藍色為註解。

按次序輪讀(艾兒飛)
  主持人要求學員在輪讀後提問,然後主持人將問題按照提問次序予以編號並寫在白板上,並且將提問人的姓名寫在問題旁(以便知道問題是由誰提問,以利帶領人接下來的詢問),通常為十二個提問為限度,視進行時間伸縮加減。



提問(由學員自己主動提出問題)
1.小一生就會探討到生命的問題?
2.睡覺時就不會思考了嗎?
3.小一生思路會如此清晰嗎?
4.問與想有何不同?
5.心、身是怎樣運作?
6.小孩的深入思考是如何觸發的?
7.為什麼艾兒飛覺得問問題會讓人覺得笨?
8.為什麼艾兒飛覺得提問比回答聰明?
9.什麼是笨?什麼是聰明?
10.什麼叫做很會問問題?
11.怎樣才值得活下去?
12.此文是誰寫的?
13.小孩的心能夠靜到思考與討論嗎?
(如果遇到沒有提問的學員,邀請她/他加入提問行列?或詢問為何不提問?這些提問的過程我自己覺得主持人沒有很好整理問題的功力,因為有時候問得人說得不太清楚,她也沒有繼續釐清問題或是幫助提問人整理自己的問題,肉肉長一大串,就直接寫上去,所以連列問題都是應該要加強的地方。)


陳老師上場。要求大家或三或五分小組討論-將以上提問分類(幾類不拘),限時五分鐘。(體驗過程,幫助思考;感覺上有點像是為等一下的討論做個暖身)

體驗過程:
我們這一組有五個人,有人對提問內容還不是很清楚,有人己經把所有提問都記在筆記本上了(就是我),也有人己經開始自己先分類了,有的人的眼睛乾巴巴的看著前方,不知道該幹嘛才好,總之五個人五個方法及行為,已經過了一分鐘。我開始覺得不能客氣了,該提出自己分類的想法供大家思考,於是我開始建議(還是在假仙)要不要大家先依照自己的分類,再合起來綜合;唯一的男學員說話了:是否要分成概念型的或定義...........大家又陷入沈默,又過了一分半鐘。其他三位女學員還是沒有開口(怎麼還不分類呀?),於是我又受不了,咳,咳,那麼我先來說說我的分類(其他人都看向我)我是這樣分的,問題1,3,13分成一類,因為都是在問小一生的能力問題;問題8,9,11,10分成一類,或7,8,9分成一類;另外問題2,5則分成一類,因為比像偏醫學類的.............坐在我旁邊的女學員表示贊成我這種分法......(此時帶領人喊時間到)。

我們的分類(四大類)
1.小一的
2.醫學的
3.定義的
4.其他

以上是我在參加分類歷程的體驗,雖然只是小小的五分鐘,其實五個人已經歷經一段很長的思考,折衝,妥協與共識。雖然不夠深入,但大致上的運作狀況,已讓我們有點脈絡可尋。

大多數小組沒有在時間內做到,或做得不夠清楚;於是陳老師帶領大家一起來做分類(一邊討論一邊歸類);陳老師運用的方法,有點像做數學式子。(陳老師在帶領大家分類的示範中,有很多很好的概念及方法都因為太注意在聽而忘記記錄或是一時捉不住重點而沒有記錄下來,雖然很可惜,不過這也是無法兼得的)

(討論的目的與功能)先分成

1延展問題,幫助思考

2大家感興趣的事情
 2-1不是自目的
 2-2切合大家需求的,背景相同的

這時候有學員提出”問對人”該放在那一項或是另立一項?討論許久,最後並沒有結論;我是把它另立一項為

3問對人(能解決的人)
    (能回答的人)


接下來我們又針對上面的幾個問題做了討論,例如:

10.什麼叫做很會問問題?
好問題能夠延展問題,能深入問題,引發大家去思考,而且問出的問題也是大家想要知道的(關心的)。

4.問跟想有何不同?
有些問題不需要想或想破頭也沒有答案,例如林志玲家的電話。(說話是整理,想法是說話的四倍速)問是主動解決問題,尋求幫助;想是較自我性,封閉在一個限制內。

延伸問題:如何幫助只想不說或只說不想的人?(給另外一條路徑)

延伸問題:小組與全班討論有何不同?(小組說的多想的少、全班反之)

延伸問題:討論式教學可以加入”教學”中嗎?

延伸問題:討論的目的?
  我是將討論的目的分成四大類,後來陳老師採用了前三大類來說,並將第三類改成文學類:
哲學類:釐清自己與他人的真正想法,並予以理解之。
實務類:節省時間,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之。
知識類:尋求協助,解開疑團。
八卦類:交換訊息。
  其他學員回答:
  (語詞類)
  練習思考、釐清邏輯、腦力激盪、推廣信念、
  解決問題、形成共識、創造多元的思考、整理思考的歷程、
  增進未知事物的了解、溝通、培養與尊重別人不同的民主態度、
  學習討論(討論的目的是學習討論,哈,有趣咧)、享受樂趣(很扯,連這個都出來了)

延伸問題:教室裡討論的目的?
     讓孩子主動思考,培養表達能力,避免孩子有習慣接受正確答案的思考麻痺現象。
     其他學員回答:分派工作、觀察想法、澄清事實、互搭鷹架、知道更多



遊戲:

道具:任何十二個xx(例如硬幣)
玩法:十二個硬幣分成三組,一次可以拿走一個~四個硬幣,不管拿幾個,只能在同組拿,拿最後一個的人為輸方。(猜拳決定誰先拿)

觀察:在這個遊戲裡面,能否觀察到自己或夥伴有以下情況:
協助學習
尋找答案
學習表達
互搭鷹架

功課:(陳老師在課堂上與孩子對談的記錄,由學員在旁註記自己的想法與觀察到的;為避免天馬行空,註記以上面4個情況為標準)


其他概念分享:
無法說清楚的,可能是還沒有想明白或是不懂
要效率就要速度快
要嚴謹就要時間放慢


我相信記錄下來的僅僅是整天的十分之一,可是也沒有辦法,不能錄音又寫得很慢,只能記多少算多少;也希望其他夥伴有更好或其他有關這類課程(或分類、討論)的資料,大家一起來分享。

十二點了,晚安,各位.
註:毛毛蟲網站
http://www.caterpillar.org.tw/

台長: 焦糖瑪奇朵
人氣(36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angel
小耳朵

好棒唷!寫出那麼多的心得筆記
看來這天的課程還是有很多的收穫嘛
而且你記得很詳細又簡潔明了
要給你鼓掌叫好唷

加油囉
2007-02-06 11:31:44
版主回應
其實有許多重要談話過程,我都"記"不得了。

像是我是小耳朵

這個是可以用什麼來代替或代換?
或是何意?

有學員說這個是等同於叫做稱做
所以,我是小耳朵,我稱做小耳朵

有學員說這個是等同於叫做等於
所以,我是小耳朵,我等於小耳朵
(這裡的邏輯有點不對,因為叫做小耳朵的人也許很多,不一定等於我)


例如上面這樣子的對談或討論,有時很難在筆記上記錄下來,需要靠記憶力,唉!很難捉住所有重點。
2007-02-07 23:25: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