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17 20:55:35| 人氣1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青塚前的對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很想念這種看完戲後通體舒暢的感覺。

以前從來沒在小劇場中看過國光的表演,再加上 安祈 老師與小 平 老師的組合,這次的演出格外教我期盼。在似乎為帶氤氳的黑盒子裡,一道道光束成絲狀般的灑落在舞台上。簡潔雅緻的舞台利用幾何圖形的白色積木與玻璃寫意地勾勒出青塚、鏡面等意象。不知道為什麼,三面式的舞台竟讓我一直想到傳統的戲台,想到老師們說的:厲害的角兒們什麼角度什麼時候都是好看的。想必這次三面舞台的設計再加上與觀眾之間的超近距離接觸,應當對演員們來說是一大挑戰吧。

安祈老師的文采依舊巧緻優雅、韻味無窮。劇中的 王昭 君與蔡文姬試圖帶著觀眾推翻文人騷客們強賦予她們身上的歷史定位,而回歸至女人的本位,重新檢視女人的境遇、女人的情愛、女人的情慾、女人的宿命、女人的責任。在一個父權至上的社會哩,當家國興亡的匹夫之責落在一位女子身上時,她們當如何區處?是選擇「一几一飯」裡的幸福?還是選擇自我了斷以博得千古傳誦不歇?受過皇恩寵愛的女人才會懂得:「這恐怕也由不得妳吧。」

這齣一個半小時的小品,雖然沒有什麼劇情的波瀾起伏,但在抒情上卻是細膩動人的。惟一比較可惜的是四個女子歌隊的作用似乎乍看之下較不必要。雖然導演利用歌隊作出漂亮的畫面,但在看的過程中我卻一直摸不清楚她們是什麼,甚至還一度以為她們就是崔鶯鶯與另一名女子(我竟一時想不起來她的名字)的魂魄。一直到謝幕時,字幕打出「文心、詩韻、彩筆、琴音由……飾」,我才恍然大悟。這麼一來,那段歌隊們輪流到舞台中間舞弄的一段就變得有意思多了,清楚點出昭君與文姬的宿命遭文仕筆墨操弄的主題。

走出劇場,雖然對昭君與文姬身為女人的多舛命運多了幾許感嘆,卻對劇中漁婦這角色有股強烈的好奇。在劇中,她搖著小舟,天天看的是滔滔江水、滾滾浪潮,她對千古女子的境遇所下的評點「一切虛妄」令人感覺是劇中最為超脫的人物。但有趣的是,她的夢境裏卻總出現女子爭吵較勁的情節,她在夢醒後說或許是他上有機心,才會作了這樣的夢。就這一句話勾起我無限的好奇。這個看起來心胸坦蕩的漁婦,會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機心呢?或許這名看來平凡的女子,背後還有更精采的故事呢!

台長: 撲嚕嚕
人氣(1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戲的味道 |
此分類下一篇:《白水》
此分類上一篇:《立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