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28 09:07:31| 人氣2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怪ㄎㄚ連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我們的王國裡,只有黑夜,沒有白天。天一亮,我們的王國便隱形起來了,因為這是一個極不合法的國度:…我們不被承認,不受尊重,我們有的只是一群烏合之眾。…說起我們王國的疆域,其實狹小得可憐,…圍籬把我們的王國遮掩起來,與外面世界暫時隔離。然而圍籬外面那個大千世界的威脅,在我們的國土內,卻無時無刻不尖銳的感覺得到。我們這個王國,歷史曖昧,不知道是誰創立的,也不知道始於何時,而在我們這個極隱密、極不合法的蕞爾小國中,這些年,卻也發生過不少可歌可泣,不足與外人道的滄桑痛史…。」--節自孽子。

前幾天在友人的板上,看到這樣的活動:寫自己的怪癖,然後點名朋友,在其板上進行「連署」。這讓我聯想到很喜愛的一本小說-孽子:在同性戀還不被社會認同的六零年代,身為同性戀的主角阿青,被父親趕出家門,在夜晚的新公園裡,與一群同類相遇,隨後共築一段可歌可泣,雖不足與外人道,卻令看觀動容的故事。這本小說深深地觸動我,或者說某程度上,我是羨慕他們的,雖然不被大環境認同,卻在那小王國裡,得以坦誠相見;不再是外人口中的「玻璃」,而是有情有義,甚至有理想的「常人」。而我呢?一直以來只敢以光鮮亮麗的一面面對人群,不讓任何的怪異透出一絲氣息。也許就是這樣,怪部分的愈怪,並且長年感到孤單。不過這一兩年,已經累到不想再藏了,乾脆一一出櫃…。

限於篇幅,僅先出來頭一怪~對甜食的超強烈依戀情結

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和妹妹就會一起去麵包店買點心吃。雖然偶而會因分配不均而小吵,但大半的時候,那是我們一天當中最期待的一件大事:兩人挽著手走到麵包店,協商今天的「菜色」,然後你一口我一口地漫步回家。到了高中,放學回家後,吃幾片手工餅干配牛奶,總能讓我很快地恢復精神,繼續與硬邦邦的教科書為伍。此外,班上也盛行著互相饋贈甜點的風氣,形形色色的餅干、糕點,於是成了那苦悶升學年代的最佳安慰劑。到了高三,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靜坐衝次的狀態,體重就悄悄地上升了一些(不過2、3公斤吧)。一開始也不以為異,但在常聽到母親常唸著臉怎麼變得那麼腫、屁股真大等話(ps不過也許她在唸時並沒有惡意),竟在照鏡子時,愈來愈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醜胖子;於是一升上大學就改以減肥為人生第一目標,用近乎偏執的意志力將習日的最愛視為仇敵般拒而遠之。但是熱愛甜食的血液照流呀,漸漸地我養成了這個怪癖-在人前非常約束飲食,但在四下無人的時候,則狂吃那些覬覦已久的美味,就好像與久別的戀人重逢後,分不開的擁抱。在進食時,雖然一如往昔,被甜點花俏的外形、濃郁的香味深深吸引,並且感覺到放鬆。然而不同的是,每一次,腦中都想著這是與它們的最後一次親密接觸,於是就愈吃愈多,並且伴隨著慢慢鼓起的肚子,愈來愈焦慮。但事實證明,沒有一次是真正的最後一次…。在一次次悲壯的告別式後,我總讓自己汗水淋漓,好像汗水能帶走這種強烈情結的罪惡感。

從那時開始,甜食當前就成為了心理交戰的時刻,稍不經意,我就會深陷其中,吃到太多而令身體不適。許多的時光,就浪費在大吃然後消耗熱量的惡性循環。
曾經嚐試和朋友解釋這怪癖(或說困擾),但99%的人都是以「呀,但是你這麼瘦耶,多吃一點沒什麼關係啦」回應。之後,我就不提或輕描淡寫這不以為怪的現象了。除了J,不但沒有大驚小怪,反而一次次耐心地聽我說,想辦法理解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也許J從一開始,就沒有把我的這部分當怪癖,記得他送我的第一張卡片中,甚至還提到我專心吃東西的樣子很可愛(ps.當時看到這句話的反應是開懷大笑)。於是,當我又被這怪癖困擾時,我會放心地找他聊。而在與他一次次的對話後,竟發現很多的怪,其實來自對於自己的無法接納,怪癖的底下許多更深層的需求。所以我的焦點,應主要放在喜歡「全部」的自己,讓每一個部分(包括愛吃甜食)有正常形式的出口,而非消滅對甜食這類老朋友的依戀。

每個怪癖對它的主人都有著某種特殊的意義,不論情願與否,卻默默形塑了其性格上的獨特性。當然它不會輕易地被改革掉,也許根本就不會消失,但是我相信,它是可以因為被用另一種態度對待,而發出有別於黑暗的光芒。

台長: 紫娟
人氣(2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