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0-03 13:06:16| 人氣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何看待以知識建構經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景氣燈訊一路長藍,急急閃爍不停。大環境景氣不佳,我們看到產業界憂心的是廉價勞力與土地資源近在眼前,曰:「不可取」。學界眼看台灣經濟衰退,空有一身武藝,卻又立場各異,曰:「不可發」。政府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卻苦無對策,疲於奔命,直曰:「不可急」。

以創意為建構發展的經濟即是知識經濟

經建會主委日前丟出一個很耐人尋味的「解決方案」。亦即近來相當熱門的話題:「知識經濟」。其簡單定義是:『別人做的比我們快又便宜的,我們不要做。要做別人做不來的東西』。這句話筆者的解讀是「創意」兩字,唯有「具備Know-how的創意」才是別人一時模仿不來、做不到的東西,而以「創意」為建構發展的經濟模式即是知識經濟。話很簡單,做起來很難。「知識經濟」以Know-how為主體,Know-how存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投入的精神與環境當中,人員的素質與企業本身的環境,成為一個企業能否轉型「知識經濟」的指標。企業本身要發展「知識經濟」,就要從人、環境與心態做徹底的認知與改革。

創意並非憑空捏造,而是扎實的基礎訓練

一個不斷進步的企業內部一定有一群充滿「創意」的人,不管是在產品研發、行銷模式、營運管理…在在需要人的投入。一般人常常對於「創意」兩字存在錯誤的認知,以為「有創意的人」就能讓「創意」像開罐頭一樣可以輕易產生。事實上,創意並非由一時的靈感所迸出,靈光乍現的想法,常常是經過長久深厚的經驗累積才產生;而這個累積又需配合週遭環境不斷的刺激,長期吸收與內化而成。真正的創意並非憑空捏造,而是要透過扎實的基礎訓練,才可能讓創意源源不絕的產生。以最需創意挹注的廣告人為例,即使是一句簡單出色的文案標語,也經常是廣告人經過長年經驗累積下來的知識所運轉出來。它可能出自過去的一段人生的經驗、曾經閱讀過的一本小說、自助旅行的一段旅程、或是經由一群人的對話產生,並非全然靠著雞精加熬夜來搜索枯腸就能出得來的。因此,如何保存與累積種種經驗,並能夠與週遭環境產生激盪與創造,顯得非常重要;而這一切得依賴一個可以提供訓練與分享環境的建立。畢竟創意產生自人,而人常常是企業運轉成敗的關鍵,如何把人產生的智慧累積下來是一大課題。

產生創意的兩個重點:「環境」與「累積」

以上我們談到了創意產生的兩個重點,即是「環境」與「累積」。「環境」指的是創新求變的投入資源,「累積」指的是創新求變的投入精神。創意的簡單定義是具備研發的創造力與求新求變的能力。一個有「創意」的企業,在面對競爭時,可以快速反應與解決危機,而要成為具備「創意」的企業,必須透過企業內部所建立的機制。

落實到企業來談,企業如何才能營造可以「產生」創意的環境?就是企業必須建立可以進行知識分享與知識管理的管道與互動平台,也就是可以將企業資源做有效整合、運用與累積,以應付維持企業營運所需的知識與研發需求,來面對同業競爭與滿足客戶需求,達降低成本與永續經營的目的。而建構內容,包括專業人才的養成訓練、企業資源的運用與學習、工作知識的溝通與共享、創意的激盪與研發討論、以及提昇人員的互動等等,而藉助的工具可以是電腦、網路平台、資料庫技術、人(智慧)等等。用來進行每天企業運轉需要的研發創造、管理整合、資源分配、企業Know-how的教育與研發、人員溝通等。簡單的講,就是把企業投入在研發技術與培養人才的成本,用機制保留下來,降低人員離去的損失,同時快速移植經驗在新進人員身上,達到企業不斷進步的目的。同時,這樣與員工共同成長的機制,也成為企業號召人才的保證。

企業知識的累積與分享的起點從認清角色開始

至於如何累積知識與建立分享環境?我們以奧美的知識庫為例。奧美在全球知識經濟的浪潮之下,正朝知識經濟的方向轉型前進,為的是保持領先與優勢。從過去提供創意者轉變為擔任顧問的角色,在角色的轉變上,奧美無論對客戶、對自己,都面臨了新的轉變與挑戰。不單是奧美出現的問題,許多企業面臨快速變遷的世代,同樣面對自己的困境與挑戰。奧美自己找出答案是立刻著手擴大公司內知識傳遞的速度與廣度,以因應企業角色的轉換。

奧美用「比知識」來建構公司的知識庫

在奧美內部已悄然實施的「知識管理計劃」,注重的即是「比知識」。奧美積極整合旗下所有事業的知識建立一個共同的知識庫,達到快速累積、快速分享知識的目的,以加強競爭力。為求加速決策的速度,奧美從每個事業單位挑選資深人員為初期規劃人員,組成知識管理計畫的團隊。並在知識庫的架構建立完成之後,再以「強迫、利誘」的做法,透過內部「知識比賽」製造分享的環境壓力,迫使每一分子自動把個人的知識放進網路,以快速建構知識庫的內容。並將過了提案保密期限的資料(不論是腳本、廣告片或是研究報告)轉成電子檔案,一並放進網路的資料庫當中。以「上傳物件」與「使用率」當做比賽評鑑參考,確保知識分享有效內化於每一個工作者身上。

競賽制度如劍的雙刃,過程要小心翼翼

這樣的競賽制度考慮到內部人員在提供知識的效率與誠意上的不足,以稽核為手段強制進行知識提供與知識分享,的確是非常膽大而又有創意的嘗試。不過執行上,相關人員要特別注意內部人員在適應上與心態調整上的變化,畢竟「創意人」體內流著一股不受拘束的熱血,應小心謹慎處理,以免施壓過度造成血脈噴張。但不諱言,這樣的制度有助於縮短新進人員上線的訓練時間與幫助其快速適應企業的文化,並且能提供內部人員的經驗傳承與整體素質的進步提昇所需的環境。

知識管理成敗在共識的凝聚與內化上

從這一點,我們看到即使以創意人自居的奧美本身亦不諱言其知識計劃的推動困難在於『要大家都認可分享知識的觀念,如何使公司的每一分子能夠共同體認,並覺得這是一件重要(important),而且急迫(urgent)的事情』。同理,每一個企業在推動內部知識管理之前,應首重內部共識的凝聚與知識內化,才能夠同心協力、有志竟成。如此,才能避免未蒙其利,先蒙其害的缺憾。畢竟,「人(智慧)」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主角,不好好善待不行。

知識管理與分享的價值在於強化競爭優勢

善用知識可以利半功倍,而運用創意則能獨一無二。企業進行知識管理與分享的價值是能有效降低成本、善用資源,建立研發具競爭力的高附加價值產品與服務的能力。畢竟只有出自長久累積的研究摸索與永保新鮮的領先產品(服務),才能建立別人追趕不及的障礙。而每一樣出現在市面上的暢銷商品(服務),無不是經過深思熟率的計劃(知識)與良好的製造(創意)產生的。因此,透過知識管理與知識分享的績效來運用在產品的研發設計與行銷模式、服務的創新上,不但可以充分發揮內部人員累積的能力與蘊藏的潛力,同時可有效提昇內部人員的工作效率,減低生產時間與成本,以輕易達成、甚至超越公司所要求的目標,不但凝聚內部力量,更建立對外競爭的優勢。

創新求變才能創造知識經濟

亦即,欲發展「知識經濟」,企業本身對於知識的創新挖掘與運用上需妥善規劃與落實,如此,才能夠落實知識經濟的腳步。企業若不認清企業知識的價值,調整企業角色定位,從知識挖掘、管理與分享上著手強化企業本身的競爭力與研發能力,而只一昧的以「複製再創新」做為產品研發手段,不僅無法真正建立本身的競爭力與障礙門檻,也將面臨企業競爭力弱化的生存危機。畢竟,垂手可得的知識,並非真正的知識,而只是別人過去的經驗。真正的知識是要運用方法、付出努力,不斷的挖掘求知得到的。只有創新求變的積極態度才能建立知識經濟、也才能建立起全球的競爭力。否則,一昧逐水草(廉價勞力與複製)而居的生活,只怕在遷徙過後變成寸草不生。畢竟,世界在全球化的趨勢當中,只會越來越進步。任何企業若再不重視產業升級、觀念升級,並認識自己的角色,做好有效的內部知識管理、分享、累積機制,在競爭力上和世界接軌。屆時,不論去到哪裡,恐怕都將只有投降的份了。

台長: SimonSays
人氣(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