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5-01 15:23:11| 人氣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2的台北記事 + 1/2的嘉義憶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國75年對你而言也許不算什麼,但是對我來說卻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民國75年之前在嘉義住了17個年頭,民國75年之後卻也在台北生活了17年。仔細算算,這個客居的『異鄉』,在我生命中所佔的比率竟然已經到了與『原鄉』等量齊觀的地步,只要再一步,僅僅再一步,台北將躍居第一,而且可能還會繼續領先下去。這數字明顯的告訴我已經到了不能一廂情願把台北當作『異鄉』的關口,再這樣忽視下去,將會讓自己永遠處於一個無根的漂流狀況。

相對於在嘉義前的17年必須扣除懵懵懂懂的童年,僅記得國小、國中的9年,在台北的17年都是貨真價實的認真生活著,其實這兩者在記憶品質裡的優勝劣敗早已分明,只是自己沒有去標記清楚罷了。
台北,清清楚楚充滿了自己成長的痕跡。

如果說這樣的成長有什麼的見證人那大概就是『語言』了,沒錯,就是語言。包含、交雜了台語、台灣國語、國語的起伏興替,恰巧說明了各個階段的變化。

國中畢業剛到台北,我操著一口濃濃的台灣國語,屢次被白天打工的同事和晚上的高中同學恥笑,因此好長一陣子也不敢開口說話,竟然變沉默了!這也是對生活環境巨幅改變的無言退縮,我還在摸索。

高中畢業進入專科,相對部分剛從中南部上來的同學,我的國語已經到了可以糾正他們的程度,這時候虛榮心也獲得小小的滿足,這算不算是一種小小的補償。到了大學,不但沒有人會認為我是南部人,甚至還懷疑我是廣播人(有點過譽,卻很受用),那種台灣國語的發音腔調已經玩完被連根拔起,但是消失的不僅是這種土土腔調,連說台語的能力及勇氣都消失殆盡。所以儘管可以上台幫同學發言競選,但與母親卻變得「無話可說」,不是因為代溝,卻是我聽得懂台語,但母親聽不懂國語,所以很難用國語向母親形容生活的種種,我常常只是靜靜的聽著她敘述親戚朋友的生、離、死、別,或是要我注意身體、安全等類關懷的話語,有時候會感覺到「有口難言、欲語還休」。相對專科同學直到現在還是一口台灣國語,那時候的我似乎比較容易妥協與放棄。

在台中當兵,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因此國台語雙聲道都必須聽得懂,但是說台語有時候是一種樂趣,一種好像牙牙學語的樂趣,但要上台報告時,還是不得不用國語。

退伍之後進入職場,在工廠實習的三個月,發現國語似乎不存在那裡般,舉凡開會、溝通、電話,甚至閒話家常,上至協理下至作業員都是用台語,想要融入他們,只有更加把勁學台語。等到三個月下來,台語倒也說得非常輪轉,變得似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往後的日子裡,在這個環境下,越加能體會台語那種質樸語言抑、揚、頓、錯的美感。

不過真正美好的可能是在阿母打電話來時,可以輕鬆的應答、告訴她我的近況,還是要她注意身體不要太早起床、太勞累,連她都訝異我的改變的快速,好像以前小時候那個坐在客廳喜歡聽她碎碎唸、或是唱台灣鄉土民謠的小兒子又回來般。台語,這時候不僅僅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更是一種交匯情感的橋樑。

台語、台灣國語、國語,這三種語言在這近34年的消長起伏,也代表我生命中的各個階段,在歷經如同漢賊不兩立的尖銳對立年代之後,打破兩者1/2的均衡點,終於也可以和諧的在我這個不安的靈魂裡共處。如同在台北、嘉義這兩地的生活及記憶般,不管是撘著公車快速疾馳過中山北路的楓樹大道,或是擠在嘉義客運搖搖擺擺開過木麻黃的產業道路,我總是認真的讓靈魂成長。

台長: Simon
人氣(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