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25 00:57:15| 人氣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核戰後地球將面臨何種後果?研究全球變冷引發核飢荒【評述新聞_核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們一般不會懷疑原子彈爆炸後的可怕景象,但經歷核戰爭後,地球將面臨何種後果,人們只能自己去想像。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模擬,將核戰後被破壞的地球景象展現出來,令人們去思考核武擴充的後果,以此呼喚和平。

新唐人電視台簡介 環球直擊 YouTube 新唐人頻道
部落谷 東方飛羽 飛劍飛龍 小豆娘 博客群
為法輪功發聲遭打壓 林老師出書自辯 霹靂乾坤 MP4 自由門手機版 【環球直擊】7月22日完整版(2) 東方飛羽 MP4 自由門 中共喉舌抹黑 壹傳媒主席稱捐款無錯 飛劍飛龍 MP4 無界 韓國兩列車相撞 1死83傷 小豆娘 MP4 愛博電視
迫害法輪功挨告 強衛慌張躲媒體 翻牆天堂 MP4 自由門手機版 以巴傷亡人數攀升 千人送葬 紅粉佳人 MP4 自由門 【環球直擊】7月22日完整版(1) 繽紛水世界 MP4 無界世越號船東遺體 韓警方驗屍確認 美麗心世界 MP4 愛博電視
以巴衝突進入第三週 克裡埃及斡旋 兩小無猜 MP4 自由門手機版 馬航遇難者遺體運往荷蘭 繽紛水世界 MP4 自由門 印尼總統大選 候選人之一退出 北京天空 MP4 無界法輪功反迫害15年 各界呼籲清算江澤民 東方飛羽 MP4 愛博電視


文:大紀元首發 核戰後地球會怎樣? 研究給出驚悚答案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環球新聞
翻牆部落谷:翻牆、電驢、連環畫、電子報、部落格聯播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fotolia)
美國著名公立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表明,核戰爭後,地球上慶幸自己活下來的人們,將面對世界各地數十年的飢荒,致命的霜凍,高達一半的全球臭氧損失等現狀。

人們一般不會懷疑原子彈爆炸後的可怕景象,但經歷核戰爭後,地球將面臨何種後果,人們只能自己去想像。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模擬,將核戰後被破壞的地球景象展現出來,令人們去思考核武擴充的後果,以此呼喚和平。

據報導,這篇研究論文的題目為《核戰後 地球面臨數十年嚴寒和空前的臭氧損失》。研究結果顯示,在經歷一場相對小型的核戰爭後,地球上慶幸自己活下來的人們,將面對世界各地數十年的飢荒,致命的霜凍,高達一半的全球臭氧損失等現狀。 研究人員希望該結果對那些擴充核武的國家有震懾作用。

這篇論文發表在由著名出版商Wiley和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聯辦的地球與行星科學領域頂級期刊Earth』s Future今年4月期上,該期刊為開放獲取期刊,出版高品質研究內容,力爭解決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人口增加、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城市化、氣候變化、能源、食品和水資源的可持續性和安全性。

研究假設,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爆發區域性小型核戰爭,雙方引爆50個15千噸的核武器。然後,研究人員進行計算機模擬,檢測戰爭後,地球所遭受的嚴峻影響。

(fotolia)
研究顯示,核爆炸後,有五兆噸的黑炭釋放到大氣中,遮住陽光,對人體有致命威脅。

研究顯示,核爆炸後,有5萬億噸的黑炭釋放到大氣中,遮住陽光,對人體有緻命威脅。接下來是黑炭雨,這是一種在核戰爭後嚴重破壞人類生存環境的氣候景象,隨後地球氣溫開始下降。

經過一年,地球平均氣溫將下降1°C(33.8°F),5年後再冷卻1.5°C(34.7°F)。大約20年後,地球會再次升溫,比當前氣溫低0.5°C(32.9°F)的水平。 研究人員稱是「在過去1,000年中,最寒冷的地表平均氣溫」,將導致臭氧的巨大損失。

他們說,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全球臭氧損失高達20%至50%,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臭氧的損失會導致紫外線增加一倍,一些地方增加80%,人類罹患皮膚癌機會大大升高。

在溫度下降後,地球會發生霜凍,全球生長期減少10~40天。 全球變冷後,會顯著影響糧食供應,可能引發全球核飢荒。地球溫度下降也將減少降雨量。 核戰爭5年後,地球有9%的降雨減少,即使戰爭後26年,仍然有4.5%的雨水減少。

研究得出結論,所有這一切的結果,將是毀滅性的,會導致億萬人或數十億人死亡。

史上最嚴重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雖然對地球和戰爭後果的描述是計算機模擬的結果,但人類現代史上,也不是沒有經歷過核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發生於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被視為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當時烏克蘭普利皮亞季附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爐發生爆炸,連續爆炸引發了大火,並且將大量高能輻射物質散入大氣層中,這些放射性塵埃覆蓋了很大地區。

前蘇聯西部的部分地區,西歐、東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甚至北美都受到了此次核電廠爆炸所造成的核輻射污染,超過33.6萬居民被迫撤離。綠色和平組織估計因此事故傷亡的人數高達9萬3千人。

史詩中記載的核武戰爭可怕場景

考古發現顯示,地球上有史前核反應堆遺址,說明曾有高度發達文明存在,而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Mahabharata,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卻記述了距今約5千多年前,居住在印度恆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裡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核戰爭。

書中第一次戰爭這樣描述:「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一種類似飛彈武器,能在敵方上空產生並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剎那間,一個濃厚陰影迅速在潘達瓦上空形成,上空黑了下來,黑暗中所有的羅盤都失去作用,開始刮起猛烈的狂風,呼嘯而起,帶起灰塵、砂礫,鳥兒發瘋地叫……似乎天崩地裂。」「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 在廣大地域內,動物灼斃變形,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

第二次戰爭描寫道:「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飛彈。此飛彈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髮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爆裂,飛翔的鳥類被高溫灼焦……」

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恆河上游發現了眾多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黏合在一起。要使岩石熔化,最低溫度要達到1800攝氏度。一般大火達不到這個溫度,只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從這些與史料記載吻合的考古發現,可以推測5000多年前人類也許曾在印度發展出高度文明,對核能的應用非常熟悉,最後卻由於爭權奪利而濫用核能,發動核戰爭。

【大紀元2014年07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李曉清)


推薦連結:
研究:核戰後 地球面臨數十年嚴寒和近半臭氧損失
珍惜食物資源 有效解決全球糧食危機
人類文明與人體生命之正見(九)
《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二十三):毀滅的古印度文明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完美新聞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