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2-25 11:55:15| 人氣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他鄉明月別樣團圓 華人喜慶元宵節【中國評述新聞_元宵節_賞花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即元月。宵,是夜晚。這一天,人們慶祝新的一年中月亮最圓的第一個夜晚。元宵節英文是the Lantern Festival,即燈節。元宵節的來歷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而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新唐人電視台簡介 環球直擊 YouTube 新唐人中文頻道
部落谷 東方飛羽 飛劍飛龍 小豆娘 博客群
李雙江子涉輪姦案民間批公義難伸 兩小無猜 MP4 自由門手機版 明州神韻開幕觀眾熱情融冰化雪 東方飛羽 MP4 自由門 最短命大陸微博「英九後援會」 飛劍飛龍 MP4 無界 全美室內網球14決賽頭號種子落敗 小豆娘 MP4 愛博電視
2月22日【北美新聞】完整版 美麗心世界 MP4 自由門手機版 安倍晉三:日本將重新崛起 翻牆天堂 MP4 自由門 神韻節目穿古今感動如動態詩篇 繽紛水世界 MP4 無界神韻蒞臨美國丹佛政要紛紛褒獎恭賀 任我翱翔 MP4 愛博電視
習近平借詩言志顯憂患 東方飛羽 MP4 自由門手機版 樓價只升不跌港府再出重招打壓 飛劍飛龍 MP4 自由門 神韻超凡天界雲遊在眼前 兩小無猜 MP4 無界【郝毅博看中國】東亞病夫?功夫救國? 兩小無猜 MP4 愛博電視

文:大紀元首發 他鄉明月別樣團圓 華人喜慶元宵節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2012環球新聞


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即元月。宵,是夜晚。這一天,人們慶祝新的一年中月亮最圓的第一個夜晚。(網絡圖片)

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即元月。宵,是夜晚。這一天,人們慶祝新的一年中月亮最圓的第一個夜晚。元宵節英文是the Lantern Festival,即燈節。元宵節的來歷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而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漢代時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直到正月十七夜裏落燈,整整十天。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成為過大年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後來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


元宵節張燈結綵,熱鬧非凡。(網絡圖片)
海外華人儘管多年生活在異國他鄉,但中國的傳統卻一直保持著,新年剛過,元宵節在即,華人們開始採購湯圓,中國超市裡各種牌子和餡料的湯圓,應有盡有.


湯圓。
元宵曾有多種名稱,如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明永樂年間正式定名為元宵。而在南方很多地方叫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南「湯圓」 北「元宵」

據中廣新聞報道,搓湯圓、吃元宵,是華人在元宵節時都會準備的應景食物。民俗專家表示,追溯起源和食材,其實湯圓和元宵是一樣的。傳說宋朝時期,出現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湯圓」,專在元宵節吃食;其中,南方人用糯米製成和龍眼一般大小的圓子,稱為「湯圓」,而北方人吃的圓子較大,裏面還包了餡,稱為「元宵」。

台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指出,「元宵」、「湯圓」的作法不同;北方人的作法,以餡沾粉,用篩子一層層滾出來,稱為「搖元宵」;南方則以糯米皮包餡,用手搓圓成形,稱為「包元宵」。

多數民眾也認為,在元宵節小過年這天,吃點外形團團圓圓的「元宵」、「湯圓」,有團圓之意,象徵全家和睦幸福。

根據明代劉若愚的《酌中誌.飲食好尚紀略》記載,元宵「其製法用糯米細麵,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稱湯圓也。」元宵和湯圓本質上很類似,很多人認為是同一種東西,但實際上兩者仍有相當差距。

湯圓:傳統做法是水磨糯米粉加水和成團,放置幾小時,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容器裡備用,並不要切成小塊。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濕糯米粉用手揪一小團,擠壓成圓片。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

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體甜餡料,將餡料切成小塊,蘸上水,在盛滿糯米面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使其自然沾滿糯米面滾成圓球。一般元宵糯米皮表面是乾的,下鍋煮時皮才吸收水份變糊。

元宵比湯圓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的餡料較單一,湯圓的餡料則較豐富。傳統元宵餡料多為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棗泥、白果、果仁、杏仁、山楂等;湯圓的餡料甜的、鹹的、葷的、素的都有,在傳統甜餡的基礎上又有一定創新如加入肉丁、火腿丁、蝦米等。


湯圓。
而在臺灣,湯圓通常是比較小的,且並無包餡,烹調時通常是加紅糖和水一起煮,或是加入蔬菜和肉類等材料煮成鹹湯圓。因此在臺灣,元宵和湯圓本質上可說是不同的東西,冬至時吃湯圓而元宵節吃元宵,而不像大陸北方那樣易於混淆。◇

各地民俗爭奇鬥艷

連日來,大陸各地都紛紛舉辦慶祝元宵的活動。夜幕落下,但「天下第一泉」濟南趵突泉公園裏卻是遊人如織。伴著汩汩噴湧的泉水,3千多盞各式節日花燈將整個公園裝飾得流光溢彩。「今年的花燈品種比去年又多了不少,燈光更漂亮了。」居住在濟南市的一位居民,與妻子帶著6歲的女兒一起遊玩著。

根據大陸媒體的報道,在花燈展上,「泰山封禪」、「至聖先師」等主題花燈,盡顯齊魯文化的深厚吸引力;各式老虎造型、圖案的綵燈,展現出虎虎生威、龍騰虎躍的歡樂迎春氛圍;可愛的喜洋洋、搞笑的灰太狼等卡通形象花燈,則吸引了小朋友們的目光。

廟會是元宵節裏另一個最「搶眼」的地方。在北京、南京、瀋陽等地舉辦的廟會上,獅子舞、花棍、高蹺等各式雜耍百看不厭;在鑼鼓鞭炮聲中,巨型龍燈翻飛,場面熱鬧非凡,所到之處觀者人山人海。

今年快50歲的濟南市民楊興華說:「小時候過節很熱鬧,一家人用玉米麵和豆麵捏出十二生肖的麵燈,吃完元宵後就捧著麵燈或提著燈籠去村頭廣場看露天電影。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過節習俗卻簡化了,居住在城市的鋼筋水泥裏,除了吃元宵、看花燈,沒有別的娛樂,『鬧』元宵的氣氛缺了不少,很懷念小時候過節的情景。」

還有一位東北居民憶述,以前最有意思的就是過年了。進了臘月,家家忙起來。奶奶做的一手好麵食。樓裏的孩子們都到她家,這個說:「奶奶,我想要個小兔子。」奶奶就用麵捏個小兔子,用小黑豆點上眼睛,胡蘿蔔切出個三瓣嘴,立著兩支大耳朵。那個說:「我想要朵玫瑰花。」奶奶就把一團麵塞到一個麵模子裏,一扣,倒出來,再撒上點紅線線、綠線線。上鍋裏一蒸,哇,胖胖的小白兔子,開了的玫瑰花。孩子們用小手捧著燙燙的餑餑回了家。年前,奶奶給好多孩子蒸一個自己屬相的年餑餑。當然了,這些麵食模子都在「文革」中當「四舊」、「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給劈了、燒了,年餑餑也被「共產」成一個模樣了。

「每年臘月底,家裏的窗台上總是擺著幾雙小孩兒鞋,那是奶奶給樓裏當年出生的小孩兒做的,花花的鞋面上縫上小老虎頭,很有生氣的。媽媽們都是抱著孩子來,奶奶親手把鞋套在一個個小腳丫上,還要下地走上幾步給奶奶看,奶奶還要念叨上幾句詞,都是吉祥話。」

【大紀元2013年02月23日訊】

相關連結:
元宵節感懷
2CELLOS元宵節前夕訪台 期待看美女賞燈 | 演奏會 | 大提琴 | 古典音樂 | 大紀元
李敬:元宵節的前生來世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完美新聞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