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22 21:48:28| 人氣1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公視-魔鏡,淺談:能力分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只要有升學主義的一天,能力分班便將存在;只要有明星高中的一天,迷思就不會消失;只要講求文憑主義,壓力就會繼續。

──────────────────────────────────------

  公視前不久播放一支記錄片:魔鏡,藉著彰安國中的新聞事件來暗諷能力分班在全國的普遍性,嚴重性,並介紹當地的明星國中:陽明國中來說明:一、能力分班甚至是受到歡迎,支持的,有國小家長為了可以讓學生擠進所謂的好班,從小四便送入補習班,說明好班的政策受到家長的認同?補習班業者看中此商機大力招生;二、甚至藉由不同名目以達能力分班之實。當然也介紹實施常態分班的國中做為對比。

  試問:為什麼要能力分班?為什麼認為能力分班是錯誤、不可行的?為什麼能力分班至今依然實施?為什麼???

  在此之前我先摘取於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公佈的「國民中學學生編班實施要點」,供大家瞭解何謂常態編班,以及實施方法:

一、為有效實施正常化教學,發揮國民教育功能,特訂定本要點。本要點適用於公、私立國民中學。

二、國民中學各年級一律實施常態編班,二、三年級並應維持原一年級常態班級,不再重新編班。

三、國民中學一年級新生之編班方式如下:
(一)為達常態編班目的,新生編班時採用智力測驗、或學業成績、或公開抽籤方式辦理,並依高低順序(採公開抽籤者以先後順序)排列,再依序(S型排列)分配於各班。
例如:某校一年級有二七○名新生,預定分為六班,其智力測驗結果應先排成二七○名的名次,再將各生依下列方式分配於各班:
第一班 1 12 13 24....
第二班 2 11 14 23....
第三班 3 10 15 22....
第四班 4  9 16 21....
第五班 5  8 17 20....
第六班 6  7 18 19....
(二)新生編班時,若班級數太多,得先公開抽籤分群(唯各群不得少於六班)。分群後再比照前項(一)之方式編列於各班。
(三)班級編定後,各班導師以公開抽籤方式編配。

四、為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國民中學二年級得就英語、數學一或二科分別實施分組教學;國民中學三年級得就英語、數學、理化一至三科分別實施分組教學,其中數學、理化二科得合併為同一組。

五、國民中學三年級應依據課程標準選修規定、學生意願及各校資源加以分組,進行各種進路輔導教學以因應學生興趣、性向、能力及需要等個別差異。
(一)進路輔導教學應詳加調查,並召開輔導會議討論後決定。
(二)學生進路經教師輔導後,由學生或家長以自願方式選擇。

六、國民中學如有實施特殊教育、試辦實驗教育方法或經指定重點發展單項運動,需要其他適當之編班方式予以配合者,報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實施。

八、國民中學應配合學生學習需要,對班級內學習優異或學習遲緩的學生,加強個別化教學或補救教學。

九、國民中學應加強與家長溝通,並輔導學生瞭解學校編班措施,使學生能於適當班級獲得良好學習效果。

十一、學校落實常態編班並實施進路輔導教學及推展技藝教育,其執行成效良好 者,中央、省(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縣(市)政府應予公開表揚並從優獎勵。

十二、各校實施常態編班情形應列為校長年終考核之重要參據,凡學校遭檢舉違 反編班規定,經查證屬實者,校長及有關人員依教育專業人員獎懲標準予以 議處。私立國民中學違反編班規定者,依私立學校法相關規定,視其情節輕重,予以限期整頓改善、停止部分或全部班級之招生、停辦、或依法解散之處分。有第一項或第二項情事者,中央及省(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並扣減對該縣市或私立學校之補助款。

──────────────────────────────────------

  由此可知常態編班最主要的精神在於:為有效實施正常化教學,發揮國民教育功能。但我先前也已提過現今能力分班的情形普遍,雖明知和常態編班相抵觸,但仍大行其道,背後必有其原因值得探討,所以我試著以前面三個問題來試論之。

  為什麼要能力分班?先說與能力分班相對的是常態編班,那我們就先來瞭解常態編班的優缺點:(以下引用由政策執行的觀點論影響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執行成效的因素及其因應策略,作者:顏國樑 國立新竹師院初教系 助理教授兼校長室秘書)

優點:
(一)發揮有教無類的精神:實施常態編班,讓全體學生受到一視同仁的照顧,指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重視學生的受教權,協助每位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揮,使每位學生都能夠成功,可發揚有教無類的精神。

(二)促進教學正常化:國民教育的本質乃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全人教育,使學生德、智、體、群、美每五育均衡發展。實施常態編班,可減輕前段班學生過重的課業壓力,避免後段班學生因標記作用而產生自暴自棄的現象,有助於國中教學正常化發展。

(三)避免師生心理的失衡:實施常態編班沒有好班與壞班的分別,不會形成負面的標記作用,可避免高能力班學生產生優越感,低能力班產生自卑感;教師亦因所教的班級無好壞班之分,心理感受較能趨於平衡。

(四)增進校園氣氛的和諧:實施常態編班,師資與設備較能公平分配於各班,避免形成差別待遇。另外,班際之間各項學藝競賽與課外活動,均易於展開,可提高教師之責任心,學校訓導工作較易實施,可促進校園氣氛的和諧。

(五)發展同儕互動的功能:實施常態編班,可透過小組教學,發展同儕互相協助,相輔相成的認同作用,能力較高的學生可幫助能力較低的學生,能力較差的學生可向能力較好的學生學習,發展同儕互動的功能。

(六)強化輔導的功能:強調回歸主流的教學方式及延緩分化,是世界先進國家規劃教育制度的方向,這是鑑於國中學生身心發展上未成熟的緣故。實施常態編班有利於學生能力、性向、興趣的發展及潛在能力的試探和延緩分化,可強化輔導的功能。

三.缺點
(一)難以因材施教:實施常態編班,因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班級人數多,課程份量又重,教師在有限的時間下,僅能進行一般進度的教學,對於能力較高的學生,無暇進行加廣加深的課程教學,對於能力較低的學生,亦沒有時間實施補救教學。

(二)影響教學品質:實施常態編班,因為學生能力與程度均屬異質,在其他條件未配合之下,如降低班級人數、實施補救教學及減少課程份量等,想要照顧每位學生,勢必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除增加教師的負擔外,相對的亦會影響教學品質。

  由此可知支持常態編班的人最主要的理由是:有教無類;但支持能力分班的人最主要的理由是:因材施教。想想看,孔夫子的兩大名言卻造成了今天對立的局面,是當初所想不到的吧。以部分校長、教師、家長的觀點來說,現今社會講求的是學歷與文憑主義,越是往上爬,將來的出路才會寬又廣,更何況天下父母心,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於是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觀念下,再加上普遍的「不會讀書的孩子=壞學生」這種刻板印象的加乘後,紛紛將孩子往好班送。再說,現今的教育講求希望家長的參與,但若不當運用或影響,往往會左右學校的教育政策,於是校長邀功績,教師要業績,家長看成績的,學生呢?就成了犧牲品!

  另一個助長能力分班的推手就是:升學主義!過去聯考制度造就不少明星國中、高中,當然也造福不少補習班。雖號稱最公平的方式:一試定江山,但那一試卻也產生了好學生跟壞學生之別,會讀書的跟不會讀書的。為了升學,擠進好學校,不僅學生努力,家長更是無所不用其極,而校方為了能讓自己有面子,自己的學生考上第一志願,於是下猛藥,會唸書的學生齊中起來,給予最好的資源,輔以名師加持,加上日以繼夜的考試,一切等放榜來論成敗!

  如今乃多元入學,但是呢?基測,這個類似聯考的東西,將基測的成績當成入學的依據後,明星高中消失?真正取代聯考?能力分班消失?學生壓力減輕?更何況現今教科書開放後,單一版本走向多元,這理想在升學的考量下頓時遭到扭曲!學生讀的不是一個版本,而是更多的版本,無非是不想遺露任何部分。

  於是在家長的高度期待與參與(干預?)下,學校的辦學受到影響,部分教育人員的理念受到動搖,縱使有崇高的抱負,但在現實之中,不得不妥協,升學主義只要存在的一天;文憑主義只要存在的一天,能力分班就受到部分人士的支持。

──────────────────────────────────------

  為什麼能力分班是錯誤的?不可行的?我們先從「國民中學學生編班實施要點」來看:

一、本要點適用於公、私立國民中學。

二、國民中學各年級一律實施常態編班,二、三年級並應維持原一年級常態班級,不再重新編班。

十一、學校落實常態編班並實施進路輔導教學及推展技藝教育,其執行成效良好 者,中央、省(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縣(市)政府應予公開表揚並從優獎勵。

十二、各校實施常態編班情形應列為校長年終考核之重要參據,凡學校遭檢舉違 反編班規定,經查證屬實者,校長及有關人員依教育專業人員獎懲標準予以議處。私立國民中學違反編班規定者,依私立學校法相關規定,視其情節輕重,予以限期整頓改善、停止部分或全部班級之招生、停辦、或依法解散之處分。有第一項或第二項情事者,中央及省(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並扣減對該縣市或私立學校之補助款。

  在在顯示出能力分班是不被允許的,只能枱面下做不能搬到枱面上說。再從教育角度而言:發揮有教無類的精神、促進教學正常化、避免師生心理的失衡、增進校園氣氛的和諧、發展同儕互動的功能、強化輔導的功能(見上文),這些都說明了能力分班對教育的不良影響。

  但有一點是例外,就是依照「學科」進行「分組」:四、為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國民中學二年級得就英語、數學一或二科分別實施分組教學;國民中學三年級得就英語、數學、理化一至三科分別實施分組教學,其中數學、理化二科得合併為同一組。五、國民中學三年級應依據課程標準選修規定、學生意願及各校資源加以分組,進行各種進路輔導教學以因應學生興趣、性向、能力及需要等個別差異。八、國民中學應配合學生學習需要,對班級內學習優異或學習遲緩的學生,加強個別化教學或補救教學。

  所以說學校可以針對部分學科能力程度相近的學生,進行分組教學,但有個大原則:一年級時的已編定班級不變!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於是這反而成了實施「變項」能力分班的藉口:數理資優班、資優班的出現不正是如此嗎?也就順理成章成了家長眼中的好班,升學保證班!這些在國二國三成立的「班級」不是剛說的「組別」!而是「班級」!不是在上完數學課後回到原班級!而是直接在同一班上所有課!

  而第五條更是模糊不清,何謂興趣、性向、能力及需要等個別差異?不會讀書=不愛讀書?不會讀書=不需要讀書?技藝班=不會讀書=不愛讀書=不需要讀書?最後成了他人眼中能力低落,品性差的一群?

  令人感到可悲的是,長年的注重升學後,學生的素質反而不見成長,講求的是功利主義,日常生活行為越見退化,讀了書卻不懂得應對進退與處世道理,這又是誰的錯?自認為會讀書,便是一切;自認為高學位,便是高人格?更常見的一種情形是小時候讀盡了教科書,一連過關斬將升到大學後,忽然不讀書了,放棄了書本,因為讀膩了,讀怕了,好不容易有個解脫的機會,於是求學的態度反而荒怠了下來。這又是誰的錯?

  最後的第八條提到對學習優異或遲緩的學生可進行「個別化」教學或補教學習。但能力分班成了「集體化」教學!學習遲緩的學生呢?搞不好在學校資源的有限下,非但沒有所謂的補救學習,反而被放棄掉了!犧牲掉了!但是否有想過,他們也是父母中的一塊心頭肉啊!難怪常態編班的支持者打著有教無類的大旗,因為誰願意自己的孩子被標上不會讀書,被放棄的一群呢!

  從「國民中學學生編班實施要點」來看,不該是能力分班,而是能力分組,它裡面的相關措施都說明了「分組」與「個別化」,而不是「分班」、「集體化」。

──────────────────────────────────------

  但是為什麼能力分班至今依然實施?一開始也提到,能力分班講求的是因材施教,所以好的學生集中在一起老師才好教,好的學生集中在一起才會互相激勵向上,好的學生集中在一起才不會被壞學生影響,好的學生集中在一起用得教材才會好,好的學生‧‧‧‧‧‧,而擁有好學生的家長更是所謂的既得利益著,當然要維護、捍衛其「權益」?!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也想分這杯羹,所以能力分班自有一批死忠者。

  前文也說明了常態編班的缺點就是難以因材施教和影響教學品質,這成了家長的理由,老師的理由,校長的理由,再加上升學主義的推波助瀾,能力分班也就存續至今。另外政策無法確切落實,雖然教育部可以藉由扣除補助款為脅,但後果誰敢預料。

──────────────────────────────────------

  教育部於八十六年七月六日在屏東召開教育部廳局行政協調會報,重申貫徹「常態編班」的政策,並獲得地方教育行政單位的支持。在會中吳部長宣讀一篇國中後段班學生憤怒的告白書,尤其信中所提到的一段話:「我們只是比較不會考試,為什麼要被貼上標籤?學校不實施常態編班,今日你放棄我,明日我就放棄你!二十年後台灣將成後段國。」。不僅後段班的學生對能力編班的控訴,中部某國中一位前段班的學生在給部長的信中指出:「前段班的學生幾乎每天都有考試,到了段考前,更是每天要考六、七科,結果成績很好的學生考的都快煩死了,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則愈考愈沒信心。」(以上引用由政策執行的觀點論影響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執行成效的因素及其因應策略,作者:顏國樑 國立新竹師
院初教系 助理教授兼校長室秘書)

  沒有人願意被放棄,也沒有人願意被貼上標籤,誰都不希望自己是那一個,但自私的心態卻讓這一切走了樣!

──────────────────────────────────------

  後記:我是學初等教育的,這能力分班的事就道理上於我何干,但回想自己也是經歷過那段相似的歷程,於是有感而發。自己就讀的國中雖然採取常態分班,但是班上依然有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在,於是成績好的學生自然得到老師較多的關愛,隨之而來的那份升學壓力更是讓人喘不過氣來,讓人想逃避。所以上了第一志願高中,進了大學後,也就開始厭惡讀書,蹺課,所幸自己痛恨的是教科書,是為考試、為升學而讀的書,而沒有完全放棄讀書的習慣,如今將為人師,自然對教育的議題多了深一刻的關懷與感觸。

但是其它人呢?他們又該怎麼辦?

台長 : 葉子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iamondi/3/1239382322/20040621221350/

圖片提供/吳羽婷/明倫國中一年級/維納斯

台長: shin
人氣(1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