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11 10:37:46| 人氣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書名: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
  • 作者:陳之華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07/25/2008

  這是一本介紹芬蘭教育的書,芬蘭自從九十年代教改成功後,教育評比屢次獲得世界第一,她成功的方法也不是一次就教改成功,而是經過多次的討論與正確的教育思維。教育思維可以說,是一個國家能不能富強的因素,芬蘭的人口僅五百多萬,比台灣的人口還少,而且地處北極殘酷之地,貧乏的地理資源,卻能靠著教育制度的改善,培養出國家的競爭力,知名的NOKIA手機大廠,就是來自於芬蘭。

  其教育特點,在於「一個都不能少」,如果我們有三百萬個學生,就要兼顧三百萬個學生的學習,而不是利用聯考如此績效制度來擇優汰劣,站在職場的角度或許是競爭的,然而教育的環境不該是如此,這也是為何部分學者希望能廢除聯考制的關係。芬蘭真正做到世界上最小的教育落差,意即在學校裡、城鄉間,都有最小的落差。

  芬蘭的教育,從幼稚園到研究所,都由國家來負擔,包含的課程廣泛,從基礎的母語、英語、地理、歷史、外國語言,還有體育、溜冰、舞蹈、烹飪、烘焙、裁縫、工藝,讓孩子從小就能廣泛的接觸任何知識與技能,以了解孩子的興趣與專長,以供往後選擇職業學校或學術研究做準備,並不像國內只以大學為目標,而忽略聯考以外的學科。

  比起填鴨式的背誦課本知識,還不如在教育階段就學會做事的技能,有個旅居國外的母親很好奇,為何孩子在國小每天都沒功課,卻又從圖書館借了很多書回家,一天比一天借的書還要多,孩子最後做出了一篇研究報告,而且這樣的報告,是母親唸到大學才學會的方法。可見國外培養孩子,是在訓練孩子更高層的思考、組織與應用的技能,而不像國內只是一味的考驗「記憶」的廣度,並背負競爭的心理壓力。

  誠如書名上說的,芬蘭並沒有提供「資優班」,而是把教育資源與心力,花更多在弱勢的孩子身上,不設資源優是因為聰明的孩子原本就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不需要國家給予太多協助,而且就許多的文獻可以看出,部分的「優秀」孩子,因為跳級唸書,雖然在知識的成就上超越一般人,但是心理年齡並未同時達到,甚至可能發展不健全,芬蘭的老師就說到,她們特別注意國中生與同儕的互動是否良好,因為青春期最需要同儕的支持了。

以上是我看完書的小感,對於書中詳細的描述,只有看書最清楚了,推薦這本書。

台長: 微笑:)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