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31 16:05:02| 人氣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在香港當一個詩人,有多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香港當一個詩人,有多難

文\廖偉棠

在香港當一個詩人,有多難——這句話後面,可以加上一個句號,一個省略號,或者一個問號。不管是感嘆還是疑問還是倔強的反問句,我和我的詩人朋友們還是在香港這個非詩、甚至反詩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了。其實在香港當一個詩人,不比在二十一世紀的地球別的一個地區更難,但是絕對算不上更容易——假如我們只討論物質條件的話。我的詩人朋友中,會對別人說自己是一個詩人的很少,頂多他們會說自己是「寫詩的」、「文字工作者」,不是他們瞧不起詩人這一名頭,而是在香港的語境裡,「詩人」和「怪獸」無異。但是也有人以詩人身份充分地自豪,大家也稱他為「蔡詩人」,他就是前輩蔡炎培,他不但自稱詩人,他給我寫信,信封上總是寫「詩人廖偉棠」,每次我接到信,心中總是湧起一股莫大的暖意,不下於冬夜傳火的砥礪。蔡詩人是最真性情者,香港卻最不講真性情,老人能夠氣盛,少年卻反委屈—— 有一個少年詩人朋友告訴我,每次他坐地鐵打算看一本詩集的時候,他都會用一本暢銷書或者實用書的書皮來包裹掩飾之,因為他實在難以忍受旁人的側目。我會自我解嘲說:在香港當一個詩人,有弊也有利。比如說,我因為沒有「正職」工作,所以從來不曾擁有一張信用卡,偶爾要在網上訂個機票之類的,都要和妹妹或者朋友借卡,但是我也因此從來沒有透支過金錢或者信用。我在結婚登記時,職業一欄寫的是作家,當時官員大惑不解,對我反覆打量,用的就是看精神病人的目光,好不容易吐出一句:「你有沒有正職的?」。我多次說過,在香港當一個詩人,非常好,因為香港幾乎完全漠視詩歌,所以你得以完全獨立地創作,你不用像中國的體制內詩人,在建國週年時唱頌歌;你也不用像中國的體制「外」詩人,馬不停蹄地奔跑於各種「儒商」的樓盤和旅遊開發區,為那些實為公關秀的詩歌節獻藝和獻身。在香港寫詩,你只要具有面對虛無的勇氣 ——也許你的讀者為無、你的發表空間為無、你的收入為無,把心一橫,從這虛無中打撈出最現實的現實來——香港,現實素材從來不缺,你會成為一個堅實的詩人。里爾克的話:對於一個詩人來說,一切困境都是好的——曾經是我剛到香港時的座右銘,因為這個非詩的、反詩的香港,恰恰為我提供了最洶湧的靈感衝擊,把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改造成為一個「無邊的現實主義」詩人。但我必須承認,在香港絕不可能以一個職業詩人的身份存活,我在向別人介紹自己是一個詩人的同時,亦即在介紹自己是一個「文化僱傭軍」。作為一個詩人,我每天工作超過十四個小時,閱讀、思考、行走體驗、寫作。同時我為了養活這個寫詩的我,利用我詩歌以外的專業:攝影、評論、編輯、教寫作等等來維持絕不穩定的收入。我一次次地回答在中學或大學寫作班上學生們最喜歡問我的問題:「在香港寫詩能生存嗎?」我說:「你看我,不是生存得好好的嗎?而且非常快樂呢!」其實用北京話來說,我是「仙活著」——不是說活得像神仙,而是無所謂地生活,我可以一年只買一雙鞋,但每月都買幾十本書,我可以十天不出大嶼山島,但會把銀行裡所有的錢用作一次旅遊。因為我衡量生活的標準,和大多數人都不一樣,僅僅詩歌已經給予我足夠的快樂,此外一切,我都視為意外的收穫。一個城市漠視詩歌、漠視一切心靈的、精神的追求,歸根到底,它是在計較詩歌的用處問題。對於香港來說,詩歌無用,當然!沒有一點GDP的增長和我的詩有關,我的詩集全部虧本,我交的稅不足千元;也沒有一個碼頭因為我的詩被保留、沒有一個失業者因為我的詩找到工作、沒有一起不公平的事件因為我的詩得到「平反」……那麼我為什麼要寫詩呢?僅僅為了抒情?為了自我安慰?我也認為:詩歌無「用」,如果非要說出一些「用」,我告訴你:詩歌一點點地塑造我們的語言面貌、保存語言中的傳統又開變出新的傳統,而語言是一個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礎,是記憶的凝聚,詩歌為你說出靈魂最深處的無以名狀之痛苦、之幸福,這一切都在為你完善你的靈魂——假如你還相信靈魂的話。當你的腳步過於匆忙的時候,我代替你慢下來,我代替你記得,我代替你幻想——直至你也學會記憶和幻想的藝術。

迷你倉 儲存 storage

台長: eyes on me
人氣(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