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在1844年3月21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鎮的佐拉(Zorra)村一個蘇格蘭移民的一家庭裏,父母是典型的長老會信徒,有清教徒堅貞的信仰,並烙守敬虔的家庭生活。
十歲,是他一生的轉折點,著名的宣教師賓威廉,那年返回英國休假述職。途徑佐拉村時,在其教會報告在廈門宣教的情形,當時做小聽眾的馬偕深受感動,就決定一生也要做個宣教士,向中國傳福音 。
1876年他自多倫多大學諾士神學院畢業後,前往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深造,充實自己以備將來的挑戰。三年後回加拿大向海外宣道會,申請到中國傳道。當時雖末獲接納,卻不移其心志,他遂利用這機會到愛丁堡唸書,直到27歲那年接到加拿大海外宣道會的派令才回國。他們已決定讓馬偕前往中國宣教。
1871年10月,馬偕在家人鄉親的歡送下,乘火車離別故鄉,橫渡新大陸,由舊金山前往遠東,途經日本橫濱、香港。他為了選擇工作地點,曾前往廣州、汕頭、廈門踏查教區。最後,搭一艘雙桅縱帆式帆船「金陵號」前來臺灣。渡過「烏水溝」—台灣海峽,是馬偕離開加拿大後,最怪也是最苦的一段航程,如同當年的拓荒者。
登陸台灣展開宣教之途
1871年12月19日,「金陵二號」駛抵臺灣南部打狗(即高雄)港,馬偕被一位年輕的醫師門遜先生(Manson)招待。禮拜天早上馬偕應邀在打狗洋行裏,對船長、官吏、工程師及商人等一群人 證道。
選擇在什麼地方定居宣教?是馬偕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此時他聽說在臺灣北部有艋舺等大城市,人口稠密,但是沒有宣教師、沒有教會,他認為這就是他應做的工作。有一天他對李庥牧師說:「我已經決心在臺灣北部工作了。」李牧師欣然回答說:「願主帝保佑你,馬偕先生。」1872年3月7日,李庥牧師陪也登上了「海龍」號輪船,啟程前往臺灣北部的海港滬尾(淡水),途經臺南,德馬太醫 生入他們的行列,和他們同行。
1872年3月9日,船開入淡水河口,馬偕博士在其日記中說:「我舉目向北向南看,然後向內陸遙望青翠的山嶺,心靈非常滿足,心神安寧且清靜,我知道此地就是我的住所。有一種平靜,明皙的聲音對我說:『此地就是了』(This is the land)同行的李庥牧師也對我 說:『馬偕,這是你的教區。』
登陸淡水後第三天,李牧師、德醫師定意由淡水出發,走陸路前往南部教區最北的佈道站—大社(豐原附近卡埔族)視察。馬偕決定與也們同行,以便觀察也將要傳教的北部地區。
他們十二號啟程徒步南行,經林口、中壢、桃園、新竹、白沙屯、大甲而到大社住了一週,再到埔里參觀。三人同住了廿三天,彼此達成以大甲溪為南北宜教區責任區分界線的默契後,才告別各歸南北。
馬偕在中部的宣教
首批到達埔社的外國宣教士,是為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請注意馬偕是北部大會的開設者,他在1872年3月9日在淡水登陸宣教,是日為北部大會的設教紀念日)、李庥、德馬太,他們三人於3月7日由海路在打狗出發,9日抵淡水,11日由淡水南下,視查新教區,11日黃昏到中壢,12日黃昏到竹塹(新竹),14日到大甲,又同日(馬偕日記說是15日)進入南部長老會教區的大社,見面時彼此握手問候:「平安!」。
馬偕他們在大社和內社講道和洗禮,3月17日馬偕日記表示他們在大社禮拜,有一百人以上聚會。24日在內社教會施洗30人,同日回到大社有15人受洗。馬偕等人在25日一大早動身前往埔社,有55人護衛著,途中看見人家的田園,有水稻、大麥及甘蔗,不久到了山麓,山上有許多生蕃。我們經過了一個大山谷,兩邊陡峭爬上爬下險峻異常,傍晚我們到達一個大盆地,四週都是山,這裡就是埔裏社,現在此地仍未有教會,我們在小茅屋裡住宿,晚上約有一百人聚集做禮拜。3月29日馬偕接見廿個水蕃(邵族),他們住在一個大湖(日月潭),用鹿皮圍身,手拿弓箭,頭上插花(相片)。3月31日(日),這幾天有許多病人來看醫生,早上約三百人參加崇拜,下午則有三百五十人左右。為廿二位信徒施洗。
1873年10月馬偕再到中壢、新港、獅潭底、內社等地,整天醫病、傳道,與人談論耶穌基督的救恩。1874年10月在內社和南部教區的會友一起禮拜。沿途都為人看病、拔牙、傳福音。1875年4月8日從新港社前往內社,10日返內社趕上禮拜,11日守聖餐。1975年10月底馬偕為參加南部的講習會,和學生一同由淡水出發,11月9日在內社講道,11月17日抵達埔裏逗留兩天,就去牛眠山和水社。1878年4月又去竹塹、新港、後龍,後來到內社訪問李庥夫婦。1892年1月2日,抵達大甲。在街上佈道,為85人拔牙,也與許多人談論福音真道。中國政府說馬偕應在那裡設立教會。(馬偕日記)
馬偕進入埔社路線
宣教師在中部平埔族中大受歡迎的情境,相形於漢人不斷的反教,有著天壤之別。也讓這些為福音而不辭辛勞、出生入死甘冒危險進入蠻荒之地的異國宣教士感到欣慰。另外我們也清楚看到,甘牧師所走的路線,正是平埔族人平常打獵走的路線,也是巴宰族人來往大社、埔社之間的路線。這條是平埔族群入埔之北路,即今131號道路,由新社經大湳、水底寮,南經抽藤坑入太平鄉、翻越大橫屏山入北港溪上游經國姓至埔裏地方(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p.206)。而由新社或由太平、霧峰經國姓到埔裏的路線,沿途正是泰雅族的出沒區。北部教會的馬偕牧師也曾走這條路線,1872年3月25日,馬偕和55人一大早從大社動身前往埔社,途中看見人家的田園,有水稻、地瓜、大麥及甘蔗、不久到了山麓,山上有許多生番。我們經過了一個大山谷,兩邊陡峭爬上爬下,險峻異常,傍晚我們到達了一個大盆地,四週都是山,這裡就是埔裏社。
認同台灣娶台灣某
1878年夏天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接到馬偕來信「今年五月我在英國領事館與一位台灣女子結婚,然後我們馬上一起出發 巡視各教會」。他們的驚訝是可以想像的。
馬偕來台的第六年(34歲),在淡水完成也的終身大事,並且娶了本地人,充分表示也對台灣的愛和認同。從各方面來說,馬偕博 士的婚姻是成功的。 生為台灣人 死為台灣魂
1900年5月,馬偕最後一次巡視蘭陽平原諸教會,回淡水不久,既因喉癌而聲音全部沙啞。9月牛津學堂開課時,他已無法授課。10月時曾前往香港治療,他已知藥石罔效。翌年一月回淡水,最後喉嚨開始糜爛,吞食之物由喉部流出,肉體受盡煎熬。6月2日下午四時病逝於砲台埔寓所,享年58歲。家人及教會遵其遺囑安葬於淡江中學後面其私人墓園,而非外國人公墓(西仔墓,有一牆之隔),葬禮 在6月4日。
他在台灣傳教共三十個年頭,設立教會六十餘所,施洗信徒達三千人。東奔西走、跋涉山河於客、漳、泉、平埔、高山間,蹤跡遍及苗栗以北,東達花蓮、台東。終其一生認同台灣,以淡水人自居,他心在台灣、愛在台灣、血流在台灣、留根在台灣,和四百年來一直將台灣作寄腳處,不認同這塊鄉土的一連串外來政權,形成強烈對比。馬偕臨終前幾年,曾以下面的詩詞,表達他對美麗島的無限摯愛:
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 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妳 我的生趣在於此; 我衷心難分難捨的台灣啊! 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妳, 我望穿雲霧,看見群山, 我從雲中的隙口俯視大地, 遠眺波濤大海,遠眺彼方, —我好喜歡在此遠眺。 誠願在我奉獻生涯終了時, 在那大浪拍岸的聲響中, 在那竹林搖曳的蔭影下, 找到我的歸宿……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