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日本無視中國蠻橫阻撓,將給予台灣觀光客永久免簽待遇,台灣應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外交大禮台、日兩國在國際戰略安全議題上有非常寬廣的合作空間,台灣應加強雙邊合作,創造最有利的國際地位
【台灣日報 】
日本眾院院會昨日表決通過台灣觀光客免簽證特例法案,提供台灣觀光客常態性的永久免簽待遇。這個案子將繼續送至參院表決,由於自民黨、公明黨和民主黨等3大朝野政黨均支持此案,參院的通過應可期待,而在本屆國會會期內正式成案。一旦台灣觀光客獲得日本常態性的永久免簽待遇,這將是台日關係的一大進展。
台灣訪日的遊客僅次於南韓,佔第二位,日本政府給予台灣觀光客免簽證待遇當然是出於經濟動機,但政治上的善意十分清楚,也不容忽視。日本政府從3月11日起正式實施對台灣觀光客開放免簽措施,凡是從今年3月11日到9月25日的愛知萬博大會期間,到日本觀光的台灣遊客皆可免簽入境日本。事實上,這個措施即在為日後常態性的免簽鋪路,但過程中果真遭到中國方面強烈干擾,認為中國人民未獲免簽前,台灣人民不可有更好的待遇。中國這種蠻橫的作法雖然無理,但在國際間每每得逞,這回日本政府終能堅定立場,不受干預,充分表達對台灣人民的親善態度,值得我們深刻體認、善加珍惜。
熟悉1972年台日斷交以來日本與兩岸關係變化的人就瞭解,長期以來日本外務省被所謂「知中派」所控制,對台灣是極不友善的。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日本財經界對中國市場期望很高,也不希望他們所支持的政治勢力得罪中國。日本媒體當年除《產經新聞》與台灣執政者有較為深厚交往外,其餘媒體不是對台灣生疏,就是意識形態上親共,對台灣沒有甚麼好話。台灣和日本的關係主要靠早期蔣家拉攏的保守勢力,以及少數有特殊台灣淵源的人士在維繫。而日本民間一般則因「怕麻煩」心態,對涉外事務並不關心。
形格勢禁,近來台日關係的改善確實與日中關係漸趨緊張有密切相關,但不能說我們自己的努力沒有發揮影響。李登輝擔任總統任內,以其特殊的政治魅力和歷史淵源,特別受到日本方面政治人物和媒體的重視,後來《產經新聞》之外有10來個日本主流媒體陸續的進駐台北,更使得台灣在日本一般民眾之間的能見度大為提升。李前總統卸任後第一次訪問日本,日本外務省考量在發不發簽證之間,就是12家在台灣有駐點的日本主流媒體的報導和評論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讓日本政府第一次不顧中國強烈抗議,決定對台灣釋放善意。
日本和中國間的緊張關係,主要出於中國的崛起以及伴隨而來,尤其特別針對日本,充滿敵意的民族主義。中國對台灣不惜以武力吞併的野心,事關日本經濟命脈的能源輸送線,也令日本緊張。此外,釣魚台領土與東海油氣田開發的爭議,更牽涉到直接利益衝突。中國軍備的超速擴張也讓美國、日本、台灣在東太平洋戰略上的合作日益密切,但也因此讓中國備感威脅,而對日本更加不滿。這些客觀情勢的改變,逐漸改變日本政治人物不願得罪中國的心態。至於民間,中國老是要求日本對歷史問題道歉,對政治人物參拜靖國神社問題說三道四,已經令人心煩,近年來更因為非法入境的中國人犯罪猖獗,直接威脅到日本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更是引起反感。這樣的民間感受讓政治人物對中國的不滿益加勇於表態,其中的方式就包括對台灣表達公開的善意。
我們樂於見到日本對台灣的善意,但也必須瞭解其中的背景,不能一廂情願、太過飄飄然。台灣和日本之間有共同的利益,可是也有利益衝突之處。「南京大屠殺」是歷史公案,但不必成為台灣和日本之間的爭執點。然而針對二次大戰慰安婦事件、釣魚台主權問題以及沿海漁權爭議等,台灣方面還是必須據理力爭,不可自失立場。只是在所有這些問題之間,如何在中國武力威脅下為台灣求取生存之道,仍然是最首要的考量。
在國際戰略安全議題上,台灣和日本間有非常基本的共同利益,可發展出非常寬廣的合作空間,乃至於方便解決或擱置其他爭議。如何在共同利益和彼此爭議的辯證關係下,為台灣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負責對日關係的政府部門必須深思熟慮、全力以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