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25 16:50:11| 人氣180|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34. 希望與限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網路文章轉載 作者不詳]


我在報上看到了一則舊聞,有個植物人自殺了。

說植物人自殺其實用字不確,
大家都知道植物人是「睡眠人」,
除了安樂死,不可能有「自殺」的方法。

我們所說的這位對象,是「前植物人」。
他是難得的,長年昏睡後,居然甦醒的例子。

男孩成為植物人時,只有十九歲,
正在念大學,有一位要好的女友。
他因為腦溢血,轉成中風,成為了植物人。
在他陷入昏迷時,
他的女友沒有放棄他,一直來醫院探望。
據報上所載:這時間接近一年。
之後是因為病者的母親覺得不應該耽誤女孩子的青春,
所以力勸她不要去探視自己的兒子。
而女孩離開時,還要求男孩的母親:
萬一男孩醒了,一定要通知她。

一年後,男孩居然真的醒了,母親將他接回家中。
由於昏睡了一年,身體機能受到影響,肢體似乎退化了,
男孩變成了半殘廢,靠輪椅輔助生活。

母親為他在親戚開的相片沖洗店找了工作,
但是男孩的社交和生活圈縮小,沒有朋友,
看不到未來,意志始終十分消沈。

女孩子這時候回頭來找他,而由於男孩的情形,
母親認為兩人在一起不會有好結果,再度「為了那個女孩好」,
也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害人」,所以要求兩人分手。

兩人是何時分手,報上沒寫。
但是透露說男孩的意志益發消沈,
多次起厭世之語,因此家裡一直擔心他會自殺。
依此也許可推斷這不會是太久前的事。

自殺的直接原因是男孩接到了同窗好友的喜帖,
看到別人能正常的結婚生子,而自己一生無望,
於是在自己臥室內割腕而死。
而他終於棄世時,離他甦醒已經七年,
他的死實在是令人扼腕。

將心比心,就從報上所提供的這些資料,
其實也可以推理出許多事情來。

這位母親顯然是有良知有道德的好人,
不願意耽誤兒子女友的青春,
不願意害別人家女孩子守著自己殘廢的兒子終老。
也或著她整個出發點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
擔心兒子萬一被女友拋棄後會受不了打擊。

但是,無論哪一種理由,
其實都只反證了她對自己兒子的看法,
她覺得她的兒子沒有用,不可能有未來,
不夠資格與正常人平起平坐。

無論是因為愛,還是因為無知,
這位母親在他兒子甦醒後所做的唯一的一件事,
就是剝奪他兒子的生機。

他醒來後還活了七年,植物人甦醒是多麼大的奇蹟。
而這個母親沒有看到奇蹟,只看到限制。

她所做的是要他安於這個限制,而不是突破這個限制。

這七年,我以為正是這孩子從掙扎到屈服的過程。

他的死等於完全贊同了她母親對他的看法:
他沒有未來,他的生命只是個拖累,
他沒有資格做正常人能做的事,
唯一應當有的生存方式是無聲無嗅,不要害人的活下去。

當有人讓我們相信了自己的生命毫無價值的時候,
我真的不知道除了就死,他還能有什麼想法。

我決無意要懷疑或譴責這母親對孩子的愛。

但是忍不住要想:

腦痲痺患者孫嘉梁的母親如果也只看到這孩子的限制,
那麼孫嘉梁不會成為聯考狀元。

日本的「熊寶寶人」乙武洋匡,一生下來就無手無腳,
如果他的母親只看到他的限制,
那麼他不會成長成這樣富朝氣有幽默感的人。

你把你的子女當成什麼樣的人,他們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你用限制教導他們,他們就會學到限制,
你用希望教導他們,他們也會學到永不對自己失望。

別讓自己或是家人限制了自己.......
給你的朋友也給你們自己.......

台長: sharon
人氣(180)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sharon
這是朋友轉寄來的文章
謝謝朋友的分享~~
2006-07-25 16:53:08
羽風古塵
這位母親是
傳統的
很有慈悲
沒有智慧~

世間這類型的人 好多
2006-07-26 14:48:58
天馬行空
不要讓多餘的限制淹沒了自己,不要讓無謂的希望傷害了自己。變成植物人是很深的痛苦,無奈的是家人。
2006-07-27 00:50:56
彩色糖果
自己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甚至擅自決定他的生死,
又何必期待他的甦醒?

孩子是自己的,
他自己的,
踏應該有選擇自己未來的權利,
父母親應該是鼓勵支持的角色,
而不是抹滅了他生存的價值。
這發生在植物人身上,
或許是落差比較大大家的感受就比較深吧!
但其實,
很多所謂[正常]的父母常常不自覺的替孩子做了決定,
這也沒什麼兩樣。
人都有生存的價值,
父母親的態度是最重要的。
2006-07-30 21:06:59
五年三班
身為一個媽媽,其實是時時刻刻在為孩子「設想」,如果你的孩子是優秀的,你就會想以後他要讀建中北一女甚或上台大,若是你的孩子成績很差,你就會幫他想以後可以做什麼可以自立養活自己,若說是父母限制了孩子,其實孩子不也限制了父母,讓父母不得不時時煩惱,「設想」是每個父母無法停止的工作,所以也不要對父母太苛責,當然父母該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大家加油ㄅ!
2006-09-22 12:20:24
菩提心
做父母的想法和態度很重要,殘而不廢的例子太多了,有這些殘而不廢的父母的智慧,才會成就這些小孩,不要妄自菲薄ㄚ,
2006-11-08 16:15:3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