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05 14:45:24| 人氣312| 回應1 | 下一篇

王家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由王家衛電影世界所提供

王家衛

個人作品有:1988《旺角卡門》
1990《阿飛正傳》
1994《東邪西毒》
1994《重慶森林》
1995《墮落天使》
1997《春光乍洩》
2000《花樣年華》
2004《2046》
2008《藍梅夜》

王家衛,進入電影產業時是以編劇的身分開始,1988年阿飛正傳時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之路,以及他獨特的風格。

先說說背景吧!王家衛所處的香港,在80年代末期以及90年代,電影產業還是相當發達,港片的產量仍是大於台灣(看電影台的片量就知道)。所以王家衛在當時縱始在香港的電影票房不佳,還是得以拍片。再者,王家衛在東邪西毒後,可以說開始確定了他往後作品的風格。

順帶一提,由於香港的電影工業基礎我覺得比台灣來的穩固。就產量而言也是,而且香港如王晶等導演還是會拍一些所謂的B級片,我敢說不會有人會買票觀賞,但是他們針對的有線台與DVD市場、海外版權也是有利可圖。也是一種自行開創錢財的來源;相較於台灣,已經被所謂的”得獎的作品”壟斷,票房奇差卻將大多數的資源(政府的補助)與媒體集中在固定導演群上,實在浪費。台灣的電影工業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投入,不只是學傳播的而已。


演員陣容

94、95年的《重慶森林》、《墮落天使》可以說是王家衛那時的代表。尤其是《重慶森林》找了當時還是歌手的王菲、梁朝偉、林青霞等,都是當時當紅的歌手與演員。這也是王家衛從早期就相當喜愛的手法。卡司堅強。


寫實風格非主義

王家衛的電影中,鏡頭的運鏡算是引起相當多人的討論。手持的攝影機運動,卻沒有為一般觀眾所詬病的晃動,這與搭檔攝影師杜可風有關,要能拍出導演想要的感覺,必須要有長時間的合作,杜可風從早期就已經和王家衛合作;長鏡頭畫面卻不單調,美術指導張叔平對於場景的擺設、服裝的安排。有時電影中人物長時間的對白或內心戲,場景的擺設加上鏡頭的運動,讓王家衛的電影對於人物刻畫相當成功。以上三人在香港號稱電影界的鐵三角。

但是也不難看出,中生代的導演被法國新浪潮或是寫實主義的影響。台灣侯孝賢的長時間鏡頭,是將攝影機固定,讓演員進出畫框,比較有點像是舞台劇的演出形式。而王家衛則是演員自身的演出,加上鏡頭的運動,而非紀錄式的讓攝影機就這麼放著,能感覺是演員和鏡頭同時在做表演。

不過王家衛在拍攝的時候,卻沒有”分鏡”,沒有將分鏡做的很明確,劇本也只有個方向,在視現場或演員更動劇情,演員往往在拍攝前才會拿到劇本。這樣拍法對於若是用在電影工業基礎不好的地方,等於是在浪費錢。

張曼玉曾經也在訪問中說拍王家衛的電影,讓演技大為進步。也許這是對於導演本身的功力有所關係。


剪接‧時間‧劇情

蒙太奇是將各個畫面重新組合而創作出新的意思。王家衛的電影敘事手法有他自己的一套。這幾年有幾部多線式的敘說方式,如衝擊效應、時時刻刻、天人交戰、遇人不熟。王家衛並不是讓多線分支劇情同時發生,也不是補述,就是將一條主線說講完後,再由其他支線來拼奏出完整劇情,或是發生什麼事情。

王的電影中有趣的事是不同的支線劇情無相關,也許只是短暫的相遇,而且並不會對結局產生什麼影響。像是真實生活中,短暫相遇的人,但終究是個過客,不會影響到你的未來。這是王的電影令人玩味的地方。

而剪接方面的步調其實很慢,配合畫外音(OS)與演員的內心獨白細緻設計,都在說明劇情或關係,以及特意挑選的配樂。讓作品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與文學氣息。與日本的岩井俊二頗有幾分相似。

如同40.50年代台灣詩化的散文一樣,王佳味的電影喜歡的很喜歡,有偏見的卻很討厭。

附帶一提,《重慶森林》中,那個位在室外電扶梯旁傷心的哭的滿地的房子,就是攝影師杜可風的家。

台長: Sebastian
人氣(31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但我覺得王家衛的點比岩井俊二的難懂。
2008-04-16 02:11: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