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21 18:38:08| 人氣2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關於一條河、一個村、一個孩子,擺盪在兩個國家之間的故事……
他們都擁有一個越南母親,和一本中華民國護照。
他們的命運因湄公河而相繫
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其實還有3,000個......

這是這篇報導的序,讓我印象好深刻,看過了過去商周歷年的「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系列報導,我們真的該好好去重視台灣的人口結構問題和人民教育素養的問題。這幾年來娶越南籍新娘的風氣逐漸上升,但相對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包括了經濟、家暴等問題,使得越南媽媽把孩子送回娘家或是帶著孩子逃離娘家,於是拿著中國民國護照的孩子長期滯留越南,因為國籍的問題使得他們無法唸書,這樣的孩童其實不只商周所說的三千名,而是更多.....

報導中有四個小孩的故事,分別是四歲的小苓、無法入學的小雰和七歲雙胞胎阿隆和阿文,小苓和雙胞胎兄弟都是由外婆照顧的,而小雰則有媽媽在身旁,可是他們無法接受教育,尤其是小雰,媽媽為了她走了許多的冤枉路花了很多的錢,但仍然換不到一張入學的越南出生證明,後來有伊甸基金會在越南有設華語班,於是小雰每禮拜一天到基金會學習國語,但因為媽媽工作的關係必須到外地去,小雰也放棄了學習,跟隨母親到外地工作。雙胞胎兄弟則比較幸福,外婆很溺愛他們,而媽媽和爸爸則在台灣工作,每年回去媽媽總帶著許多國語發音的vcd回去,就是希望小孩不要忘記國語的根,他相信只要小孩抓緊國語的根,將來一定可以回台灣到工廠工作。

看到了這四個小孩的故事,才發現這個問題是那麼的大,很悲慘的是這只是其中的一角,We really need to do something, not only just say it.
台灣這幾年的人口一直呈現負成長,老年化人口一直升高,如果政府真的重視這一問題的話,對於湄公河畔的小孩的教育問題就該去重視,台灣的人口結構已經不再是以前那樣了,我們不該有省籍情結,那是閉門搞本土化,而是該打開門看看其他國家如何針對人口老化的問題作解決,像新加坡大幅的修正移民政策,甚至花許多錢培養大陸的菁英人口,讓他們成為新加坡的菁英陣容,當然這其中一定有簽些契約,以保障新加坡政府的權益,所以我們也可以像新加坡一樣採取相類似的方法,幫湄公河畔的小孩爭取教育權,培養他們才是解決之道。

台長: 詩雨
人氣(2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