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05 03:14:43| 人氣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未完成的報告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四、視覺比喻



  先插個話。

  記得這學期的課堂,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並且以之相詢於張鼎國先生,此即我們發現西方哲學概念中,常以視覺作比方,有名的即是柏拉圖的日光比喻,如國家篇第六卷,第七卷,更不用說以降的西方哲學;而揆諸歷史,許多詩人(與柏拉圖犯沖?),不但在神話中以視覺換得預知能力,更以動人的聲音作表現媒介,這其間引人興趣的,不但是類如詮釋學興趣的比喻的問題,還有,究竟有無「聽覺」比喻。記得先生也對此感到興趣,還提到高達美所言,正確的閱讀是聽到心裡的聲音,與科學研究基本上建立於視覺云云…。
 
  這算是上學期這堂課的一個插曲,本使我想以「詮釋學的聽覺比喻」為題作報告,但沒想到在東方的思維中,透過文字學的閱讀找到了有趣的對照,以之作為前面史萊馬赫普遍詮釋學的東方比喻。先看下面這幾個字 [14]:

  右列這個字刻在三千多年前的龜甲上,現在稱它為「望」,這個字明顯是的有個「人」,且是刻意強調了「目」的人。字中「人」的頭上,就是現今的「臣」字,指的是仔細、小心的端詳,張望。左上角的小丘常訓為高處。這個字的變化,到後來呈現如下圖,出現了對象,而這個對象就是「月」。


[望]






  這個「望[15] 」是個動作,用現行較佳的辭彙,或許是「張看」。但它又不是看,其間有些細緻的分別。我們說「希『望』」、「『望』春風」等,這是一種尋找的動作的持續我們可以想像遠古人類對天體的仰望。太陽不能直視,而高掛於夜的月亮就代為「對象」。之後看下面這個字「看」。



[看]


  「看」字是後起的字,還沒找到甲骨文,在小篆裡出現,「人人目人人手」,一隻手遮擋住可能的障礙,認真凝視,所見似乎更有內容。而還有以下一個字,有時我們在它旁邊加個「見」字,它就是「觀」。


[觀]

  
  這個字像一隻梟,張大眼睛,仿佛一切有所察覺。「觀」字也沉澱了不少人文意涵,是「景象」、「看法」和「欣賞」,甚至大陸版《辭源》條裡出現的第七項:

  智的別名。

  特別是在中古佛教東傳後更彰顯這樣的意含。我們簡單的整理一下,可以得出:「望」[16], 包含了一連串的動作與最終的靜止,表現的張看的動作,時間因不特定的指涉而空白,望是種未完成的動作,而這對象可以不會出現或還沒有出現;「看」,某種程度是「望」的完成,有了對象的出現,遮擋或避免干擾的凝視,也就是望出現了內容;「觀」,一種景象,一種感受,一種看法,並且是智的。







[14] 關於這幾個字的說明,除見許慎《說文解字》。更重要的是以瑞典漢學家高本漢(1997)。漢文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為本,因許慎其時並未有甲骨文的了解,對字的了解依靠的是更多的猜測,瑞典漢學家高本漢(1889-1978),是國際著名的漢學家,語言學家,《漢文典》是古漢語工具書,除了他走訪中國大江南北的語言採集而得出音韻成就,他嚴格只取漢代之前典籍的詞義訓詁,並以文字學角度由結構和字義詮釋,使漢字的本義、引申義、假借義明確。此外另以林尹(民60)。文字學概說,並借用聯經出版,唐諾(2001)。《文字的故事》的理解。

[15]漢文典「望」條:此字由一站立人形和一眼睛構成。

[16]參唐諾(2001)。文字的故事。台北:聯經。頁,9-10。

台長: 一靈
人氣(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校園社團(社團、班級、校友會、同學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