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1-26 02:44:21| 人氣2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劇] 《張愛玲,請留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不要當我在嚴肅評論,我是在嚴肅地罵。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可是一生與書稿為伴的作家,留皮有被鞭屍的危險,留名有引起妒忌的可能,最實際的還是留言罷……」邁克這句宣傳文字要倒過來寫一寫林奕華,濫披經典的皮的話,不用等到死後,在世就會惹來皮煎皮拆骨的危險。

《一筆out消》節目中問過一條問題,許鞍華的電影《半生緣》是改篇哪個作家的小說﹖參賽者答張小嫺。罪過罪過……不懂答還好,一句張小嫺彷彿有心要張愛玲小姐從地府陰私怒返陽間,夜夜讀一遍《半生緣》給他知道。林奕華用《張愛玲,請留言》重重複複的向我們陳述張愛玲的話語(文字),對於那個參賽者或另一個曾答張愛玲原名叫張小嫺的參賽者來說是一場驚夢,對於對張愛玲早有認識的觀眾來說卻是一場侮辱。

一百條關於張愛玲的《一筆out消》問題浩浩蕩蕩作開場禮,總算為現世的摩登女性鄭裕玲跟過去的摩登女性張愛玲掛個勾。依導演的話來說,再來的第二場酒席《一筆out消》,他正在「對照」女性百年不變的生活與孤獨。幾個不見得有「財」也不見得有「才」的年輕女子,一大堆關於愛情與生活的不切實際幻想,《張》劇根本不是在對照「摩登女性」,如果導演真的認為兩者有可「對照」的地方,這不單貶低了張愛玲,也同樣貶低了鄭裕玲。

拎出張愛玲來討論,她無論在money, fame, career, love, look任何一樣摩登女性需要的條件上都有一套看法,一套堅持和信念。相信鄭裕玲亦然。可惜《張》劇中的女性卻毫不了解自己。說不出「我愛你」三個字的是白流蘇,不是張愛玲。張愛玲可是一個敢去愛上一個被世人稱為漢奸的胡蘭成的女子﹗要看張愛玲筆下人物的詮釋去看文學批論就夠了,不用看毫不了解張愛玲的《張》劇。

劇中不單錯誤詮釋張愛玲本人,詮釋手法亦相當有問題。筆者最看不過眼的是導演用美國世貿中心被炸喻作張愛玲筆下的「亂世」。的確,911事件亂了世界經濟,但怎也代表不了亂世的人心。「生死契闊」一段同樣。筆者一直怪導演不用心,懶去挖掘,懶去找材料,懶去詮釋,不是以張愛玲為幌子還好,打著張愛玲的名堂才最惹火觀眾。他對中國傳奇之一的張愛玲實在致敬不足,貶抑有餘。

全劇唯一能支撐大局的是女主角丁乃箏小姐,筆者劇齡淺,這是第一次欣賞她的演出。與某資深戲劇評論人討論,他提到丁小姐之所以化成劇之靈魂,是因為她的傳統演出方法。丁小姐獨幕演出《阿小悲秋》一節十分精彩,套上小錦履,箍上馬尾,活脫就是一個替洋人老板打工的女傭阿小。在劇場中用到的多媒體也十分精彩,影像片段、音響效果、服裝設計等都交足功課。本來把新媒體引入劇場中可豐富原來的戲劇,《張》劇卻有妹仔大過主人的感覺,到底是劇場本身拿掐得不好,又要再怪導演一次。

筆者不滿多多,不過看完最後一節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最後一節是張愛玲的影像,由少年到老年。想起晚年的她孤獨地在美國生活,在各市的汽車旅館過的日子,還有死在一張摺床上的景況……我看《張》劇是因為張愛玲,我恨《張》劇也是因為張愛玲。

相片來源﹕《張愛玲,請留言》宣傳單張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2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