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23 01:29:29| 人氣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本三大祭】祇園祭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本是個慎守傳統、喜愛祭祀的民族,京都人尤愛行事祭典,翻開京都的年曆,你可以發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中,他們有大半的日子都在過節。

在京都的大小祭典中,又以溽暑七月的「祇園祭」最富盛名,也費時最久,其與楓紅時節的「時代祭」、春暖花開的「葵祭」,並稱京都三大祭,此外,祇園祭也與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合稱為日本三大祭典。

祇園祭起源於西元869年,當年曾爆發全國性的大瘟疫,由於當時的醫術無法控制愈演愈烈的疫情,死亡者日以倍增,於是就有卜官建議舉行盛大祭典,立起六十六支(當時日本有六十六國)二丈長的「矛」,以祭神、除疫,是為「祇園靈會」。

爾後每經歷一次改朝換代,就增加更多祭物儀式,現在祇園祭中的最受矚目的「山」及「鉾」就是南北朝才出現的儀節,之後曾因「應仁之亂」而一度停擺,但京都人向來以古都傳統為傲,當然很快地就又復興了這個祭典。

祇園祭的儀式繁複,從7月1日的「吉符入」,到31日的「疫神社夏越祓」,前後佔滿了整個七月,若要把每天的祭禮一一看個仔細,實在太累人,所以一般人都挑「宵山」以及祇園祭的最高潮-17日的「山鉾遊行」來觀賞。

山、鉾共有32座,每一座都有一個名字、主題,而主題來源多半取材自歷史故事,有些甚至是中國的歷史典故,例如「孟宗山」、「伯牙山」等等,其中29座被指定為重要無形民族文化財。

「山」與「鉾」的不同之處,在於「鉾」是由年輕力壯的男子合力以粗繩拖拉,「山」通常是推著走的;「山」的最頂端會插上松樹的幼枝,高達15公尺,重量約1.2~1.6噸,其中,岩戶山及北觀音山最為笨重,也需要拖曳,所以形態反而跟鉾有點像,負責推「山」的「昇方」壯丁,約有14~24人。

最大的「鉾」則重達12噸,從組裝、拖出、遊行到拆解,全程需要180人。鉾最高有25公尺、負責拉繩拖曳的「曳子」約30至40人,坐在「音頭取」及「屋根方」的各有2至4人,再加上也坐在鉾上的「稚兒」及囃子樂隊,也難怪需要動員數十名壯丁才能讓鉾車前進。

葵祭的靈魂人物是少女所擔綱扮演的「齋王」,祇園祭的矚目焦點則擺在擔任主祭的小男孩「稚兒」身上,而17日的山鉾遊行的重頭戲之一,就是長刀鉾上的「稚兒」以古劍切斷「注連繩」的儀式,注連繩一斷,遊行的氣氛也掀到最高潮。

除了稚兒斷繩的儀式,讓一台重達12噸的鉾車轉彎的艱鉅工程,更是值得一看,在溽暑七月的驕陽下,配合祇園囃子所奏出的音律節奏,日本男兒使勁揮汗拉扯鉾車,有人忙著往鉾車底部的竹竿潑水以降低磨擦出的熱度,民眾則揮著扇子圍在十字路口觀看這場力與美的演出。

為了這個一年一度的祭典,京都市鬧區可以斷絕電源、癱瘓交通、公司休假,民眾高興地穿起浴衣揮扇拭汗,人人都沈浸在祭典的熱鬧氛圍裡。想窺看古都的風雅與執著?祇園祭就是一個最好的窗口。

PS:祇園祭已進入尾聲了,但還是貼出來湊熱鬧!

台長: JW
人氣(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