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07 15:35:48| 人氣1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多少廣東人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常常想到一句話:「四海都有中國人」,到底代表啥意義呢?是說中國人耐性高、韌性強,能適合任何環境,努力生存下去?還是因為祖國無法給他們舒適的生活環境以及工作,必須流浪異鄉呢?
不論是美國還是加拿大,從紐約到維多利亞,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有中國城(china town),而在中國城內的通用語言不是國語,卻是廣東話喔!記得以前在紐約宿舍樓下開文具店的廣東人曾經問我是不是Chinese,當我回答Yes的時候,他就開始一連串的廣東話,聽得我一頭霧水,難道中國人就都會說廣東話嗎?到底為何在國外的中國人大部分都是廣東人呢?這在我小小的腦袋裡形成一個問號,決定好好研究一番。
美國人最早對亞裔美人的刻板印象,源自美國 civil war(南北戰爭)期間。因為美國政府當時從中國大陸引進大量華人勞工,日以繼夜地替美國中西部修建鐵路,取代主權意識逐漸覺醒的本國黑奴。
加拿大傳統的華僑一如美國,主要來自廣東省四邑(台山、開平、恩平、新會),最早的一批開荒者可說是「苦力」。十九世紀中國農村的貧困和政治動亂,驅使青年農民出外謀生。起初以為苦幹三、五年可衣錦還鄉,但因交通不便,中國戰亂,加上美、加苛刻的移民法,華工多懷著團圓夢,在這塊富裕然排斥非白人的大陸上無奈地終老 。
第一批踏上「楓葉國」土地的華人是一八五八年由美國太平洋沿岸加州北上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淘金客。隨後二十年間抵達的華工,大都受僱建造橫跨該國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一萬七千名築路華工,為修築橫貫加拿大的鐵路流血流汗,工資卻只有白人的十分之一,還有很多人餓死,病死在築路途中,根據紀錄大約六百人喪生。鐵路在一八八六年落成,遭遣散的部分華工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維多利亞,今溫哥華附近留下,經營洗衣店、中國餐館或到白人家庭當傭工,另一些則東遷,散居各地。
根據資料顯示,加拿大華人平權的發展中,主要分為五階段 :
局部排華期(西元1858至1885):在這二十七年期間,加拿大華人主要聚居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先來的是少數淘金者,接著是被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引進的建築鐵路勞工,之後有從事礦和家庭雜工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政府為了保障白人的經濟、政治和人口等方面的優越地位,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例排擠華人。例如,「華人稅收法」規定華人在卑詩省必須每三個月交一次工卡的牌費;「華人置地法」禁止華人購買地產;「省選選民法」指明華人、日商和土著都沒有選舉權等等;還有「防止華人購買地產」;禁止華人新移民進入卑斯省。在這第一階段中,華人的反抗,主要是出自生意成功的華人,有錢聘請律師,在法庭指控卑斯省的法律違反聯邦的立法權。這些案件,有不少都成功地憑著憲法上的分權而推翻了卑斯省一些排華的法例。
全面排華期(西元1885至1947):在這六十二年之久的時期,加拿大聯邦政府通過並執行一系列的排華移民法。一八八五年至一九二三年,加國政府向入境華人微收人頭稅,從五十元增至五百元,相當於當時華人勞工近兩年的工資。這措施並沒有起到阻止華人入境移民的效果,於是在一九二三年,加國政府通過了全面禁止華人入境的移民法,直到一九四七年才取消。在這一階段中,華人多次由社團代表上京請願,但由於華人根本沒有選舉權,所以沒有多大的政治影響力。
轉折點(1947至1948):在這兩年間,加拿大社會對華人的態度有了重大的改變。排華移民法取消了,華人亦獲得了投票權。導致轉變的因素,首先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抗種族主義戰爭的影響。使加拿大的社會種族平等的思想開始成為主流。同時加拿大的華商退伍軍人發揮他們在政府和民間對與論的影響力,促使不平等法的廢除。
開放移民期(1948至1967):隨著排華法的廢除,華人移民加國的人數開始增加,但當時的移民法,仍有不同種族不同的待遇的規例。當時的亞商移民必須成為公民後才可以申請親屬來加國團聚,而對歐商移民卻沒有此要求。直至一九六七年,移民法採用計分制,對任何種族或文化背景的申請人都一視同仁,加國移民法才真正達到開放和公平。
立憲平權期(1967年至1983):種族歧視的法律雖已被廢除,移民法不再有種族色彩,但修法定律的權力仍然操縱在政府的手裡。只有把人權寫入憲法,才能有效地防止種族主義在法律上的重現。一九八二年,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CANDIAN CHARTER OF RIGHTS - FREEDOMS)終於成功地通過了。加拿大進入立憲平權的新階段。
現在你了解為何在國外的中國人幾乎都是廣東人了吧!現在居住在國外的廣東人很多都是已經四五代在這裡了,有些融入當地社會,也有些還是保留傳統中國人的生活習慣。當我看到這些歷史紀錄以及古老照片時,覺得中國人真是可憐。為了賺錢遠度重洋,希望能夠給家人好的生活,但是很多人不能如願以償,客死異鄉;能夠順利留下來生活的人,又要飽受外國人的歧視以及冷嘲熱諷,過著二等公民的日子。這個時候更覺得國家強盛是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如果國家小又弱,人民也會被別國人瞧不起,甚至欺負,我想這種感受是身在國內的人較難想像的到的。
在紐約唸書的時候,或是出國旅行時,常常會遇到外國人聊天,當我們告訴他們是來自台灣的時候,會有一些不同的反應顯現出來。不知道台灣(Taiwan)的人會以為是泰國(Thailand),知道的人又分有去過台灣或是沒有的人。有一個船員說他們船隻曾經停靠在基隆港,也有下船去遊覽,所以就有印象,跟我們聊的很快樂;也有的沒去過就只會哦一聲,甚至還會有不屑的感覺,那個時候真的會令人很難過。我們在國外都盡力做好國民外交,介紹台灣的好山好水以及美食給外國朋友,也希望他們對台灣人的印象是守禮好客,認真上進,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不僅代表自己,更代表國家。
好像有點扯遠了,會不會太嚴肅了點?真是不好意思。話說回來,既然中國城內幾乎人人講廣東話(現在很多人都會說國語了),我們當然要入境隨俗啦,反正多會一種語言對自己有好處。在台北工作的時候,因為愛看港劇,就跑去YMCA學廣東話,那時還被老爸嘲笑。他說香港都要回歸大陸了,我去學那幹麻?唉!真是沒有遠見的老男人啊。我學習的動機是有興趣,而且你跟他們說廣東話,他們會覺得很親切。兩個月學下來基本會話差不多了,靠著我這個三腳貓的廣東話,去香港玩時,竟然也可以買東西、點菜等,到國外時更是派上用場。現在我去買菜或是雜貨店買電話卡時,都會跟老闆拉ㄌㄟ一下,不僅他們覺得有家鄉的感覺,我也可以順便練習一下,大家都快樂,真是不錯呢。

台長: 丁素素
人氣(1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