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03 21:16:02| 人氣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低風險精神病人 社康護士人手偏低

【明報專訊】政府已增撥資源聘請個案經理跟進社區重性精神病人,但近期仍連續發生兩宗精神病人斬死斬傷人慘劇。當中精神病個案最多的新界西聯網,其精神科社康服務的社康護士數目雖較15年前增加逾8倍,但護士對中及低風險病人的比例分別為1對50及65宗。中大精神科教授榮潤國指出,照顧中低風險精神病人的社康護士人手偏低,兩個月才探病人一次仍未理想,「出事的病人往往無聲無息,若評估頻密些容易覺察病人轉差」。

低風險個案 1護士對65人

青山醫院、新界西醫院聯網精神科社康服務顧問護師梅杏春,任職社康護士逾20年。她說,15年前新界西只得9名社康護士,現時增至87人,人手較以前高出8倍有多,合共處理4740宗個案。團隊包括6名個案經理,每人平均處理25名高風險精神病人;45名資深社康護士,每人平均負責50宗中度風險個案;36名年資較淺的社康護士,每人平均負責65宗低風險個案(見圖)。

設資料匣儲高危病人資料

梅杏春說,除增加社康護士外,精神科社康服務部更設有專用的病人資料匣,儲存高危病人資料和病人所面對的問題,以及其親人聯絡方法,讓部門有需要時支援病人、家人以及部門同事。

她說,在每日交更時(下午5時半至8時半),所有同事均透過病人資料匣知悉區內高危個案,並提高警覺,若有需要,無論何時團隊也會出動處理危機事故。例如曾有個案的事主在家中語無倫次,鄰居受滋擾,精神科部門雖無其病歷紀錄,但仍派人在晚上11時許在事主門外自行評估,最後在收到家人報案後即把事主送去接受精神科治療。

學者﹕兩月探訪病人一次不夠理想

中大精神科教授李誠和榮潤國均認,就新界西社康護士人手比例來看,每名個案經理跟進25個高風險精神病人,情況確有改善。但二人認為問題反而在評估中度和低風險病人是否夠細緻,若精神科醫生診症時間太少,難免會走漏眼。加上社康護士每人平均處理50宗中度或低風險個案,大約兩個月才探訪及評估病人一次,情況不夠理想。

榮潤國指出,外國一名社康護士負責20至30宗個案,若社康護士探訪病人頻密一些,較易覺察病人病情轉變。他促請政府制訂精神科長遠發展政策,同時增撥資源改善社康護士人手。

天水圍涉斬人病人10天前曾覆診

天水圍上月曾發生一宗低風險精神病人在居住大廈內連斬兩人事件,涉事病人事發前10天曾覆診。

醫管局消息人士透露,政府已增加精神科護士學額。新畢業的護士將安排在精神科病工作,資深護士可轉去跟進社區重性精神病人,但估計要到2013/2014年,才可推展個案經理至全港18區。

文章來源明報新聞網http://news.mingpao.com/20121203/gok1.htm

台長: 就諦學堂 - SAM
人氣(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