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01 22:53:39| 人氣3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給自己一首歌◎答案‧李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一直想起Sam。「美少年之戀」裡的吳彥祖。

戲末,Sam的跳樓身亡,於我而言,所表徵的,乃是導演楊凡對於同志處境遭受社會打壓的最強烈控訴。

我記得,我跟著Jet一起痛哭失聲(親愛的馮德倫,日後看到你,總是想起我的金男人。你們有一樣姣好的面容,發散魅惑),哭一條年輕生命的死,哭一抹無法被理解的靈魂,的匆匆逸散。

但當年的難過,純然是起於「有情人終不成眷屬」的惋惜,很紅樓夢的那種。等到數年過去,歷經了非預期的出櫃,我才漸漸明白了一些事,一些當年不能參透的質疑——關於Sam到底是為了什麼,選擇自殺。

戲中,Sam從小就是個乖寶寶,盡得家人的讚揚與歡心。甚至長大後當了警察,更成就了父母某種程度的驕傲(香港人對於警察一職,應有不低的評價?這是我的猜測)。不過,「溫馨慈和」的核心家庭表面下,Sam的特殊性傾向,最終卻衝爆出強大力量,破碎了原本應當美好至終的三人生命共同體。

讓Sam做下極端決定的背後動機,就我偏見來看,在於Sam自覺他嚴重打擊了父母的期望想像,卻無能為力彌補,於是只能以身殉道。Sam的自我設限,其實有跡可尋:有次Sam在陽台抽煙,無意間被父親(或母親?)撞見,他反應之大、欲掩彌彰的那般窘態,顯露出他是多麼希冀在父母面前,維持良好形象,不容一絲污點附身。如果連抽煙一事,Sam都無法自我除罪,何況是在華人宗族觀念下,那「十惡不赦」的同志愛(更糟的是,Sam同志身份的曝光,又與被大多數華人認定為污穢、隱諱、不可言說的「性」產生鉤聯)?

用Sam的例子回看我自己(我也是Sam〔Samuel〕。這是偶然的巧合?),某些若合符節的雷同,認真細想,還真有虛構與紀實對照而生的魔幻之感,微妙異常。

自小,父母工作都忙,於是大我六歲的姊姊,照顧我甚多。因為在課業上,我幾乎毋須被操心,所以他們(尤其是母親)總將管教重點,擺放於「品格德行」上。我記得母親常跟我說:「書讀不好沒關係,品行好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話聽多了,慢慢地我自己也內化了這般「理所當然」的價值觀。只是,小孩子嘛,大錯不犯小過不斷,幹點惹人發怒的事總是有的。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經驗是:有陣子著迷於集郵的我,在姊姊的慫恿之下,跟她一起偷了父母的錢,數目好像還不小。不料,東窗事發,我跟姊姊被叫到主臥室,邊跪邊被父親以雞毛撢子鞭打,要我們認錯。那時主臥室的大理石地板並非平面,而是有突起花紋,因此,除了身體挨打的痛以外,我的膝部簡直疼酸欲裂,最後整個軟腳,趴在地上久久爬不起來。

恰好,我就是一個怕痛的「俗辣」,才會這麼「聽父母的話」,將兒童心理學裡的「避罰原則」印證地淋漓盡致。

大體上,我的長成過程中沒惹過什麼大麻煩;甚至,極多優異表現,更在在博取了親戚、父母友人們的激賞與讚嘆:小學國中高中,拿獎狀是常有的事。大學時代,我當過系學會會長、校刊校報主編、學生議會議員…大大小小幹部不下20個,也曾有獲得國科會研究補助、承辦全國活動、帶領諸多營隊、得到校內文學獎第一名…等等榮譽事蹟。畢業後,教學、行政實習績效俱好外,還出外比賽拿了語文競賽的獎,致使實習結束前有人暗示我可以報考,「應該會上」。服兵役時,我當了士官,讓「師父學長」時常向別人吹噓他的眼光。再來,甄試學校,以及日後報考研究所,我都一試中的,「效率」奇高無比。以上種種表現,父母不是沒有看在眼裡。只是,我卻甚少得到他們的「口頭獎勵」。比較「合乎常理」的一次是,那年我甄試正式教師,在激烈競爭中,一考即上,樂得母親邀集了一桌較親的親戚,席開「海上皇宮」,沸沸揚揚吃了好大一攤。除此以外,我比較多的經驗類似以下:有一回我忘記得了什麼獎,一回到家就跑去廚房,滿是興奮地跟母親報告。聽完之後,她只「喔」了一聲,害我整個人瞬間冷掉,覺得十分十分受挫。

這就是我的家庭,我的父母。我這麼坦言,並非要對父母編派罪名。我的重點是:這樣的家人互動型態,我經歷過,於是我理解了——理解為什麼家人會對我的特殊性傾向如此不諒解,也理解了為什麼我依舊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同(但其實,先後接收到諸多負面反應之後,我的期待倒是漸漸變得微薄了)。我想,他們最大的失落在於「原來那個幾乎樣樣OK的孩子哪裡去了?」,而我一直想不開的心結在於「我沒變我一直是原來那個我,你們怎麼老是看不見?」。就在不諒解與渴求認同之間,我跟他們的溝渠越發擴大,擴大到任何一方若試圖拉近距離,都會不小心揚起塵土灰沙,嗆傷對方。

沒有誰樂見這樣的局面。

與父母共同演出的這齣戲,設若我是Sam,我當然不會做出同他一樣的決定。「我想當我自己」,理由就這麼簡單。我了解互相拉扯之下,總會有人受傷、發痛,但我更不願意看見的是,所謂的「自欺欺人」。不明不白地生活,那有什麼意義?不可能妥協,正是我與Sam之間的最大不同。

常常,在跟家人爭吵後,除了憤怒,我還會生有極深的挫敗感。挫敗於「為什麼你們不肯懂我?」,挫敗於「為什麼我們如此難於溝通?」,更挫敗於「我就這麼被全盤否定了嗎?」…

…等等等等。我的挫敗那麼多,疑惑那麼多,到底,答案何在?

「雲很淡 才顯得天那麼藍
因為愛 沒有答案
才會在心中餘波蕩漾」

我是否該停止答案的索求?當世界持續運轉,天地的清明晦暗持續輪替,屬於我個人的象徵秩序真會因為答案的浮現,復歸完整或絕美嗎?試著讓心房無風,是否便能不起波瀾?

「於是你 終於明白
愛和擁有本無關
曾經在 交會剎那
那份感動是一生的寶藏」

我一直很想跟母親說:「妳可以試著想開一點嗎?」是她生我育我沒錯,但這並不表示,我便該屬她所有。沒有誰該屬於誰,情人間是這樣,家人間不亦是如此嗎?

「愛 活在心上
不是時間可輕易打斷
就算是交會時短
記憶 會超越歲月邊疆」

當然不會跟家人斬斷血緣關係,只是有沒有可能,讓愛,不成為緊箍的包袱,不成為沈重的負荷?親子的緣份,數十年短短即過,可不可以讓彼此更快樂地,一起走過?

「愛 活在心上
不受誰的決定改變方向
你真愛過 這就是答案」

我依舊愛著父親,愛著母親,愛著姊姊。親情之愛,我無意也無能將其拆解離散。再怎樣,我也不願當個無根的孽子。於是,我所要的,恐怕得慢慢慢慢,與他們一同來探查了。那個平衡兩方的答案,終究會被找到。我相信。



*後記:這篇文章開寫不久,我跟小老公去到一間舊書店。無意中發現一本過期的《聯合文學》雜誌(1998年7月號)。裡面正有楊凡所著小說:〈中南灣——美少年之禁戀〉。實在非常巧合。當中除電影劇照外,還有楊凡其他攝影作品,包括黃日華、陳百強、劉德華、尊龍等明星,俱是一派年輕昂揚,男色無邊。

台長: 小豪
人氣(3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