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18 20:19:59| 人氣1,5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情與眾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問曰:有情與眾生差別云何?

末學答謂:有情又名眾生,眾生又名有情。

問曰:何故有此二說?

末學答謂:譯者差別故。

問曰:何以故?

末學答謂:佛典有舊譯與新譯差別。以唐代(玄奘譯師)為分水嶺,以前稱舊譯,以後(含)稱新譯。有情與眾生之梵文皆作सत्त्व (sattva),音譯「薩埵」。舊譯眾生,新譯有情。藏文སེམས་ཅན།

眾生

《雜阿含經》卷第六(一二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白佛言:「世尊!所謂眾生者,云何名為眾生?」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不增不減經》:「法身過於恆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

《大乘同性經》卷上:「眾生者,眾緣和合名曰眾生。所謂地、水、火、風、空、識、名色、六入因緣生。」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一:「五眾和合故強名為眾生。」

《往生論註》卷上:「有論師汎解眾生名義,以其輪轉三有,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

《翻譯名義集》卷第二

摩訶衍云:「謂意及意識,一切眾染合集而生,故名眾生。」

有情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指一切有感情、意識的生物。為非情(指草木、山河、大地等)的對稱。……《成唯識論述記》:「梵云薩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此謂有情」一語僅指具有情識者,而眾生則除有情外,亦攝草木等非情。

一般而言,「有情」、「眾生」為同義語。

台長: rwaylin
人氣(1,5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名相 |
此分類下一篇:六和敬
此分類上一篇:有對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