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18 20:06:57| 人氣1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哈士奇的真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資料來源:網路搜尋以及貓頭鷹出版社的《家犬圖鑑》(見本文上圖)

  還記得「冰狗任務」裡面那些可愛的雪橇犬車隊吧!?很多人在看到雪橇犬的時候,都會直接反應那就是「哈士奇」!但其實我們看到的,並不一定是人們所俗稱的哈士奇喔!

  一、阿拉斯加雪橇犬(Alaskan Malamute)
  (見本文中圖及資料來源參考書的第234-235頁)

  原產國:美國(原產地/阿拉斯加)
  起源於:公元前3000年,據說與俄羅斯的薩摩耶犬(參考書第287頁)、西伯利亞雪橇犬、格陵蘭犬(參考書第244頁)都有血緣關係。
  主要用途:運輸工作
  身高:58~71公分
  體重:39~57公斤
  外觀:屬於大型犬,犬種體形強壯均勻、立耳、充滿野性,是雪橇拖曳中最強大的犬種,比西伯利亞雪橇犬的體形還要強壯渾圓。
  毛色:以淡灰色到黑色為底色。毛質濃密的雙層毛,外層毛粗糙,內層毛如羊毛般厚而帶油脂。全身密生的粗毛,是由稍長的上毛與下毛組成。身體下方四肢的一部份、腳、臉部都有白色花紋。
  眼睛:眼睛呈現深色的杏仁型
  耳朵:耳朵向正面豎立
  鼻:呈黑色
  尾巴:尾巴上揚並向內捲
  個性:活潑、充滿活力,也具有持久力與強大的精神力,是充滿鬥志及力量的犬種,所以也是多項雪橇犬比賽的紀錄保持者。性格順從,具有團體性與忍耐力,有時候很頑皮,喜歡玩,又因為此為大型犬,所以必須注重教養。
  飼養:因為是寒帶犬,如果待在高溫多濕的國家,會非常痛苦,要避免中暑。

  歷史:在北極地區,這種狗被長期飼養用來拉雪橇,所以通稱為「雪橇犬」。英文名為「Malamute」,源於飼養這種狗的阿拉斯加西北部原住民,馬拉姆塔(Malamute)部落的英紐特人,以游牧為主,而狗,則是他們最主要的搬運工具。阿拉斯加雪橇犬與西伯利亞雪橇犬、薩摩耶犬同屬於絲毛犬種。這種狗原本的用途就是托運重物,所以牠的力量很強大。

  由於阿拉斯加雪橇犬的體型龐大,而且具有結群的本能,所以必須自幼訓練。阿拉斯加雪橇犬的體型雖然比西伯利亞雪橇犬魁梧健碩,但是相對的在速度上就慢了,不過牠們被培育出來的目的原本就並非是速度,而是耐力。

  阿拉斯加雪橇犬與西伯利亞雪橇犬非常相似,但是阿拉斯加雪橇犬的尾巴是上揚而內捲的,西伯利亞雪橇犬則是體型較小,並且尾巴下垂沒有上捲。

  雪橇犬最有名的事蹟便是在西元1925年1月,美國阿拉斯加地區居民遭到白喉病侵襲,當時該地並無血清可供治療,最近的血清所在地遠在955英哩外,當血清送至距阿拉斯加尚有657英哩的地方時,當地原有直昇機可供運送,不過駕駛員回內地避寒,無人可駕駛直昇機運送血清,在已有患者死亡的緊急情況下,便決定改用雪橇運送。

  657英哩,以當時的運送速度來看,正常情況下仍須花費25天,由於患者急速增加,當時接受此一任務的Seppala便決定採用雪橇犬接力的方式運送血清,由於彼此的全力以赴,僅僅花費五天半便將血清送至阿拉斯加,解除了人們患病死亡的危機。

  雪橇犬通常是集體行動,一個雪橇約需十六隻雪橇犬組成車隊,因此領隊犬相當重要。此次事件中,由於記者的誤報,使得人們口耳相傳的領隊犬變成一隻年輕的雪橇犬Balto,但實際上的領隊犬是Togo。當時Togo已經十歲多,在長程跋涉完成任務後,便因腿傷退出雪橇賽,送至緬因州怡養天年,並於1929年12月死亡。Togo的遺體現存放於博物館中,並於紐約中央公園設有紀念碑,以供後人瞻仰。

  在「冰狗任務」裡面演出的狗明星便是阿拉斯加雪橇犬。

  二、西伯利亞雪橇犬(Siberian Husky)(見本文下圖及參考書第286頁)

  別名:北極愛斯基摩犬(Arctic Husky)
  原產國:俄羅斯(原產地/西伯利亞)
  起源於:西元19世紀
  主要用途:拉雪橇
  身高:51~60公分
  體重:16~27公斤
  毛色與鼻子:毛色為灰色、黃褐色或黑色的,鼻子會呈黑色;古銅毛色的,鼻子呈肝褐色;毛色為純白的鼻子會呈肉色;粉紅色條紋的,鼻子則有可能呈白色。
  眼睛:眼睛呈杏形,可以是咖啡色或藍色,又或者其中一隻眼是以上顏色亦可。
  耳朵:耳背呈拱形,耳內長有豐厚的毛。
  個性:忠誠、精力充沛、友善、溫馴、外向而且聰明活潑、易於教導,喜歡群體工作,但對陌生人沒有戒心,所以不太適合當作護衛犬。
  飼養:寒帶犬,注意不可讓牠太熱,以免中暑。

  歷史:由亞洲東北部的楚克奇人(Chukchi)所培育出來的西伯利亞雪橇犬,主要用途是作為運輸工具。擁有濃密如羊毛般的內層毛以抵禦西伯利亞的嚴寒氣候,是冬天用來拉雪橇,夏天用來拉船的狗。十九世紀初期,西伯利亞才自阿拉斯加引入這種愛斯基摩犬。

  西伯利亞雪橇犬,從字面上來看,Siberian代表此種犬來自西伯利亞地區,為當地的原生犬種。十八世紀時,有艘遇暴風雨漂流至西伯利亞的日本船,船員發現當地的土著楚克奇人飼養了一種狗,這便是西伯利亞雪橇犬首次為外界所知的開始。又因為牠的叫聲低沉嘶啞,便稱此種犬為Husky;另一種講法則是阿拉斯加淘金客在駕馭雪橇時發出Husky的聲音(意指沙啞的喊聲),而讓牠取得此種犬名。

  在台灣俗稱「哈士奇」的西伯利亞雪橇犬,其主要特徵是尾巴下垂,兩耳在頭頂上的距離較近。阿拉斯加雪橇犬的主要特徵則是尾巴上揚並內捲,兩耳距離較寬,個性急燥兇悍,且阿拉斯加雪橇犬長得比較粗壯高大,行為也比較野性。哈士奇則比較輕巧優雅,個性也比較溫馴。

  人們之所以經常將這兩種雪橇犬混淆,無非是因為牠們長得十分相似。但是牠們額頭上的毛紋分佈卻有著非常顯著的不同。本文中圖的阿拉斯加雪橇犬,額頭上的紋路呈現一個極似麥當勞Logo的M字型,而下圖的西伯利亞雪橇犬,其額頭上的白色毛髮部分卻恰似一個中文部首的寶蓋頭。

雪橇犬的外型酷似野狼,嚎叫的聲音亦與狼族無異。一般人印象中的哈士奇,多是在北極圈附近背負重物、拖曳雪橇,然而,為人類拉雪橇的犬種並不只有哈士奇,還有阿拉斯加雪橇犬、愛斯基摩犬(Eskimo Dog,參考書第239頁)及薩摩耶犬等四種,但在世人心中,雪橇犬就是哈士奇,哈士奇就是雪橇犬。其實上述的幾種犬種在萬年前均有血緣關係,而哈士奇犬和薩摩耶犬的血緣關係更為接近,在輾轉遷移過後,為適應當地環境,在體型、外貌上便逐漸有了轉變,如今便只有哈士奇與阿拉斯加雪橇犬在外型上極為相似而已了。

  其次,人們之所以會稱呼牠為「哈士奇」,或許是從牠的英文譯音Husky而來,而字典裡的Husky指的正是北極地區拉雪橇的狗。在字典裡,Malamute更是很清楚的指明這是愛斯基摩狗。然而不管是阿拉斯加雪橇犬或是西伯利亞雪橇犬,其實都是雪橇犬,差別只在於英文名稱的譯音、品種的差異性和來自於不同的培育產地。

  哈士奇會被丟棄的原因不外是品種不夠純正、容易狼嚎(尤其是阿拉斯加雪橇犬)、太好動、活動量大、不會顧家、體型太大、走失機率頗高。此外,他們很聰明,能判斷主人的命令要不要接受,服從性相對的就會比較低,需要飼主用心去教導。

  其實,不管是任何犬種或是其他動物,都需要人類更用心的對待。小丸子(櫻桃小丸子)曾經說過:地球是大家的,所以應該由大家共同享有。的確,不單是只有人類可以分享地球的資源,也正因為人類擁有比其他動物更多的智識天賦,就更要用心去維護地球寶貴的自然環境,讓其他生物都能在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上自由且安全、富足的生存下去。(2003.07.18_小米)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