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解禁 國際油價破50美元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意外減少3百萬桶,激勵國際油價上周四再度站上50美元大關。而本周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將與俄羅斯商討減產議題,更進一步激勵紐約油價繼上周四漲破每桶50美元後,上周五所有石油期貨也都突破50美元大關。
OM金融公司分析師伊夫(Stuart Ive)表示,產油國有望合作消息令投資者信心大振,因為他們將此視為產油國終於邁向減產方向前進。他還補充若有明確跡象顯示俄羅斯同意減產,將推升油價再度走高。
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1月歐美對伊朗解除經濟制裁後,歐洲對伊朗石油進口量不見明顯增長,所幸經濟快速成長的亞洲各國爭相搶購,並積極投資伊朗能源基礎建設,加深伊朗與亞洲的石油貿易關係。
今年以來包括中國、印度、日本及韓國等亞洲國家都擴大伊朗石油進口量。據伊朗國營石油公司NIOC統計,今年8月伊朗對印度石油出口量達到每日57.6萬桶,是去年同期的3倍。同一期間,伊朗對中國石油出口量也年增48%至每日74.9萬桶,使中國成為亞洲最大伊朗石油進口國。
伊朗駐香港澳門總領事法克里(Mehdi Fakheri)表示:「中國之所以能掌握多數伊朗石油,是因為過去5年在伊朗接受制裁期間,中國持續進口伊朗石油。」
目前伊朗石油出口量有多達70%送往亞洲。今年8月伊朗石油日產量已回升到360萬桶,而政府目標讓日產量達到制裁前的400萬桶,屆時伊朗對亞洲石油出口量可望再度擴大。
JBC能源公司分析師林德爾(Eugene Lindell)表示,伊朗石油之所以吸引亞洲各國搶購,除了地利之便外,也因為伊朗石油出口價格向來較沙烏地阿拉伯便宜。今年以來,伊朗石油對亞洲出口價格平均每桶較沙烏地阿拉伯便宜0.25美元。
回顧去年一整年歐洲完全沒有進口伊朗石油,美國更是在過去幾10年間對伊朗維持石油禁運。今年以來伊朗對歐洲石油出口量回升到每日50萬桶,但因歐洲與伊朗之間仍存在其他制裁,導致歐洲進口需求成長緩慢。
研究機構Energy
Aspects分析師馬林森(Richard Mallinson)表示:「金融及海運相關限制導致歐洲各國遲遲無法擴大進口伊朗石油。」
相較之下,今年以來石油進口量成長14%的中國迅速成為伊朗最大石油客戶。NIOC表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及中國石化近日已和伊朗政府進入最終協商階段,預定在伊朗西部投資油田開發案。
日期:2016年10月11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