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3-14 19:41:49| 人氣3,0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答案是:仁至義盡,以求無愧。

典故出自於南宋文天祥的遺書。史書是這樣寫著-天祥將出獄,即為絕筆自贊,繫之衣帶間。其詞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大意是說,孔孟等聖賢教導的是仁與義的道理,基於成仁取義的觀念,必要時犧牲生命也在所不辭。做到仁至義盡,差不多可說是無愧於心。

關於仁與義的觀念,四書五經的討論甚多,在國中、高中求學之際都讀過。只是儒家倡導的仁義,在面對現實生活時,還是有許多做不到的地方。在舉行科舉考試的時代,都得熟讀聖賢書,才能通過一關又一關的考試。然而做官的時候,畢竟還是爭逐名利的多。雖然戰亂之際多少有些關於仁義與氣節的故事。

清帝國末年,面對西洋文明的衝擊,儒家思想便成為「吃人的禮教」,也難怪老毛要「打倒孔家店」。一百年前讀書人進學啟蒙時畢生鑽研、皓首窮經的經典學問,如今可能只是一片光碟。既沒有君王也不在乎國籍,除了服兵役上莒光日課程,大概不再有人倡談盡忠的觀念。

因而問時人: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似乎很難有答案。
除了國文課之外,我輩幾乎不讀聖賢書了。也許當「聖賢」被編成角色扮演或策略遊戲時,那麼聖賢書這本過關秘笈將會有很多人讀。
至於所學何事?當然是要找個可以分紅利、認購股票、而且保證不裁員的好工作,以便將來有好錢途、最好是名利雙收。

如果你覺得聖賢書應該還有它的價值,希望人生不只是賺錢、成名、追求娛樂與排遣寂寞,那麼我們會有很多話可以說。

台長: rinchen
人氣(3,00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心靈幽思 |
此分類下一篇:啟示的啟示
此分類上一篇:佛教之趣味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