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不是一般的影評,因為我不想在導演的架構下評論《慕尼黑》,
而是要「解構」它,
揭露它所再現的刻板印象、相關人士對本片的回應,
如果我不舉這些這些歷史事實,有人一定會說我胡謅,甚至說我陰謀論吧:)
但引用史實佐證,又會被說這不是影評。真的很難為:)
-前言-
《慕尼黑》仍「再現」多數人對以巴衝突的刻板印象,真是一大爛片(從我這個角度來說,它算爛片)!我打算從以巴衝突的歷史出發,揭露《慕尼黑》所再現的刻板印象,並兼論相關人士對本片的回應。文章結構分成兩個部分,首先談到《慕尼黑》的兩大敗筆,其次論及美國猶太復國主義者的無恥行徑。
一、第一大敗筆:從慕尼黑事件開始談起
史導的故事從慕尼黑事件開始談起,給人一種「只有巴勒斯坦人是恐怖份子,以色列只是回應恐怖主義的一方」的刻板印象──亦即以色列先受到巴勒斯坦的挑釁,才開始籌畫暗殺行動,而且只鎖定11位涉及恐怖行動的黑九月成員。然而,誰才是恐怖主義的肇始者?只有巴勒斯坦是恐怖主義嗎?這些問題已經迷失在史導的故事中!
事實上,「猶太復國主義者」才是先把恐怖主義引進巴勒斯坦的人。自一九二○年代起,他們在阿拉伯市場等地放置炸彈,製造大眾恐慌,這種事在一九三○至四○年代臻於高峰,加速英國在一九四八年撤出巴勒斯坦。從此之後,以巴雙方相互報復,但巴勒斯坦人的死亡數字卻不成比例地高,以色列的死者多是士兵,但巴勒斯坦的死者,幾乎都是平民,不少是兒童。
開口閉口都是恐怖主義,其實是件危險的事。自從有了「恐怖主義」一詞,「國家恐怖主義(state terrorism)」就有理由為所欲為,例如:以色列破壞約旦河西岸大部分的基本建設,他們說這是「恐怖份子的巢穴」,但他們破壞的,幾乎是民用設施,如電力、水利、衛生設施、教育部、勞工部、學童檔案也被以色列人搶走。誰才是恐怖主義呢?以色列或巴勒斯坦?也許兩者都是吧。
很遺憾的,史導只把巴勒斯坦拍成「恐怖份子」,而他所呈現的圖像,就是一般的恐怖份子形象,以致於我們難以辨認,這些巴勒斯坦人跟攻擊世貿中心的阿拉伯人是否不同。
事實上,那些巴勒斯坦人和攻擊世貿中心的阿拉伯人,根本不同!前者過的是最悲慘的生活──貧窮、無知、營養不良──而以色列要為此負很大的責任;後者顯然不是絕望的難民,而是中產階級,他們沒有政治訴求,只想摧毀。史導犯了很多美國人常犯的錯,每當談到或拍到阿拉伯人的時候,總是不加細分。
二、第二大敗筆:暗殺行動穿插著巴勒斯坦的「恐怖行動」
史導再度給人一種假像──以巴雙方勢均力敵。一些觀眾難免認為:「這些巴勒斯坦人與猶太人又來了」,然後就導出「冤冤相報何時了」的結論!事實上,巴勒斯坦人的反擊能力其實小的可憐。巴勒斯坦人的恐怖攻擊,其實是為了捍衛他們「所剩無幾」的土地,以及他們最基本的生存權利,而不止是因為以色列幹掉幾個黑九月的成員。
巴勒斯坦人除了警察有小型武器之外,平民並無武器可言,他們的年輕人只能向坦克車、直昇機「丟擲石頭」,反觀以色列,他們有導彈、戰機、坦克、火箭,還有上看「一百三十五兆美元」的美援。巴勒斯坦人的恐怖攻擊是侷限的、零星的,但卻被以色列放大、膨脹到可笑的程度,以色列老是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但在以巴衝突上,他們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實不是受害者,而是欺凌者。他們用武裝直昇機、飛彈、坦克,對付毫無自衛能力的巴勒斯坦百姓。
自以色列一九四八年建國起,以色列就開始有計畫地驅逐八十萬阿拉伯人,許多手段都嚴重「違反國際法」,包括:刑求、以飛彈與直昇機攻擊平民、實行屯墾、非法兼併土地。78%歷史上原屬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變成以色列的,這個比例t持續增加中,剩下的22%即約旦河西岸與迦薩走廊,當前的戰鬥都發生在這裡,也就是發生在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上!巴勒斯坦人所爭取的,不是那已經被奪走的78%的土地,而是那「僅剩」的22%,而且這22%當中,以色列仍控制著60%的約旦河西岸與40%的迦薩地帶(這是非法佔有)。巴勒斯坦人若有建國的一日,他們的領土是破碎不堪的。說到那些以色列的屯墾者,他們有武器,也有士兵保護,他們有些人還喜歡惹事生非,譬如:敲破阿拉伯人的窗戶、燒他們的車、恐嚇他們。清真寺外頭有以色列士兵看守,甚至發生屯墾者闖入清真寺掃射禮拜者的荒唐事。
至於居住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則被當成次等公民。以色列沒有憲法,只有一個基本法,它嚴格區分猶太人與非猶太人。巴勒斯坦人不能遷移,無法接受像樣的教育,不准從事某些工作,不准擁有土地,只因為他們不是猶太人!這些巴勒斯坦人只要示威抗議,以色列政府就予以軍事回應。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排斥,還反映在他們的路標上,路標只寫上英國與希伯來文,如果你是一個看不懂英文與希伯來文的阿拉伯人,你會在那裡迷路,這顯示以色列政府故意排除那二十%的人口。
現在敵視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越來越多,但巴勒斯坦人原本就跟猶太人一樣,分屬各個國家(如約旦、黎巴嫩、埃及……等)。曾遭迫害的猶太民族不記取歷史教訓,他們只是不像德國人般屠殺猶太人,他們只是比德國人更會包裝,他們慢慢地懲罰那些巴勒斯坦人,希望他們受不了,自動離開,但巴勒斯坦人還是守著「僅有」的土地,他們絕望,他們不得不步上猶太人的後塵。然而,以色列的國民教育卻試圖抹滅這段暴力驅逐巴勒斯坦人的歷史,灌輸下一代,以色列是在荒涼的土地上建國。
史導雖然企圖處理巴勒斯坦人的心聲,但手法太膚淺了,他只是讓一個巴勒斯坦人跟以色列人爭論說:「我需要家」,但巴勒斯坦人需要的,何止是家,家對他們還是奢求呢!他們沒有行動自由,即便是就醫,也要受到以色列崗哨的刁難,運給巴勒斯坦人的食物,也常常因為被留置在崗哨過久而腐爛…….
三、美國猶太復國主義者的無恥行徑
以色列一直在玩兩面手法,給外國人的資訊都是文宣,他們將自己描繪成民主、大方、站在受害者的一方,這種形象對西方自由派特別有吸引力。然而,他們其實也沒多文明,除了上述的實質暴力(佔領)與歧視,他們還對巴勒斯坦人進行「論述暴力」。巴勒斯坦人觀點的影片,都遭到猶太人組織系統性的打壓!就連《慕尼黑》這麼「親猶」的影片(我所謂的親猶,意指導演已經把以色列人拍得夠正面了),也遭到他們砲轟。也許,《慕尼黑》的真正價值,不在於這部片本身,而在於它的後續效應。它讓我們看清這群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嘴臉──他們希望以色列的形象總是逆來順受,巴勒斯坦人的形象總是麻煩製造者。
-結語-
《慕尼黑》讓我們重新省思,面對這些「被包裝過」的資訊,身為觀眾的我們,是要選擇不加批判的接受,還是選擇查證,並質疑這些資訊的真偽與背後的意識形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