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3-25 06:34:58| 人氣3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光影流竄] 偷拐搶騙,蓋瑞奇惡搞奇幻新一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試過一見鍾情的滋味嗎?1999年末在華納放映的小規模「浪費青春」影展上,我邂逅了蓋瑞奇(Guy Ritchie)的處女作《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中譯:兩根槍管)。雖然不至於天雷勾動地火翻雲覆雨一發不可收拾,但也算是夠火辣辣的了。電影才演到一半,我竟然衝動地開始考慮要立刻重看第二遍﹝當然劇情過於複雜難懂,需要重複觀看才能全盤通曉也是原因之一﹞,可惜因囊空如洗而作罷。

誰能想到,一年後這個在台灣仍籍籍無名的英國導演竟然會跟二十世紀最有名也最受爭議的女人結成連理?如果不是因為他跟瑪丹娜的婚事佔據了當時綜藝新聞絕大多數版面,連帶地讓蓋瑞奇的新片《Snatch》(中譯:偷拐搶騙)備受世人注目,也許身在台灣的我們仍只能苦哈哈地等待哪個好心的影展主辦人挑中這部稍嫌艱澀的黑色喜劇來放映,而不是像現在這麼快速就能到各大戲院買票報到了。也許「少奮鬥三十年」是件好事?

◎新銳導演蓋瑞奇跟他失散的兄弟

媲美MTV的強烈敘像風格,迷宮般多線式故事進行,把玩暴力於股掌之間;欣賞蓋瑞奇的作品,觀眾從來沒有一刻能好好的安靜待在座位上。不是拍案叫絕轟堂大笑,就是隨著鏡頭帶動音樂的節奏,膝蓋跟笑容跳起舞。

1998年以兩百萬的製作成本拍攝而成的《兩根槍管》讓蓋瑞奇一鳴驚人,在英國賣出十倍以上的票房成績;不僅是他跳脫常規的運鏡讓人驚豔,自己一手包辦了編劇跟製作的多重身份更是使這部電影生色許多。他拿起筆桿撰寫劇本,親自選擇飾演每個角色的演員,並以自己獨特的影像魅力來詮釋這龐大的故事結構,電影拍攝作業的每一個環節他都掌控在自己手中,讓這部複雜得近乎瑣碎電影的每個腳印都顯得絲絲入扣。

不禁讓人期待,蓋瑞奇的下一步會怎麼走?

同樣是一片成名,同樣是自編自製自導,同樣有著異想天開的說故事風格;提起蓋瑞奇,不能不使我聯想起90年代後半名噪一時的鬼才導演昆丁泰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1994年的成名作《Pulp Fiction》(中譯:黑色追緝令)一片讓過氣了的約翰屈伏塔重回2000萬俱樂部之外,也被影痴們譽為該年奧斯卡的無冕王,評價甚至凌駕在最佳影片得獎者《阿甘正傳》之上。

仔細比較兩者的風格跟際遇,蓋瑞奇跟昆丁泰倫提諾兩位導演簡直像是雙胞胎一樣。他們都從頭到尾一手包辦自己的創作,都以黑色喜劇為肌理,都以城市生活的中下階層為主角(只是一個的舞台在倫敦,一個的舞台在加州),都擅長多段式的說故事風格,都愛玩弄暴力美學,都喜歡交錯時間線的進行(《黑色追緝令》的第一段故事直接連接到第三段,第二段故事才是「時間」上最後的結局),都故意讓主角死得很冤枉(《黑》片裡約翰屈伏塔在第二段故事裡上完廁所後一開門就被布魯斯威利幹掉,《兩》片裡兇狠哈利跟自己雇用的笨賊手下不知情地自相殘殺而死)。兩者的差別只在於,蓋瑞奇的影像風格華麗,昆丁態倫提諾不愛玩弄運鏡而多以劇情的急轉直下引人入勝。

擁有這許多個共通點之外,最大的相同之處在於,自他們的成名作《兩根槍管》跟《黑色追緝令》問世並獲得廣大迴響之後,世人都對他們的下一部作品十分好奇。

昆丁泰倫提諾就老神在在得多了,在多部影片如《Desperado》、《From Dusk Till Dawn》中客串擔任配角,自編自導的作品也只在四位導演各自拍攝最後連結成的四段式電影《Four Rooms》中曇花一現。他老人家跑龍套演員當得不亦樂乎的同時,觀眾的期待也不停的被挑撥,也又一次的失落。直到1997年他才推出真正的自編自導自演的完整電影作品《Jackie Brown》,然而答案呢?無疑是令人失望的。《黑色追緝令》裡異想天開的劇情銜接蕩然無存,殘留的只有一拖再拖的緩慢節奏。昆丁泰倫提諾把《黑》片裡面的元素:交錯的時間線、多線式故事玩得更兇更惡搞,可是無止盡的延伸後卻沒有恰當的把劇情交待清楚,讓人看得一頭霧水,兩小時過去後沒有睡著就算是徼天之大幸了。

提到這點,又不得不說蓋瑞奇跟昆丁泰倫提諾真的是兄弟倆一對寶。蓋瑞奇在2000年推出了新片《偷拐搶騙》,就如同他在美國失散的兄弟一樣,《偷拐搶騙》跟成名作《兩根槍管》幾乎如出一轍。雖然說不上是往前更邁進了一步,但就延伸創意來說,《偷》片無疑是比《Jackie Brown》成功多了。

◎第三根槍管是84克拉的鑽石

在《兩根槍管》裡,各路人馬爭相搶奪的是兩把價值三十萬英磅的毛瑟槍、堆積如山的大麻跟一大袋的現鈔;換到《兩》片的姊妹作《偷拐搶騙》,這「第三根槍管」就變成了價值不菲的84克拉鑽石。以這「兩根又一根槍管」的互相爭奪為劇情主軸,就成了這兩部姊妹作。

比較這兩部電影,共通點實在是數也數不清;同樣保持了蓋瑞奇的獨特影像風格──多線式故事進行、MTV式華麗運鏡、以旁白來主導影片節奏、別出心裁的冷笑話、急轉直下的圓滿結局──這點自是不在話下。以劇情內容來看,兩部片同樣都有地下賭場,同樣有黑吃黑,同樣有騙錢的軍火商、殺人不眨眼的兇狠大佬、史上最低能的笨賊、處處使不上力的主角,更別提兩片的主要演員有四人以上是互相重複的了(《偷》片中的老土、紅髮阿托、鋼彈牙東尼、金髮吉普賽人在《兩》片中都有吃重的演出)。

但是蓋瑞奇最厲害也最成功的一點就在於,不僅是第一次接觸蓋瑞奇的觀眾看了《偷》片後會捧腹大笑,就連衝著《兩根槍管》的美好回憶買票進場的觀眾也會看了大呼過癮。

為什麼?我想主要的原因是蓋瑞奇架構的奇幻空間太過於龐大,電影開始還沒五分鐘他就一股腦地讓七八個主要角色同時現身,讓劇情用六條支線以上的樹枝狀方式來發展,即使是熟悉《兩》片的觀眾也會沉迷於那種「不知道下一步蓋瑞奇又會把我們帶到哪裡?」的未知快感。

◎要小心擁有養豬場的人

暴力美學?浮現在你腦海的名字也許是北野武,也許是奧立佛史東,但把這幾位名導放在蓋瑞奇前面一比,頓時顯得黯然無光。就衝擊性鏡頭的拿捏與掌控來說,相信無人能出其右。

來模擬一個場景,譬如說,「拷問」好了。昆丁泰倫提諾在《黑色追緝令》裡讓山謬傑克遜光是揮舞著槍唸上幾句聖經的台詞,就把對方嚇得屁滾尿流。換作是蓋瑞奇,他會怎麼做?《兩根槍管》裡Dog用拷問對象的嘴唇當做是放高爾夫球的支架,站在他的肚子上大力揮桿;他甚至把人倒吊起來當成標靶,玩起擲飛鏢遊戲。這樣一來還有誰敢不從實招供?

《偷拐搶騙》裡蓋瑞奇把「暴力」這個元素玩得更兇更惡搞了。經營地下拳賽的紅髮阿托一出場時就介紹他是個「擁有養豬場的男人」,觀眾看了還摸不著腦袋,直到電影中段才揭曉了「養豬場」的由來:

三個黑人笨賊正在煩惱要怎麼處理四指阿法的屍體時,紅髮阿托走了進來。無視於笨賊們「這傢伙是何方神聖?」的懷疑目光,他一本正經地侃侃而談:「我相信你們現在一定十分煩惱要如何毀屍滅跡。就我的經驗來說,先是把屍體分成六塊,疊在一起。那麼,問題來了。要怎麼處理屍塊呢?你們知道嗎,只要先讓十六頭豬餓上個幾天,它們能在八分鐘裡面把一個200磅的成人吃得乾乾淨淨,連骨頭都消化得了。當然要記得把牙齒先挑掉。」紅髮阿托稍微頓了一下,臉上閃過一絲詭譎的笑容。「所以你們要小心任何有養豬場的人,像我就有一個。」話說完之後,紅髮阿托走出房間。外面等待的是一群或是拿著利刃或是拿著鋸子,準備要把這些笨賊分屍的手下。

電影演到這裡,不只是那群黑人笨賊嚇得臉色發白,就連戲院中的觀眾也是人人面如土色。不必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或是像吳宇森一流的子彈滿天飛,蓋瑞奇光用一段獨腳戲就能收到驚悚的效果。

蓋瑞奇玩弄起暴力美學來,不只是為了震撼性的視覺效果,他更擅長以不合常理的死亡來誇飾凸顯出戲謔本色。在《偷拐搶騙》裡,他以Off Screen的手法讓鋼彈牙東尼一直開槍,鏡頭外的刀疤老布卻怎麼也射不死,讓觀眾看了捧腹大笑。同樣的手法也用在鋼彈牙東尼的死亡上。自始至終他的屍體都沒有出現在畫面上,但是圍觀眾人的幾聲驚呼、幾個掩面嘆息,就能讓觀眾了解蓋瑞奇想表達出的笑點。

死亡也許是嚴肅,是悲劇性的;到了蓋瑞奇手裡就變成一個值得玩味再三的利器,贏得觀眾的共鳴。刀疤老布矇著頭罩在街上摸索路途,卻被車輛迎面撞上的時候,觀眾並沒有花容失色,反而是轟堂大笑。這樣的例子在《兩根槍管》跟《偷拐搶騙》裡多得數也數不清。

而我個人覺得最經典的還是在飾演鋼彈牙東尼並因此而提名Empire Awards最佳英國演員的Vinnie Jones(他在《兩》片中也是主角之一),他在一出場時用車門來夾人頭的畫面!屌翻天!

◎鏡頭旋轉300度,加速衝出

奧立佛史東炫技?吳宇森華麗?昆丁泰倫提諾拼貼?把這幾位名導放在蓋瑞奇前面一比,頓時顯得黯然無光。MTV導演起家的蓋瑞奇玩弄鏡頭的功力相信無人能出其右(奇怪,這一段話聽起來好熟悉)。

光是電影開場,打上演員字幕的部份,蓋瑞奇就不甘於只是放放字卡丟點優美配樂了事。他讓鏡頭隨著兩排監視螢幕移動,使得「鏡頭中有鏡頭」,簡直就像是多重鏡像般的深邃。

場景剪接的巧妙手法,後現代風格的強勢運鏡,蓋瑞奇的作品就算沒有絲毫劇情可言,像是把人吸入一樣的影像畫面就值得一看了。他大量使用拼貼技巧,旋轉鏡頭、讓鏡頭定格,逐漸拉近Zoom In,緩慢晃動再突然加速衝出;欣賞蓋瑞奇的運鏡,像是在看頂尖籃球員的單打動作,不只是跳投,更多華麗的假動作跟切入。尤其是在電影最後一場拳賽裡,如同《駭客任務》般的特效鏡頭層出不窮;隨著布萊德彼特被擊飛至半空中,如羽毛般輕盈飄落,連同著觀眾摒住的呼吸,時間似乎也停頓了。

玩弄鏡頭之外,如先前提到的,蓋瑞奇玩起筆桿來也是毫不遜色。先不提要構思出這麼龐大交錯而又相互纏繞的劇情是多麼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先不提要釐清各個角色的因果關係、個性特色、先後順序是多麼費勁的工作,先不提要讓每一個環節都恰到好處並絲絲入扣是多麼傷腦筋的部份(嗯?我好像已經提了很多很多),《兩》片跟《偷》片即使設定上有著許多重複的地方,每個角色卻仍然十分搶眼,獨立且鮮明。

就時間線的交錯進行而言,最別出心裁的就是那場陰錯陽差的連環車禍。第一輛車裡老土手中的牛奶罐被丟出車外,灑到第二輛車的擋風玻璃上,讓鋼彈牙東尼等人撞上電線桿;第二輛車出事後,車廂裡的刀疤老布得以逃脫,矇著頭罩在街上逃離,卻被追蹤他們的笨賊(第三輛車)迎頭撞上。蓋瑞奇把同一時點三輛車的劇情拆得支離破碎,再重新組合成一塊完整的拼圖。荒誕不經的安排,交錯的三段式插曲,不得不佩服他把蒙太奇玩得如此淋漓盡致。

但這部電影最大的敗筆也是因為它太龐大也太糾纏不清。為了讓每一個環節都能起到銜接的作用,蓋瑞奇必須絞盡腦汁來插科打諢。例如三名笨賊準備搶劫地下拳賽賭場的那一幕,蓋瑞奇不得不用近乎冷場的笑話拉長時間,刻意讓笨賊們撞上正在更衣的四指阿法使他暈厥,刻意讓笨賊搶劫賭場不成反而鬧了笑話,這些都是為了讓他們離開賭場後能順理成章地擄獲四指阿法,才能交待至下一步的劇情。

這種例子在電影裡屢見不鮮,像那隻狗之所以會吞下「吱吱叫」的橡皮玩具,不只是要搞笑,而是要在結局時老土收留它後會帶它去看獸醫,才發現了藏在它肚子裡84克拉的鑽石。

這樣的安排拖慢了劇情的節奏,冷場跟高潮幾乎一樣多,落差太大。我只能說蓋瑞奇實在太貪心了,如果他能捨棄一半的角色跟劇情,讓每一個段落有足夠的空間好好發展,就不會讓自己弄得如此焦頭爛額,劇情也不會那麼突兀。

但是拿走了交錯的時間線進行跟龐雜繁瑣的劇情後,那樣還叫「蓋瑞奇」嗎?我還能說什麼?那是他老人家的王國,他要怎麼羶腥鹹辣,要怎麼胡搞瞎搞惡搞,還是一樣的好笑!

台長: Quiff
人氣(3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