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06 17:39:15| 人氣4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搖滾幽靈的未竟之旅 ─ 《Iden & Tity》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長久以來,人們對於搖滾樂文化的討論始終喜歡圍著「什麼才算搖滾樂?」、「怎樣才搖滾?」、「怎樣才真誠?」、「怎樣才酷?」這些主題繞圈圈。要回答這些問題,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搖滾樂做為一種關乎政治、社會、美學、商業與身分認同的文化產物,交疊著許多相互衝突的價值與意識形態,正因如此,每當人們討論到搖滾樂精神的時候,總會在論述上引發一場又一場的大亂鬥,眼花撩亂之際反而越看不清搖滾樂的內在面貌。

有時候,一個精采的故事遠比一篇精闢的論述更能貼近人心,帶來啟發。田江明日(Tomoroh Taniguchi)的電影《Iden & Tity》描述一群年輕人的逐夢之旅,忠實呈現樂團青年在追求搖滾夢的過程中所遭遇到的挫折、掙扎與衝突,具體而微地提供另一種思考搖滾樂的方式。

故事發生在80年代的日本,當時社會上興起一股名為「樂團爆炸」(band boom)的流行風潮,年輕人紛紛組團創作,電視台也開闢新節目邀請樂團在節目上演出(怎麼跟這幾年台灣流行的樂團風潮一模一樣?是不是有人說過「樂團時代已經來臨了」這種話?),故事主角是Speed Way樂團吉他手中島(Kazunobu Mineta飾)。Speed Way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樂團,在唱片公司旗下發行了一張頗受歡迎的單曲;身為樂團創作主力,中島有自己的理想主義,希望藉著音樂傳達深刻而發人深省的訊息,然而唱片公司老闆只想賺錢,主唱則希望他再寫一些能讓樂迷「駭」的歌,只有女友始終默默支持著他;在此同時,一個酷似Bob Dylan的陌生人出現在他家,彷彿心靈導師般地告訴他搖滾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樂團爆炸」的風潮並沒有持續很久,Speed Way逐漸被唱片公司冷落,但他們仍然繼續在Live House演唱,面對團員、女友、唱片公司老闆、主動投懷送抱的迷妹、酷似Bob Dylan的陌生男子以及一大堆樂團圈的狗屎事,中島越來越矛盾,他必須找回自己的信念與目標,以化解樂團解散的危機。

導演田江明日是日本知名的演員,在塚本晉也的《鐵男》系列電影中演出令人印象深刻。《Iden & Tity》的故事改編自導演好友Jun Miura的同名漫畫,改編劇本由宮藤官九郎(《池袋西口公園》、《GO》)創作。在「樂團爆炸」的時代,田江明日正值年輕歲月,他也曾經組過一個名為「Bachikaburi」的樂團,但這個樂團從來沒有在電視上表演過,後來他又跑去搞實驗劇團,最後才進入電影界。

或許是導演年輕時的組團經驗,讓Speed Way樂團的故事顯得格外真實親切(在路邊上迷妹的橋段除外),在《Iden & Tity》這部影片中,沒有紙醉金迷的糜爛排場,沒有高高在上的搖滾巨星,只有樂團青年的日常生活切片。所以我們不僅僅只是看到這些搖滾樂手在練團、表演,更多的時候,導演以一種較平順的處理方式帶我們進入他們樂團事務以外的生活(比如打工、愛情與家庭),讓觀眾知道,玩樂團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酷」,大部分的搖滾樂手還是必須靠打工維生,他們也常有迷惘的時候,團員鬧彆扭的時候會故意缺席,表演結束後會覺得空虛,回到家只有一個人的時候也只能打手槍排解寂寞。關於這部分的描寫,田江明日可以說處理得非常自然細膩,相信許多有玩樂團的朋友看了都會有似曾相似的親切感(或唏噓感?)。

關於影片的主題,不難從片名《Iden & Tity》中發現,「Iden & Tity」實際上就是把「Identity」拆開而已。導演想說的是一個尋找身分認同與原真性(authenticity)的故事,這也是搖滾樂評論與搖滾社會學分析長久以來研究的一個主題,因為找不到信念與身分認同的人就像漂泊的旅人,永遠處於一種不穩定的變動之中,只能漫無目的地如無主鬼魂般四處遊蕩,而搖滾樂,做為一種神話、信仰與意識形態,其意義從來未曾定錨,沒有人敢保證什麼樣的音樂才叫「真正的搖滾樂」。這樣聽起來好像很空虛,既然搖滾樂的意義是這麼虛無縹緲,那我們還追些什麼呢?一點也不,因為每個人對於「什麼叫搖滾樂」有自己的定義,這套定義決定了每個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而音樂則是展現這套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最終具體實踐。

這就是Bob Dylan男沒有直接告訴中島怎麼做,而只是不斷刺激他思考的原因,因為每個人心目中想像的「搖滾樂」都不一樣,沒有人可以告訴你該怎麼做,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想要什麼(以及不想要什麼)。

在影片結尾,中島告訴樂迷,搖滾樂精神就是做自己,無論你想做什麼、怎麼做,只要自己覺得非去做不可的事,就一定要努力去做,而且還要把它做好。這種對搖滾樂精神的詮釋乍聽之下似乎是沒什麼創意的老生常談,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捫心自問的時候,早已變得滑頭圓融、老成世故的我們又能真正做到幾分?涉入體制越深,我們就越會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對於現狀的質疑也越來越少。有時候基於現實情勢的考量,我們也失去了反叛的勇氣,試想,在一個正式的現場直播電視節目現場,有哪個樂團有勇氣在台上惡搞,指著台下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大罵「你們都是一群渾蛋、偽君子!」,如此直接的批判,不只是對成人世界發出的怒吼之聲,同時也是一種反身性的省思:這個世界很爛,但我比這世界更爛,如果找不到真實的自我,我什麼都不是。

Bob Dylan男最後走了,他告訴中島,「你現在已經不需要我了」。但Speed Way並不會就此一帆風順,他們的音樂生涯,和大部分仍在和現實搏鬥的樂團一樣,充滿了對自我信念的考驗,正如片尾曲〈Like Rolling Stone〉所唱,一直不停滾動著。對於那些逐漸失去熱情的人,或許像《Iden & Tity》這樣的一部電影能夠稍稍溫熱他們逐漸冷卻的血液。

Words by 海瓜子

台長: quelqu’un
人氣(4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