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21 23:00:35| 人氣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汗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學生知多少?

李家同/暨南國際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新竹市)


這次總統大選候選辯論會,有提問人問兩位候選人有關「教養」的問題,這當然是個大問題,也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要回答得讓人民滿意,似乎很難,但是我想教養中一定含有知識的成份。有教養的人一定是很有知識的吧!

問題在於知識是否只是專業的知識,一個人拿到博士學位,多半在他的專門學問的領域中知道了一大堆的東西,你一問他,他就答出來,所謂應答如流也。我們能夠說這個人已經受到良好教育了嗎?

我們做老師的人,往往希望學生很淵博,不僅在專業上能夠應答如流,對於一般的世界大事,或者大家應該知道的文學、宗教和藝術等等也都知道一些。大學不是強調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嗎?

究竟我們的大學生是否真的受到非常好的通識教育?我做了一個小小的測驗。我設計了個簡單的考卷,裡面含有三十個以下的名詞:狄更斯、白先勇、京都條約、日內瓦公約、紐倫堡大審、雙城記、柴可夫斯基、白鯨記、高爾基、基度山恩仇記、阿拉法特、恩隆案、王文興、彌賽亞、黃春明、戴高樂、但丁、舊約、田園交響曲、張愛玲、維瓦第、德蕾莎修女、米開朗基羅、戰爭與和平、遠藤周作、伯利恆、科索伏戰爭、盧安達、楊振寧、蒼蠅王。

我的考試很簡單,我只要求同學們在每一個名詞後面寫下一句最簡單的解釋。舉例來說,狄更斯,只要寫下「英國名作家」,蒼蠅王只要寫下「一本著名的英文小說」,戴高樂「法國總統」就可以了。

我透過各種關係,在多所國立大學中考了好多學生,其中不乏明星大學的明星系學生。我以為他們一定認為這些名詞是家喻戶曉的名詞,沒有想到考試結果是一場大災難,平均答對不到三分之一。

絕大多數的同學對於這些名詞可說是一無所知,最令我吃驚的是大家不知道田園交響曲,維瓦第也是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科索伏戰爭是最近發生的事,這場戰爭中,中國駐南斯拉夫的大使館被炸,使得國際情勢一度非常緊張,這些孩子們居然一點也不知道這件事,真是好福氣。

最有趣的是一些答案,阿拉法特,好多同學說他是一種法國軍艦;戴高樂很少人知道,但很多人認為他是一種積木;米開朗基羅是忍者龜,王文興變成了王永慶的兒子。

為什麼大家不知道這些該知道的東西?大多數學生承認他們平時是不看報的,即使看,也只會看影視體育版,所以他們都對某某歌星出了什麼唱片知道得一清二楚,男生對於體育新聞,不論國內國外,都一概會背。如果勉強看看新聞,最多只看國內新聞,國外新聞一概不理。

難怪他們不知道阿拉法特了。阿拉法特已經紅了幾十年,我們同學還將他和拉法葉艦混為一談。同學們也會看電視新聞,但是我們的電視新聞的確是不理會國際新聞,電視台寧願播許純美的故事,而不會播車臣戰事。很多同學不知道巴勒斯坦在那裡,他們還以為以色列的敵人是巴基斯坦。

當我出這份考卷的時候,恩隆案鬧得天昏地暗,可是絕大多數管理學院的學生對此一無所知,他們也都不知道因為恩隆案而垮台的會計公司。

這份考卷中有不少名詞和名著有關,經由這次考試,我發現同學們完全沒有看課外書的習慣,有好多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居然沒有聽過「城南舊事」!還有一件怪事,有一位明星大學外文系學生不知道蒼蠅王,他也不知道果陀的出典,他猜果陀是印度人。

這件事嚴不嚴重呢?我認為這的確是一件嚴重的事,如果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如此一般,其他學生更不用談了。最近有人投考管理學院的在職碩士班,他是一家著名電子公司的總經理,居然將Ireland(愛爾蘭)翻譯成了以色列。如果他和外國客戶來往,豈不是會鬧大笑話。

大學生的人文素養,不能靠大學的教育來解決。我們的國民教育就沒有鼓勵同學看書的習慣。以英美為例,他們的老師教英文課的時候,會強迫學生閱讀好多小說和名著,我們沒有,我們好像很強調課本上那些課文的解釋,而並不會叫孩子們小的時候就去看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等。

我們整個社會看書的習慣是不夠好的,赫爾新基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在市立圖書館借書看,台北市只有百分之十三的人口在圖書館借書。我們雖然以誠品書店為自傲,可是和其他國家的大書店比起來,我們差得太遠了。就以小說來講,美國一般書店所展示的小說數量絕對是我國的十倍。大家不妨注意在國際航線上旅客看書的習慣,西方旅客幾乎一定在看小說,我們的旅客極少看書的,如果看,不是專業的書,就是理財的書。

在過去,大學生總以為自己是社會的菁英份子,因此大學生會自動地注意國際大事,也會自動地注意音樂、美術和文學。現在時代變了,社會裡的菁英份子已不吃香,熟讀經書不是一件有正面價值的事,強調自己注意國際大事,在選舉時,恐怕還有負面效應。

通識不好,不關心國際新聞,吃虧的是老百姓。歐美國家補助他們農民的經費是三千億美元,我們的政府對於此事一字不提;韓國的農民還為此而自殺以示抗議,我們可憐的農民連知都不知道歐美國家有如此巨大的補助。政府也因此可以裝聾作啞,假裝不知道。走筆至此,我不禁懷疑是不是政府官員並非假裝不知道,而是真的不知道。

國人的缺乏普通常識對我們絕對是不利的,我無意中發現學生中居然以為民主國家一定會有總統大選,他們居然不知道歐洲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內閣制。

我們做老師的人,應該好好檢討自己了,我們自己先要有相當好的人文素養,我們自己先要對音樂、美術和文學有興趣,我們自己也先要關心世界大事。否則我們的學生是不可能知道阿拉法特是誰的,他們如果到了義大利,也無法瞭解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對米開朗基羅這個「忍者龜」如此有興趣。

【2004/02/17 聯合報】
----------------------------------------------------------------------
看了這篇文章真是哭笑不得,很多答案實在很誇張...
但也感到相當汗顏,有好幾個我也答不出來,只依稀有個印象
尤其是那些時事題。

更感到諷刺的是,念大傳所念到要畢業了
還是沒能建立起每天讀報看新聞的習慣
但是這些報紙和電視到底有哪些真的能夠閱讀?
國際新聞的版面少得可憐,頭版、政治、社會新聞可讀性真的很低
今天竟然還在第四、五版的第一疊報發現全版廣告
差點沒昏倒...

看電視的時間其實很多,但是只在固定的幾個電影頻道轉來轉去
看電視對我而言等於看電影
吃飯時偶爾看看電視新聞,卻又沒獲得任何有用的資訊
連上次想把師大研究生受困合歡山的事件搞清楚
那記者卻從頭到尾對於他到底從事何種研究隻字不提
我們的資訊簡直是種豐富的貧乏

寫到這裡想到陳老師常常感嘆
連念媒體研究的學生都不關心媒體了,
還有什麼希望可言?
我想像我一樣相當沒有行動力的學生所在多有
這或許是一種奇異的平衡
當你發現某一個部分的東西已經因為結構性因素變得相當難以挽救之後
你的性向也就自然朝向另一個看似較有利可圖的地方去走
所以新聞台裡看非凡商業新聞的獲得可能還比較多
至少理解財經大事,看到的國際新聞似乎還比較多
這是一種相當詭異的平衡
財經顯得比政治人文的層次來得高
大型企業推動文化運動,從前士農工商的情況完全顛倒過來

知識分子?我並不敢如此稱呼自己
所有的熱情已經逐年退縮至自己身邊小小的範圍裡
跨出這範圍之外的事物已經因為沒有動力與集結的力量而顯得單薄疏離
回想起這些年,反而高中的時候比現在還關心歷史的發展、社會的現況
那時還常常到二二八公園裡頭的博物館找書來看,
去釐清到底那是怎麼一回事,
看到呂秀蓮寫的書還感動萬分
也不過幾年時間,也不知是人真變了還是媒體的污名化實在太過嚴重
當然更有可能是她根本處在一個不適當的位置

在這樣的教育體制與氛圍之下,
我清晰地看見一個充滿理想的年輕學子如何輕易地被剝削掉所有的熱情
所有的熱情已經移轉
移轉至自我周遭的小小範疇當中
甚至僅存在於某些嗜好中而已

我其實並不完全認為是教育的關係
至少在求學的階段中都相當幸運地和一群好同學、好老師處在一個風氣甚佳的環境裡,對於大學與高中時代的回憶至今都相當感激
研究所?我看別提了吧
連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唸書都可以被輕易地扭曲
大學時代對話的空間都比現在來得大
不同學校的環境竟然差異可以這麼大
實在相當令人驚異。

但我想人的社會化到達某一種階段之後
似乎已經脫離了社會化的本意,
反倒陷入一種利己主義的反饋循環當中
是沒有勇氣去推翻與改變?
倒不如說是沒有一股推動集結的力量

這社會還有真正的知識份子嗎?
我想起高中超愛看的未央歌
那裡面的角色才叫做知識份子
現在所謂的知識份子頂多只算是各項專業的技師

然後反思即將踏入社會的自己,
卻連專業都不知道在哪裡。
想起大學時跟R&S某次聚會中談的半瓶水
到現在還是持續著這種對任何事情都只有半瓶水能力的現狀
我到底在幹嘛!?
竟然一點成長也沒有...


台長: Jugger
人氣(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