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01 15:39:53| 人氣9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閱讀柯慶明教授之心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板橋非閉戶讀書者,常游於古松、荒寺、平沙、遠水、峭壁、墟墓之間;然無之非讀書。求精求當,不當則精者皆粗。思之!思之!」

這是柯教授在本書最後的結尾所引鄭板橋之一段話,也是他所強調的要精讀文學作品,應該要注重語言符號在其系統裡的涵意。不同於一般人在文學閱讀上只注重文意的欣賞,他更強調了作品文字結構和歷代名著中各種呼應的關係,另一方面也聯想到了和現實社會的結合,並且深刻體認了文學作品呈現是一種美感經驗化的心理歷程。

像是老師曾在課堂上教的<<詩經>><關雎>的首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原本以為老師提這是要警惕我們上了大學之後,男女交往要小心謹慎,要發乎情,止乎禮,但老師卻是要我們想想看君子與淑女間的關係是不是只有侷限在男女之間的交往?他能不能是其他角色?有如醍醐灌頂般讓我見識到了另一種文章的賞析,原來君子跟淑女也可以是香草美人,可以是鳥類間的對談,更有人說他們是同性戀……這都打破了以往我們看書時只呆板的直述其意,卻沒更深入的去思考他可以表示的各個層面,對於閱讀更有了新的體會。


因為以前在高中都是念過課文、背背注釋,頂多考古題多作幾遍,一篇文章就算透徹了,一切都是以考試為重,根本沒有時間讓老師在課堂上讓我們去思考君子與淑女是誰了。所以上了大學發現上課方式真的和以前不一樣,著重在我們的思考與表達。像<<詩經>><狡童>篇裡,我們原來也可以簡單的去理解它的意思,減少了對文言文的恐懼。像是一個任性的小女孩在跟男朋友鬥嘴所發的牢騷之詞。中國文字的奧妙表達了數種情緒感觀。也跟著讀的人不同,心境不同而有所改變。例如剛分手與正要結婚的人看關雎,悲傷的人是不是就會怨自己和心愛的人曾經有過的美好,如今卻已成績往事雲煙;正陶醉在愛情漩渦裡的人,只會甜蜜的會心一笑,慶幸自己找到了一生中的最愛……因此文章的賞析,真的從不同的角度看所得的結果可以相差到十萬八千里之遠。

像是現實生活中,也可以去學習到文學的奧妙。我很喜歡有一段古代夫妻的對話:「是誰無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是君平日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原來是丈夫閒情雅治的種起芭蕉樹,既美觀又點綴自己家園。豈知人生不如意,對現實生活不滿,連雨打芭蕉的聲音都會令他感到心煩,反而責罵妻子是誰種的芭蕉樹,吵的人不得安寧!妻子一切看在眼裡,了解是外務擾煩丈夫的心,要丈夫莫把氣出在芭蕉上,這全是自己所造成的呀!

難道這就代表之前讀的方法都是錯誤的嗎?我想不然。「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不是一字一句的先瞭解文字的意函,那麼原本的文意都不懂了,更何況是作其他的賞析與聯想!所以瞭解書的內容只是第一個層面,在閱讀完一次之後,再慢慢的抽絲剝繭,看過兩遍、三遍,甚至是隨著我們年齡成長,看同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發現,以前不懂的,或是一眼帶過的,怎麼今天看起來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閱歷多了,因為知識更豐富了,或者是以前都只是劃地自限,將自己的思想箝制住了……這都無法真正的去透徹文章、體驗文學的趣味。

我試著去瞭解柯慶明教授的生平簡略後,發現不僅文章如此,連人生也是如此。當我知道這個人的時候,已是他學術研究都達到一定的地位,在文學界有其名聲,令人景仰的前輩。殊不知他也是從我們這般走過一遭。他在擔任助教的時候,薪水還不及教中學同學的三分之一,有時候還要接一整天的電話,在系館內跑前跑後,疲累不堪。但他卻樂在其中,把它視為學習的一部分,如今他有一番成就,也是當時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這也解開了我這段日子以來的疑問,常常在想自己念了中文系以後未來發展是如何?會不會像長輩們說的沒有出路?會不會終究一事無成的畢了業後不知該往哪走?不停的擔心自己未來前途,卻忘了自己才剛起步,所學的不過皮毛而已,知識都還沒擴充,想那麼遠根本是杞人憂天,一昧的困在害怕未來一事無成的想法,真是太傻了。我想現在必要的,就是把課業扎實的穩固好,慢慢的累積實力,先不去想要如何的功成名就,才是當務之急。


這也是我做完這次報告最大的收穫。記得國中的導師給我的一句話是不太鑽牛角尖,當時的我一直不懂老師為何要跟我說這一句,而不是像給其他同學般的祝福話語,這個疑惑終於到今天才有了答案……因為在做事之前總就先想到它該有的後果,但連親自去體驗實行都沒有了,想這些無疑也是多餘的。
「就放膽去做吧!」我這樣告訴自己。



台長: 容容容容容
人氣(9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