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16 21:32:23| 人氣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91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魏 晉 南北朝 文學 研究

一、「魏晉南北朝」:
我們可以從:時代、社會、文化、宗教、藝術……即時空環境的掌握。亦即孟子所說的「知人論世」

從史料來說:
魏:
1. 三國志(鼎文出版)…..原典。
2. 魏晉南北朝史(王仲犖)…..經過整體論述
3. 魏晉南北朝文化史
4. 兩晉世族考(政治掌握在世族手中)
5. 門閥制度史(舊時王謝堂前燕)以及當時所施行的九品中正制度
6. 世族考、婦女生活史
*掌握歷史的斷限,還原歷史面貌。

此外提到魏晉南北朝的文學,必然會提到「建安風骨」,而「建安」乃漢獻帝的年號,所以探討魏晉南北朝的文學,不只是魏,更必須要上溯他代。

二、「文學」的定義:
其涵義:是創作的作品、經驗、技巧,甚至是可以獨立出來,不用附庸其他。
例如:孔門四科:文學(子游、子夏)…此時期的文學:用文字書寫的典籍。

文學的概念,隨著時代的波動(由寬至窄)
文學可以分成四大分枝: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史、文學批評、中國文學史。
四者獨立卻又互相關聯的學科。

文學理論 文學批評史


文學批評 中國文學史

a. 文學理論:
是「抽象」的,乃文學一般規律所構成相關的原理討論,如:創作、靈感、章法佈局、對仗、聲律。是偏於抽象、理論、形而上的。

b. 文學批評:
針對具體的作品、作家,作具體應用,拿理論看作品。具體的作品來作批評與應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樂府詩,看情歌的意象系統(思君如流水,水含有思念、情淚等等)。
產生創作論、文體論,如:劉勰文心雕龍、陸機的文賦。

c. 中國文學史:
有具體的作品、時代、作家,可以具體的閱讀、分析。是整個文學體系的分支學科,各文類的文學史。

d. 文學批評史:
文學:
先秦(子遊、子夏)、漢代(文章)、甚至有儒林傳、文苑傳…….蓬勃發展,自成門戶。
批評史(從其發生、發展、流變)
例如:先秦(諸子百家),老子以樸素自然奉行法用在文學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所以批評史,可以說是各個文學理論發生、發展的流變。

*文以「氣」為主,文氣的發生;「建安風骨」,風?骨?各指攝的範圍(如:人品、文學結構……)

*文心雕龍:
西元501問世,劉勰以書、文章求不朽,肉體的生命比草木更加脆弱,畢歸腐朽。
*曹丕:
榮樂止乎其身。典論論文:「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左傳襄公27年: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女子三不朽:才、色、藝。(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三、參考書目: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里仁出版」
按歷史發展順序、按文類(民謠、詩、小說)、文類下有代表作家、歷來的評論。

四、時代簡介:
魏晉南北朝時代(輪廓):(事件、學術風氣、清談、永嘉時代)

a. 建安時代:
熱情有抱負,朝向更完整的憧憬,乃慷慨、風骨。
註:
歷史學:遵守最嚴格的斷限,曹丕(曹魏220年立國)
文學、文化:不會固守此年代(因為文學文化的風氣會漸漸醞釀形成),而「寬泛」於歷史的斷限。

b. 東漢:
東漢可以說是風燭殘年,衰敗的走勢。(章帝死,竇太后……何帝死,鄧太后….梁太后……)。長期來埋下的政治動盪危機(垂簾聽政:面對既有的勢力,政治上的傾軋),以致於在文學詩歌方面,流露出「不確定」、「徬徨」、流亡的中間狀態。

東漢(皇帝的健康問題、太子夭折,權力在過渡當中變成不穩定),官僚體系的競爭、外戚的鬥爭、軍事將領(曹操、董卓、袁紹)、地方豪紳,多個版塊互相推擠的震撼是極大的。所以在文學上亦有:戰爭、災難、流亡的書寫,對於生命「奄忽」的情感流露。

東漢末年四帝的年表:
桓帝:147~167(15歲即位)
靈帝:168~189(12歲即位,竇太后)
少帝:189~189(14歲即位,何太后)
獻帝:189~220(9歲迎至許昌)

*黨錮之禍:
桓帝:166(第一次黨錮之禍)200喪生
靈帝:169(第二次黨錮之禍)
*導致「清談」的發生:
魏:何晏、王弼清談(上溯黨錮之禍)
「士人」--
1. 批評政事良窳
2. 經世濟民
3. 詮釋文化政論,傳播文化政論
4. 掌握符號性(能說、能寫、評論臧否)
如此便威脅既有的政權,導致「消音」的行動
*永遠消音(斬首)
*空間上的流徙(詔獄)
士人由於內心衝擊,便開始調整其態度或尋找其他出口。其能力、抱負、心中塊壘如何消解?於是表現在人物品評、更形而上的「清談」以及人物的美學。
如:世說的「言語篇」「文學篇」表現出當時興盛的文化現象,促進言辭、清談詮釋的語言應用。

*148年,安息國(伊朗)一高僧至洛陽弘法,把佛經譯成漢文。
*南北朝(聲律篇):平上去入(天子聖哲),由此文學的聲音與意義(聲母、韻母、調值)更進一步增加了審美規則。

五、魏晉詩人的誕生:
1. 孔融153年
2. 曹操155年
3. 王粲177年(其代表作有七哀詩、登樓賦)
4. 張角184年(有黃巾起義)
5. 曹丕187年(40歲取而代之,建立自己的主權)
6. 曹植、司馬懿(司馬炎建西晉)

六、魏以前的歷史

三國魏220建國
蜀221
吳222

七、西晉到東晉的「遷徙」
空間上的移動,使思鄉題材的出現,並且哀悼死亡。如:世說的「傷逝篇」

在動盪中,希望願景、美好的未來,安慰眾生(昂揚的情操)
曹操中有「哀」:但非消沉、絕望,而是在絕望中有昂揚的情操。

八、志怪小說的出現:
戰亂死亡、瘟疫、死亡、出現了志怪的小說(另類的書寫題材)
例如:小鬼、瘟神、靈異事件、鄉野奇談、望夫石……
所以有出現搜神記、列異傳、齊諧記等等的題材。

台長: 皮小卡
人氣(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