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16 01:57:07| 人氣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談政府發債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文略提及過發債問題,意猶未盡,想從其他角度多提一些。

我提及的那一個「計算策略」,指政府發債來發展基建,然後將成功的基建證券化來賺取收益,這樣做合情合理。再仔細分析發債問題說易不易,話難也不難,但討論範圍廣不知從何說起,於是參與這相關題目的大專辯論員都只從事實表面看,而沒有詳細了解發債背後的原因與原理。

首先我們要明白發債得來的「未來錢」所支付的,是現有的開支還是額外的開支。如果是現有的開支,發債基本上沒有什麼意思,因為借回來的終有一天要連本帶利的還(屆時不是動用儲備就是加稅,這兩個情況都對港人不利),除非想借貸度日,否則發債來支付現有的開支只是無聊非常的想法。

如果是額外開支,例如建新基建呢?這就更要考慮這個基建是否必需的了。如果是不必要的,以發債借來的「未來錢」興建,就只會造成政府揮霍的狀況;如果必需的話,就只需要計算該基建帶來的利益比發債所支付的利息為高,在保持儲備水平的前題下,就足以證明發債是可取之道。

從以上的簡單分析,我們可以見到港府發債的目的要清晰合理,就要定在為興建對港有長遠好處的基建項目上。這種融資方式不少企業也會採用,即為個別項目發債融資,令投資者清楚明白發債的目的與回報的合理性,令債券更具吸引力。只是現在政府發債與企業的方式不同,雖然唐英年聲言發債為興建基建,但要興建什麼類型的基建,他還未提及到。

還有一點城大金融及經濟系講座教授張仁良經常掛在口邊的是發債可以完善香港的債卷市場。不過想深一層,現在發債少少的二百億,而往後政府又不會經常發債,這二百億又可以有多少推動力?何況香港的企業也不常以發債來融資,政府強要以令債券市場成熟為由令發債合理化,真不知可從何說起。

綜觀而言,今次政府發債的影響不大,只是目標不清不楚,但願政府以這些錢來建一些有為的基建,莫要無端支付利息,做一個全球最大的理財白癡。

台長: 小哲
人氣(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