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8-09 19:23:22| 人氣3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八關齋戒的分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底下的文章是joe法友對於定期持守八關齋戒的經驗分享,很有參考的價值。

說實在的,我個人滿喜歡閱讀學佛者修習佛法的生活經驗談,因為,可以看到紙上的佛法慢慢延展進入生活中的狀況。

===================================

八關齋戒的分享

發言人: Joe

很感謝一些法友對後學齋戒的隨喜鼓勵,在此,很想與諸法友分享一下後學尋法的經過。

在剛上國中時,正面臨著青春期的叛逆與不安,當時還有高中聯考,師長們灌輸給我們的價值觀就是以考上名校為職志,不斷大考小考的折磨,使我的心胸變的狹窄,目光如豆,居然常會為了一兩分去跟老師爭執,現在回想起那段青澀、無知的歲月,有時心中會為自己泛起一絲的悲憫。

那時,因為聯考的壓力及同是淪落人的悲情,結識了一票交情不錯的難友,其中感情最好的就是L,因為我們有相同的興趣,就是神秘、宗教。這段友誼,容我擺在稍後敘述,因為跟我尋法的因緣有莫大的關係。

因為父親的關係,我結識了林雲大師,他收我作弟子。然而跟在他身旁的盡是些達官貴人、學者及大明星(如胡茵夢、林青霞等),使我備感自卑(因我只是國小剛畢業的小孩),又因為這類名人盡是為一些世俗願望(如:財富、升官、名氣、學業、愛情、婚姻……等)跟隨他,使我備感圍繞在他身邊的人所散發出的貪、瞋、痴等氣息及氛圍。

不管外界對林雲大師評價如何,當時他真的很關心我,對我很不錯,教了我一些秘術、風水及瑜珈等秘法。然而這些並不能滿足我,只會使我更加空虛及迷惑,也在我生活中開始出現一些靈異現象(這些靈異現象並不是精神病患所謂的幻聽、幻覺,因為這並不是我要說的重點,所以細節便省略不說)。

L跟我一樣,對這些玄秘之物很有興趣,所以我們的話題常在這上頭打轉。他也因為我的關係,學到了一些秘法。

歲月如梭,我們都上了大學,雖然分屬不同的學校,仍時時保持聯絡。但也就從這裡開始,我對於這些東西漸漸失去興趣,只拿它當閒暇時的消遣;然而,L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他在佛學社團裏開始接觸密宗,他的經濟在當時很節踞,卻仍熱心虔誠供養上師,為學習密法,即便累積了一身債也不以為苦。

當時,我先接觸聖嚴法師的學說,持守五戒。當別人都在忙著打工賺錢或談戀愛,而我則樂於到醫院(長庚、榮總)當志工,每一次完成志工的工作後,身、心皆洋溢著無法言喻的輕安、喜樂,回想起大學那段生活,便猶如三十三天的自在、快樂,但同時也是家人及同學眼中的怪人。

接著,我接觸到了從信法師的著作,受他的啟發影響很大,開始思惟我的信仰為自己究竟帶來了什麼利益?

從信法師的思想仍不脫大乘色彩,仍堅持彌陀淨土的存在。然而,在我內心深處已開始有了極大的革命及反省,我非常懷疑彌陀淨土的存在;祖師大德都反對生天,我卻頗不以為然;大乘認為他化自在天是魔天,我卻認為彼天是欲界天中最高的一層天,殊勝優越於以下五天,非累積相當佈施、持戒及其他善行等功德無法往生,是以彼天絕不是魔天,又因為對於人間的厭倦,我決定偏要往生彼天不可;但我仍壓抑著這股聲音,不敢對L及任何主流的佛教徒明說。

漸漸地開始接觸阿含經,發現經中的聖者是那麼的樸實清淨,雖然經中用辭艱澀難懂,但卻脫離了五花八門的神秘色彩,跟我的生活是那麼的貼近,方法是那麼的具體可行(如三十七菩提分)。

有一天,很偶然的收到一份包裹,裡面是曾銀湖居士的著作「走出彌陀的光環」一書,讀到曾居士大學時的初禪體驗,引起我很大的共鳴,於是開始著筆與曾居士通信。但我對居士仍保持著戒心,不敢輕易接近他。

L在此時對於密宗也愈來愈虔誠,時常一廂情願的勸我去灌頂。此舉造成我極大的困擾,並時常與他爭論。如果說我只是信仰大乘,那他還可以免強接受,只是在他的邏輯裏那並不殊勝,要花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成佛,遠不如「即身成佛」來的圓滿。他萬想不到我竟然退轉到「小乘」,而年輕氣盛的我也反擊密宗是「外道」,這時,我這個多年好友在他眼中已是個充滿「邪見」、自掘金剛地獄的一闡提。就此,多年的友誼,隨著各自不同的因緣業力,緣盡了。

受曾居士的教導很多,具體的例子就是在我考律師的前一個月,因心中的焦慮亂了陣腳,但想起居士提到念住之功,決定試上一試,沒想到才半個月,身心便專注分明,激起我莫大的淺力,使我在考場上有優異的表現,也使我人生的路有了重大的改變。

繁忙的工作使我有一段時間變的很不快樂,猛然記起尊者阿迦曼的教誨「心意開發就是心意疾病的醫療」,又想起中阿含經及增一阿含經裏記載著八關齋戒的殊勝,於是決定盡量在一星期中的週休二日選一天來淨化自己:齋戒日時,思惟著佛陀與我同在、正法是治療心病的良藥、聖者的本生事蹟或感人的言行教誨、自身齋戒的清淨、平日作義工、佈施慈善團體及尊者食物的善行、將阿含經譯成白話文、自己擁有能往生他化自在天的條件等等,一天下來,身心可以明顯感受到法喜洋溢,使我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我發現這條路是過去古仙人都走過的遺跡―八正道。


發言人: Joe

今天是西元2002年(即民國九十一年)八月四日,是我受持八關齋戒的一天。

對於持守八關齋戒一事,本來是於個人的修持,不值得拿來網站上敲鑼打鼓昭告天下,事實上,不論是否有其他法友隨喜鼓勵抑或不屑,都不會增添或減損我所獲得的齋戒功德,我的目的只是想讓大家知道,齋戒真的很好,好在哪裡呢?

打個比方吧!每個人都可能有過類似的經驗,對於能讓自己產生快樂的事會有動力一直推動自己去完成,齋戒給我的利益就是同樣的情形。

先前拜訪過slake長者,長者曉以六隨念作為我修習的業處,現在想起來,大概可以體會長者的苦心,若是因自己的知見不正確去盲修瞎練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所以我改變了修行的方法,專心於齋戒及六隨念下工夫。

剛開始齋戒時,還沒有那麼明顯,幾次齋戒下來,發現配合六隨念,身心真的會喜悅遍滿洋溢,這種喜樂,唉!要怎麼形容呢?或許只能說它(喜樂)是一天中時時刻刻充盈,綿綿不斷,三十七菩提分中有提及七菩提分(即七覺支),其中喜覺支得以六隨念獲得。我只能說,我真的很感謝佛陀廣開方便之門能為在家居士設此一齋戒法門,也感謝長者能糾正我習法上的錯誤。

齋戒的分享不是為炫耀,更不是好為人師去教導他人,實在是抑不住內心的喜悅想要與法友分享,想要為齋戒及喜覺支作證。

對於不知齋戒珍貴的人,或許會質疑齋戒時這不能作那也不能作,除了自找苦吃外有啥樂可言?然我要說,我於齋戒中已找到喜,找到樂,而且樂在其中,樂此不疲,我沒有修什麼禪定,只是單純於齋戒中行六隨念,如此而已,便已喜樂綿綿,真的很想將這份喜悅與法友共享,尚未休習齋戒的法友們!不知是否可嘗試擇期齋戒一次呢?真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台長: 希拉
人氣(3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